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队农友(起死回生)
      
        2007年清明节,我回老家给先父扫墓,顺便看看我眷恋的辽河滩。那里有我上
      学的脚印,印在我后来血汗浸染的土地上。将近40年了,两处废弃的引辽工程,像
      一具僵尸直挺挺地躺在那里,毫无声息地任凭阳光的暴晒。我还能很清晰地辨认出
      当年我们那段土方,比其他的地段都高。有谁会想到,和它一样的黄土已经埋掉了
      一起战斗的3 个农友——李风仁、李志民、夏儒林。
      
        另一处废弃近50年的马虎山水库,在引辽工程以西10华里处,那里埋葬着家父
      的骨灰。1958年,家父是学校的负责老师,曾带领师生奋战在水库的工地上。那时
      他没有想到,“水库”会是他的墓地,他的墓地也埋葬了一个几近疯狂的时代。
      
        安息吧,农友们!同样安息的还有李志民的父亲,当年的老队长李英林,我叫
      他二舅。一个堡子的人都是叫点什么,即使没有实在的亲情关系,能在一起生活那
      么多年,已经胜似亲情了。所以,即使是外来户,大家之间的称呼都具有亲情的模
      样,不分伯仲。
      
        1964年末,我在生产对当会计的时候,全队只有130 多口人。由于地多人少,
      加之生产力的低下,庄稼侍弄不过来,先后招来至少5 、6 家“外来户”:董魁、
      李德清、李国良,沈阳的下放户;马才、宋宝忱、李木匠,都是法库县的农民。
      
        李国良独身一人到我们八队落户,是投奔李秀清书记来的。他们的父亲是把兄
      弟,靠旧感情成了我们队的社员。李国良很老实忠厚,不像是城里人。看在他们父
      辈的情谊,当时的李队长安排他做仓库保管员,也算是个美差了。现在想起来,我
      真的很敬佩那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为他们父辈的感情是解放前建立的,他们能
      够传承下来,让人感慨啊。
      
        一个20几岁的小伙子,独身一人生活实在是很困难的,于是他就想处个对象。
      一段时间以来,全队尽人皆知,他和李姑娘有那么一点形影不离的感觉了。李姑娘
      学自行车,他就在后面扶着,两个人说说笑笑……
      
        后来,没有成为事实,李姑娘的父亲不同意!在那个时候,父母作主是不可逾
      越的婚姻屏障,何况李姑娘又有“新情况”了!那是后话,自由分晓。
      
        李国良回沈阳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多亏了上山下乡回潮,浑水摸鱼,鱼目混
      珠,因祸得福了!
      
        他是没有资格回城的,后来办了一个假知青证明,我们生产队没有一个人揭发
      他,还盼他早日成行呢。他成了外来户的佼佼者,幸运儿,其他的沈阳人至今依然
      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中,最不幸运的就是宋宝忱一家了。
      
        宋宝忱,原来是法库县马家沟大队的大队长,共产党员,当年不到50岁。他的
      老伴去世后,留下一个20己的儿子。老伴去世后,续弦寡妇刘氏为妻。刘氏地主成
      份,亡夫扔下二女一男。儿子小,叫刘更彪,后改名宋奎久,和宋宝忱的儿子宋奎
      福就是哥们儿了。这一家6 口两个男孩,大的眼看就要说媳妇了,着实让宋宝忱寝
      食难安。就这样,一家人才搬到比那里较富裕的辽河南落户。
      
        宋宝忱能道我们队里落脚,原因有二:
      
        一是他们6 口人有5 个男女劳力,不然我们是不能接受他的。二是宋宝忱在马
      家沟受到歧视,带他如同地富份子。不要忘记,他可是娶了地主的老婆,那叫“混
      线”。马家沟党支部找他谈话,问他:“一个是共产党员,一个是‘炸弹’,你要
      哪一个?”
      
        宋宝忱宁可搂着炸弹睡觉,也不要党员了,他被开除党籍,直到他要死的时候
      才恢复他的党籍。不是党员了,处处“不得烟抽”,1963年成了我们队的社员。
      
        宋奎福和他的继母失和,自己扔下亲爹回了原籍,让老宋头大为伤心。
      
        俗话说,无仇不父子,回过头来,父亲还是父亲,儿子还是儿子,分家不分心。
      
        那年腊月,宋奎福要把200 斤的肥猪卖到河南,老宋头亲自推着带车子去拉猪。
      200 斤的大肥猪可值银子了,至少也顶上两个劳力一年的收入。河北的法库县猪肉
      价格低,才运到河南来卖的,老宋头就想让儿子多挣几个钱。
      
        那时候,猪是奇缺的高档商品,属于国家和地区控制的年货,每个地区对猪的
      收购是有任务的。私自卖猪属于违法行为,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所以老宋头就在
      夜间偷偷地把猪运到河南来,河南水北徒步25里路,图的就是人不知鬼不觉。可是,
      人算不如天算,人不祸河祸!
      
        推着带车子(两个轱辘的手推车)过辽河,天黑路险,一不小心连车带人还有
      大肥猪,一起掉进河里。还好车和猪被水冲走了,人捡了一条活命。
      
        本该为人活着而庆幸,可那时候猪比人值钱,火得老宋头一病不起,年也没有
      过好。
      
        谁也没有料到,扫帚顶门,眼前就出差(叉),都替他惋惜。谁也没有料到,
      峰回路转,那猪又“死灰复燃,枯木迎春”了。
      
        过了年,有人在辽河里打鱼,在他们丢猪西边2 里路的水下竟然打上一头猪来,
      正是老宋头那头猪。和水泡过的猪,又过了大年,猪不值那么多钱了。但是,这也
      给老宋头一丝慰藉吧,不然他的病不会好的那么快。
      
        屋漏偏遭连阴雨,更大的不幸又让老宋头摊上了,这次绝对不能“起死回生”
      ……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