第十六章
      
          当今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2005年
      10月,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医界名家从医感悟》一书的首发式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座谈会上说:“全国每年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人次达20多亿,即使我们做到99%
      和谐,只有1%不和谐,也有2000万人次,绝不是小数目。”医疗卫生工作涉及千家
      万户,不仅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而且,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
      卫生服务看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看党风政风建设,看政府管理水平,看社会公平和
      谐。党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医疗卫生行业担负着繁重的任务,因为构
      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另一个方面讲,紧张的医患关系、不良的医生执业环境,不仅阻碍医学的发
      展,更威胁公共卫生的安全,受害的最终还是患者。某医院医务处长曾经说过这样
      一席话:“人禽流感嚷嚷到现在是没来,真来了,医护人员还会像‘非典> 那时候
      似的冲上去吗?我想肯定还会有,但肯定也会有不少人拦着,冲什么冲,谁往上冲
      谁傻!”通过这段话反映出来的当代医生的心态,值得我们深思啊!
      
          中医有“细辛不过钱,过钱就玩完”的古训,但过去有一些“技高人胆大”的
      老中医,就敢“过钱”,而且超剂量使用不是一星半点!病人非但没有玩完,疗效
      还比小剂量使用好得多。为什么?“有病则病受之,无病则人受之”。中医认为,
      人在有病的时候,药的毒性让“病”承受了,人在没病的时候,或者错用药的时候,
      药毒才会对人体有害。谁都知道砒霜剧毒,但适量的砒霜却可以用来治疗白血病,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毒攻毒”吧。但是,在现在的执业环境下,哪位医生为
      了病人敢冒险超常规用药呢?很少人有这个胆量了,更多的医务人员宁愿采用不利
      于病人但却符合医疗原则的治疗方案,而不愿冒险采用有利于病人却不符合医疗常
      规的治疗措施。一位59岁的中医儿科专家说:还有一年就该退休了,赶紧退休回家
      歇着吧,一天到晚提防着会不会发生医疗纠纷,压力太大真受不了了。我给孩子看
      了一辈子的病,从没像近几年似的这么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现在都是独生子女,
      孩子是父母的金疙瘩,过去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都成了大问题。一位患儿家长拿着
      草药方问他:您这处方里有杏仁,书上说杏仁有小毒,吃多少服药小毒就攒成大毒
      了?我们孩子吃着安全吗?类似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小儿服用中药饮片(草药)
      的剂量,不像西药按公斤体重那样严格,所以医生用药可以凭着自己的经验在一定
      幅度内灵活应用。但现在这位老专家开草药剂量的时候却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
      步,严格按照《药典》中标注的常用量去开,以保证在一旦出现纠纷时,能拿得出
      有利于己的证据。至于疗效,就没工夫考虑了。
      
          更令人们担心的是,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以前只要有1%的希望,他们就会积极
      主动地付出100%的努力。现在面对风险大的手术、复杂棘手的疾病,可能就会因为
      种种顾虑一味地规避风险,被动地采用防御性的医疗措施。在恶劣的执业环境下医
      务人员不能安心看病,很多医学研究也因此裹足不前。这样不但对患者本身不利,
      对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为,医疗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如果缺
      少探索精神,医学就难以向前发展。医生只有大胆探索,勇闯禁区,才能使医学创
      新发展,最终造福于人类。
      
          现在一提到医疗纠纷,无论是医患双方还是相关部门都感到非常头痛,医院和
      医生因不被理解而备感委屈,患者因讨个说法太难而异常愤怒,卫生行政部门常常
      被认为管理不力而觉得有苦难言,而司法部门因遇到不少法律障碍而显得爱莫能助。
      难道医患纠纷就真的没有“解药”吗?
      
          我们知道,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上升,原因绝不仅仅局限于医患两方,它
      涉及体制、医改、政府职能等深层次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100 美元阶
      段,而无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人均GDP 在1000>3000 美元期间,都是黄金战略机
      遇期、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如何在医患矛盾凸显期,抓住机遇,改革攻
      坚,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政府无疑应该起主导作用,全社会也都应该参与,医疗
      卫生机构、老百姓、社会保险部门、药品管理部门、药械企业、媒体等都有责任和
      义务让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趋于缓和,走向良性循环。
      
          2006年1 月16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50华诞庆典上,卫生部原副部长郭子恒先
      生在致辞中,重温了白求恩同志1939年在晋察冀边区一个训练班上的一段讲话:
      “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
      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让我们把建筑在同胞们的苦难之上的致富之道,
      看作是一种耻辱。让我们重新给医疗道德下个定义———不是作为医生之间职业上
      的一种陈规陋习,而是医学界和人民之间的基本道德和正义准则———更多地讨论
      医疗事业与国家的关系,讨论这一职业对人民的责任。”郭老在朗读这段话的时候,
      被几次掌声打断,而台上台下就座的全是医疗从业者和管理者。听得出来,构建和
      谐的医患关系不仅是社会的期望,也是医务工作者的心愿。
      
          改善医患关系、重建医患信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和长时期的
      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日前卫生部部长高强所言:“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
      问题,涉及十几个部门,相当复杂,现在还没有灵丹妙药。要像中医一样,把很多
      味药配在一起,煎出一种药来。”
      
          我们期待着这剂复方良药。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