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食”非为霸气
      
          1992年后的几年,是广厦集团和楼忠福捷报频传的几年,各种荣誉也一个接一
      个地飞来。1993年1 月,东阳三建获得“中国500 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称号,楼
      忠福则获得全国优秀集体建筑企业家称号。1993年11月,他第三次从浙江省委书记
      手中接过“浙江十佳青年经理”奖牌。1994年,他又被浙江省政府评选为浙江优秀
      建筑企业家。
      
          春风得意的楼忠福,这段时间像以往那样,继续频频在东阳赞助文化活动,而
      且手笔越来越大。1993年4 月,《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找到广厦商量,希望
      在杭州赞助一次足球邀请赛。楼忠福连价钱都不怎么谈就满口答应,但提出了一个
      条件,就是独家赞助。赞助只做独家,这是楼忠福以往一贯的风格。对方本来不愿
      意,但看豪气的楼忠福如此坚持也就答应了。
      
          1993年中国足球特别受关注,因为这时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位外籍教练在执
      教鞭。尽管后来中国人知道施拉普纳只是一个不入流的足球票友而已,但作为一个
      开路者,施拉普纳当时还是被中国球迷寄予很大希望,也极受大众追捧。
      
          比赛开始前两个星期,“广厦杯”足球邀请赛的广告和广厦集团的广告一起被
      高高挂起来。杭州城内的街道、广场、车站,到处都可见到有关比赛和广厦字样的
      横幅标语、气球条幅。穿着印有“广厦杯足球邀请赛”T 恤衫的行人,在杭州的大
      街小巷随处可见。
      
          这个广告效应,让杭州和浙江省其他地方的企业都看得眼热起来,很多企业都
      想分享这个难得的宣传机会。他们找到主办的《浙江日报》和《钱江晚报》,得知
      广厦不同意别人来分享这次赞助机会后,他们仍不死心。他们又找到广厦集团负责
      这次活动的赵学飞商量,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将球场内的26块广告牌转让出一半
      来。
      
      
      
          他们出了一个让赵学飞心动的价格,1.2 万一块,这在当时同类广告牌中是最
      高的价位。赵学飞盘算,如果转让场内一半的广告牌,并不会影响广厦的广告效应,
      而且还可以收回十几万。这样整个赞助活动,广厦等于不用掏钱而大赚了广告效应,
      这不是很合算的事情吗?况且这些企业都是浙江知名的企业,大家并不陌生。赵学
      飞算完这笔账后很高兴,立即请示楼忠福,把情况向他汇报。
      
          但楼忠福还没有等赵学飞把话说完就一口回绝了:“一个也不转让。广厦不缺
      这个钱,26块广告牌也不多,我们有28家成员企业,一家一个都不够分。广厦要做
      的就是独家,任何人都不用商量。”
      
          这次活动的效果自然是相当的好,因为杭州的报纸非常热情地爆炒了整个活动
      台前幕后的消息,不仅广厦在杭州大大地出了一回名,楼忠福的霸气也让部分杭州
      和浙江企业家好好地领教了一番。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