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当中国儿童进入美国家庭以后。他们将面对一个陌生的国度,是与他们的种族、
      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度。
      
          我想起了在云南听到的一个故事。
      
          你在大陆,见不到一棵椰子树,但只要一踏上海南的土地,就会见到迎风站立
      的巨大椰子树,椰子树是海南的标志。但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个例外,因为这里也属
      亚热带,而且也有椰子树种植。刚引进时,成活没有问题,也会长得很高很大,但
      就是不结果。按说气候相似,为什么只生长不结果呢?后来专家找出了原因,海南
      是个岛屿,土壤含有盐分,把盐水浇入根部,于是西双版纳的椰子树也开始结果了。
      
          故事的真实性我没有考证,但给我的印象深刻,并宁愿相信这是真实的。
      
          我觉得这个故事中西双版纳的椰子树与进入美国的中国儿童有相似之处,你提
      供了她们充足的衣食,以及生活的一切保证,甚至给了也们不可缺少的母爱,但似
      乎还缺少一种东西,而这对于她们健康成长又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她们母土的文
      化传统。
      
          1.一个具有中国背景的家庭
      
          艾琳的丈夫菲律普是个华人,公公婆婆也是华人。菲律普是美国长大的华人第
      二代。在我接触的4 个美国家庭中,艾琳这个家庭中国文化背景最为浓厚。
      
          然而在菲律普少年时代,特别是到了高中时期,对自己华人的身份很是排斥,
      不喜欢与华人交往,不喜欢中国食品,更不喜欢汉语,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大学毕
      业。
      
          菲律普参加工作后,有了自己的朋友,有了自己的社交圈,知道不论你是哪一
      个种族,只要做得好,都会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这时他有了一种民族回归感,
      想学习中国文化,可惜为时已晚,现在他只会说很少的一点汉语。
      
          我在美国生活的3 个月时间里,这种情况耳闻目睹已经很多。在华人的第二代
      中,对自己身份的不认同,甚至反感的并非少数。我参加过辛辛那提华人举办的中
      秋晚会,认识了一对中年夫妇,与他们聊得很投机,他们十六七岁的女儿也出席了,
      小姑娘很漂亮,是那种不同寻常的漂亮。只是有一种冷美人之感,她的神情与热烈
      喜庆的气氛极不协调,在两个多小时的联欢活动中,一言不发,表情冷漠,没有起
      身跳舞,或者参加什么游艺活动。我对出席晚会的留学生说起这个女孩,那个留学
      生说,他认识这个姑娘,让她说话?跳舞?能参加今晚活动就是给爹妈老大面子了。
      前次他与几个留学生应邀到她家吃饭,孩子的父母招待非常殷勤,然后就招呼女儿
      下楼与大家见面,任凭这对夫妇喊破了嗓子,姑娘始终没有露面。弄得主人十分尴
      尬,吃饭的气氛相当沉闷。这对夫妇只好说女儿今天身体不舒服,但留学生们心里
      都清楚,她是不愿意与中国人交往。
      
          有很多在美国出生的华人,或是很小就来到美国的中国人,看不惯父母的作派,
      听不惯父母带有中国口音的英语,想方设法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但到了一定年龄才
      发现,你总想成为真正的美国人,可惜你不是,你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劳的,即使你
      的语言,举止,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完全美国化,包括加入国籍,但人家还
      会称你为华人,最多加上美籍两个字。而且在美国这种多元化的社会,有很强的包
      容性,种族意识越来越淡薄,有人说,美国是个大熔炉,可以熔化掉所有种族之间
      的差异。不过,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一个人来说,你首先属于某一个种族、
      民族,然后才是美国人,这一点与汉民族占绝大多数的中国不同,与日本、韩国这
      样单一民族的国家更不相同。在美国这个国度里,许多民族,比如韩国人、日本人、
      印度人、阿拉伯人、南美人,民族意识都很强,为自己的民族自豪,而且顽强地保
      持自己的文化,包括很张扬地过自己的民族节日。
      
          我曾和儿子探讨过这个问题,孩子说,这种问题,大多是发生在孩子的高中阶
      段,这是一个危险的年龄段。其实在国内,这种现象也很普遍,十七八岁,孩子自
      立意识增强,对家庭容易产生疏离感和逆反心理,家长与孩子处于冷战状态的不在
      少数,让众多家长颇感困惑、伤心与恼火。只是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人,所处的
      社会环境更为复杂与敏感,所以表现更为强烈。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况且中国人
      与美国人相比,大多生活拮据,社会地位低下,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你能要求一
      个孩子有多高的精神境界和心理承受能力?
      
          不过一些有见地的华人做得现实而且自信。和我相识的一位教授,在自己的楼
      门上贴了一个福字,以此告诉周围邻居,这里住着华人。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华裔,
      心态平和,自信心强,避免了一段人生弯道,更容易融入美国社会。
      
          艾琳说,如今丈夫能够领养中国孤儿,说明他已经欣然接受了中国文化。
      
          艾琳准备明年让两个孩子开始学中文,授课时间在星期天的下午,够岁数就送
      她们上中文学校。平时让这两个孩子经常和父亲的亲戚多来往,多参加华人的活动,
      比如出席传统的华人婚礼。
      
          两个孩子都喜欢喝茶,喜欢吃中国菜,最喜欢的菜是甘蓝。丈夫最近买了个煤
      气炉,火力特别大,适合烧中国菜。
      
          艾琳每年都要组织两个活动,一个是中秋节,估计有100 到200 个家庭参加;
      另一个活动是春节,有250 到300 个家庭参加。由于丈夫的背景,艾琳比较容易接
      触到中国文化,但更多的家庭没有这样的条件,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这项工作开
      展得并不顺利,遇到一些困难,主要是资金问题。这种活动属民间性质,筹集到的
      资金不多,有时连月饼都买不起,只能领着孩子们看圆圆的月亮,名曰中秋赏月。
      辛辛那提大学一位研究国际收养问题的学者生气地说,没有月饼怎么算是过中秋节?
      艾琳觉得他说得很对,但只能表示无奈。
      
          2.布鲁斯下大力气学汉语
      
          在这几个领养中国孤儿的家庭里,对中国文化下工夫最大的当属布鲁斯先生。
      
          布鲁斯感慨道:学习汉语太难了!他曾走过一些弯路,一开始听录音带,但语
      速太快,根本无法分辨,学了一段时间,效果不大。于是改变策略,请中国留学生
      当老师,一个星期教一次,并把教学过程录音,在开车的时候仔细听,慢慢消化。
      他还买了三四本参考书,有句法的,语法的,那段时间十分着迷,热情也高,效果
      非常明显。最多时可以写一百多个汉字,一些家常话说得很流利,比如我爱你,你
      好,谢谢,再见,我有一个在中国出生的女儿,好极了>>
      
          去中国之前他特意学会了“我不吃肉,我爱吃豆腐和青菜”这句话。我问他,
      你信佛教吗?他说不信,只是觉得不应该吃小动物。
      
          布鲁斯学中文的动因是要领养中国孩子,他要给美力创造一个更适宜成长的环
      境。同时他喜欢中文的发音,音调很好听,也喜欢中国文字,那种方块字的形状很
      艺术,符合美学标准,但学汉语不是件易事,所以也不想学得很精。
      
          布鲁斯对我说起了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中国的桂林。这天早晨,太太和
      美力还在睡觉,他一个人信步走到宾馆附近的一家公园,树林中弥漫着大雾,突然
      听到一种好听的声音,他是搞音乐的,对声音十分敏感,知道这是在练习发声,俗
      称吊嗓子,但这是一种他并不熟悉的曲调,似乎是中国的一种戏曲,声音高亢,激
      越,妙不可言,公园里到处都是雾气,只有这个声音在回荡萦绕,穿透力极强。他
      恍若置身于梦中,于是循着声音,努力寻找,但走了一会儿,他停住了脚步,为什
      么要把这个谜解开呢?还是保留这种如烟似雾,如梦如真的感觉更好。
      
          他忘不了桂林的雾气,还有那美妙的音乐。
      
          临回国的时候,他买了不少CD盘,全是中国的民族音乐,他从来没有接触过中
      国民乐,更不懂中国的乐器,比如二胡、古筝、笛子、扬琴、唢呐之类。一开始听
      上去全是噪音,非常不习惯,听的时间长了,他开始对这种陌生的音乐产生了兴趣,
      也听出了门道,感觉到了魅力所在,噪音变成了乐音,而且能分辨出其中的地域差
      别,还有乐曲表达的各种情绪和思想。看来音乐是无国界的,是世界通用语言。能
      有这种理解,当然与他的音乐修养是分不开的。
      
          他之所以学习中国音乐当然还是为了他的美力,在自己的家里,播放中国乐曲,
      既是艺术的,也是民族的,让孩子耳濡目染,陶冶性情。
      
          布鲁斯还有一次择邻而居的经历。那次搬家是经过了慎重选择的,他找房子的
      条件之一是离工作单位近,之二要离孩子学校近。有一处房子比较合适,正在磋商
      之中,得知周围邻居中,有一家中国台湾人,一家日本人,一家韩国人,还有一家
      男的是中国人,女的是日本人,更巧的是有一个家庭也收养了中国的小孩,他马上
      拍板:就是这儿了,搬家!布鲁斯很高兴,周围有这么多亚洲人,是一个打着灯笼
      也找不着的环境。
      
          3.孩子的错觉
      
          塔米的大女儿凯尔西有一个好朋友,是个中国人,两家相距不远。塔米觉得有
      这样一个邻居对领养的两个孩子很有利,就邀请这个中国小姑娘到家里作客。贾克
      林和贾克比也很欢迎,上前问:你也是从中国领养来的吗?你妈妈是白种人吗?把
      那个孩子问得摸不着头脑,塔米也非常惊讶,孩子怎么会提出这样奇怪的问题?塔
      米不得不仔细琢磨了,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她意识到孩子与外界交往太少。后来,
      她带女儿贾克林到中文学校上课,见到了很多中国儿童,贾克林才知道中国孩子与
      他们的来历并不相同,更多的中国孩子的父母也是中国人,他们有的出生在美国,
      也有的出生在中国,或其他国家,这样就修正了原来的看法。
      
          塔米在领养中心有一个非全职工作,因此与这种家庭打交道很多。在这些家庭
      中,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并不一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力主保留中国文化,
      另一类觉得没有必要,还有一类持无所谓的态度。
      
          塔米对保留中国文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她说,你既然收养了一个中国孩子,理
      应让这个孩子了解自己的文化,这是养父母的责任,这种文化的熏染对孩子成长非
      常重要,正像一棵树必须有根一样,无根之树早晚要凋谢的。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将来肯定要出麻烦。孩子是华人,是亚裔,这是写在脸上的,想回避也回避不了。
      
          据塔米所知,收养的俄国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孩子,多少能知道生身父母的一
      些信息,但中国儿童亲生父母音讯渺茫,无从了解。因此尽可能多地向孩子介绍中
      国的情况,保留孩子母土文化更显得必要。
      
          4.玛丽一家只支持中国跳水队
      
          玛丽尽量让孩子更多地接触中国文化,那次中国杂技团到辛辛那提演出,她带
      着3 个孩子前去观看,一家人都很兴奋,只是老三贝卡后来睡着了。她还带孩子们
      参加中国音乐会,听琵琶和二胡独奏,并让孩子记住这些乐器的形状。
      
          去中文学校是让孩子接触中国文化的另一种方式,大女儿从3 岁开始上中文学
      校,每个星期天上一节课,玛丽也跟着听课,后来所有的孩子都去这所学校上学,
      包括姐姐的孩子爱玛。一开始课程简单,唱中国歌,认识身体各部位,后来难度加
      大,连玛丽也接受不了了,辅导起来很困难。因为这所中文学校面对的是中国家庭,
      家长都是中国人,课程进度快,她这样的家庭也就勉为其难了。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玛丽和孩子们一起看电视,她们只支持两个国家,一个
      是美国,另一个就是中国,玛丽姐姐的孩子爱玛更极端,她只支持中国跳水队,实
      力强,动作也最优美。中国孩子的加入对这个家庭影响太大了。
      
          5.辛辛那提的姊妹城市柳州
      
          我的几个采访对象不约而同地提及中国的一个城市———柳州,她是辛辛那提
      的友好城市。
      
          柳州是我国一座名城,别名“龙城”,是一座具有2100年历史的古城,是一个
      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是广西的侨乡之一,还是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的故
      乡,全市总人口175 万,其中市区人口88万。
      
          辛辛那提市区人口38.5万,地区总人口165 万,是俄亥俄州第三大城市。人口
      构成主要有白人、黑人、亚洲人等。
      
          从以上简单的资料不难看出,这两个城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无论是城市规模,
      在本国所处地位都相差不多,当然还有许多共同点,都是山城,都有一条河从城市
      流过,穿过柳州的是“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柳江,而流过辛辛那提市的则是美国大
      作家马克?吐温笔下多次出现的俄亥俄河。
      
          这两个遥远的城市是怎么走到一起来的?
      
          1988年5 月5 日,柳州市与美国辛辛那提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在开展政府间互
      访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了经济、旅游、新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考察、访问,着重在
      文化教育交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两市的教育交流始于1988年11月份。90年代初,柳州市选派一些中学教师和翻
      译人员到辛辛那提进行为期6 个月的英语培训和教育交流活动,他们分别住在美国
      友好人士家里,在多所大、中、小学进行教育交流活动。与此对等,辛辛那提市的
      教师与学生也到柳州交流。进入21世纪,这种交流活动更加频繁。
      
          辛辛那提许多领养中国孤儿的家庭,从这个窗口知道了柳州,了解了中国,了
      解了中国人,也给自己的孩子寻到了“根”。
      
          那些年,经常有柳州教师赴辛辛那提进修,玛丽把这些教师请到自己家里居住。
      她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教师就和孩子一起玩,教孩子唱儿歌,唱些什么歌儿?玛丽
      能用中文说出“小兔儿乖乖”。吃饭时,老师就会说,这叫冰激淋,这叫饺子。丽
      萨是来到她家的第一个中国教师,也是与辛辛那提多个家庭保持密切联系的好朋友。
      丽萨在玛丽家里住了3 个月,与尼卡感情很深。
      
          玛丽觉得,对自己家庭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柳州的教师,她每年都会接待这些
      教师,到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今年共有6 个中国教师住在她家,一般住两三
      个星期。那年中国老师到来时正赶上万圣节,她去超市买了南瓜,教她们刻小人,
      雕刻成各种图案,向这些中国人介绍美国文化。这些中国教师也给他们讲故事,做
      中国饭菜,让她们了解中国的文化。
      
          玛丽不光把中国教师请进自己家庭,还把中国教师领到美国课堂,同样,美国
      教师也被介绍到中国课堂。当然两个城市还有其他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虽然起源并
      非领养中国儿童,但领养活动对两个城市的交流肯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布鲁斯夫妇的孩子美力来自柳州,当布鲁斯夫妇确定从中国柳州领养孩子以后,
      通过玛丽认识了丽萨,于是丽萨与孤儿院联系。孤儿院有时会让周围的家庭帮助抚
      养将要被领养的孩子,丽萨找到了这家人,跟孩子一起做游戏,还拍了不少照片。
      在布鲁斯去中国前的两个星期,这些照片由柳州派到辛辛那提进修的教师带过来,
      这样布鲁斯得到了孩子更多的照片,对孩子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个孩子就是美
      力。当年玛丽领养尼卡的时候,只得到了3 张照片,艾琳更少,只有两张,布鲁斯
      得到的照片竟有十几张。
      
          艾琳说,最近中国柳州的教师有一个新计划,每年组织一批美国人参加在中国
      举行的英语夏令营。她很感兴趣,但由于孩子现在还小,再过三四年,她将带着孩
      子们一起去中国,由她担任英语教师,在那里待上三四个星期。
      
          6.中国留学生志愿者
      
          与领养家庭交往密切的中国人中,还有一个很大的群体,这就是在辛辛那提大
      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
      
          现任辛辛那提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徐俭女士向我介绍了有关情况。
      
          2004年的6 月12日,辛大中国留学生会与辛辛那提收养中国孤儿协会联合举办
      了一个“龙舟节”,纪念中国的端午节。出席这个节日的有近百个美国家庭和三十
      多个中国留学生志愿者。
      
          这个活动是在一个中学举行的。他们按中国的地域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
      地区,每个地区备有地方特色的中国食品,中国游戏和中国书法。北部的食品是饺
      子,游戏是跳大绳,跳小绳,跳皮筋;中部食品是粽子,游戏是踢毽子;南部食品
      是汤圆,游戏是唱歌。他们展示食品的方式是让两个人在那里实地操作,包饺子,
      包粽子,做汤圆;做游戏是由两个人在那里摇绳,教给小孩儿跳绳;书法是摆开纸
      墨,让书法好的留学生用毛笔现场书写汉字。美国家长领着孩子来这里游玩,像逛
      超市,更像赶庙会,喜欢什么玩什么。应该说,中国留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生动,有
      创意,具有中国特色,在美国本土上,这么地道,这么原汁原味的中国玩意儿太难
      得了。活动举办很成功,这些已经美国化了的中国儿童在娱乐之中,体验了中国的
      民族文化,对于渴望中国文化的美国家庭,实在是一次求之不得的机会。
      
          学生会还组织了一个“大哥哥大姐姐活动”,将有兴趣的学生和领养孤儿的美
      国家庭配对,让学生与家庭建立联系,美国家庭请中国留学生到家里作客,一起包
      饺子,与小孩子做游戏;还有的留学生带一些有英文字幕的中国电影、中英文对照
      的图书,来到美国家庭,教孩子学习汉语。这个联系将是长期的。参加者多是工学
      院的学生,因为工学院里美国人比较少,这种活动无疑给他们提供了学习英语的机
      会,所以说这种活动是互利双赢,双方热情都很高。
      
          在那次农场的中秋晚会上,我亲眼看到中国留学生会负责人廖燕女士在会场上
      发放表格,美国家庭反应热烈,填写十分踊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