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者(2)
      
          盂特这个标志为啤酒的颜色,意味着在这里既不出售烧酒,也不出售开胃酒,
      只有啤酒。弗雷德把带有大量泡沫的啤酒直接从啤酒罐子里倒入酒杯。没有桌子,
      他们把酒桶当桌子用。有时他也给客人们上火腿煎鸡蛋。听到外面传来枪声时——
      流氓团伙经常搞的恶作剧——他安慰他的移民朋友们说:“请不用担心,如果警察
      来,我就把你们藏起来。”所有人都十分担心,害怕被驱逐出境,但是,有弗雷德
      这位巴黎的无政府主义者在照管他们,他们可以稍微放心一些。
      
          弗雷德比西班牙帮中年龄最大的人还大几岁。他十分理解这些像中学生一样生
      活的自由人,他们没有居住在蒙马特尔山下的那些人肩上担负的沉重的社会责任与
      家庭负担。在这里,惟一的家庭,就是朋友们组成的这个大家庭。社会,就是他们
      的艺术创作和放荡不羁的生活。李贝塔德与贝那老爹的话不偏不倚、准确无误地表
      达了画家与诗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偏激,语言狂躁。毕加索和马克斯? 雅各布二
      人也无异于其他人,同样是整天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1902年,毕加索回国短住数月。返回巴黎之后,他与一位雕塑家朋友合租了旅
      馆的几个房间。他的绘画作品销售状况不佳,令他非常失望,生活深深地陷入了贫
      困之中。仅仅比他年长五岁的马克斯? 雅各布像爷爷般地照顾着他,马克斯称他
      “小家伙”。为了挣点儿钱养活他们二人,马克斯向其表兄领导的“巴黎—法国”
      百货商店提出当搬运工,表现出他令人难以置信的慷慨品格。诗人每天扫地,推着
      小车挨门串户地为客人送货上门。他与毕加索平均分摊他挣来的钱。然而,好景不
      长,八个月之后,他终因“体力不支”被辞退。
      
          这两位朋友共同生活在马克斯在伏尔泰街租的一个房间内。毋庸置疑,他们这
      种浪荡公子的生活十分艰难。一天晚上,他们俩朝窗户外观望时,产生了一个共同
      的想法。毕加索首先回过头来,拉住马克斯的胳膊,说道:
      
          “不应该整天只这样胡思乱想,应该做点儿什么。”
      
          他们两人轮流睡觉:夜间,马克斯睡觉,毕加索画画;白天,巴勃罗睡觉,马
      克斯工作。当马尼亚克、贝尔特? 韦伊以及昂布鲁瓦兹? 沃拉尔德拒绝购买毕加索
      蓝色时期的绘画作品之后,当晚上他们两个在一起时,“巴黎—法国”百货商店的
      雇员马克斯? 雅各布就给他的西班牙朋友打气、鼓劲儿。
      
          有那么几天,马克斯? 雅各布以马克希姆? 费布尔的名义去了一些画廊。以这
      个有钱的收藏家的身份进到画廊后,他问道:
      
          “你们有毕加索的画吗?”
      
          大多数的回答是否定的,他们都不知道毕加索是何许人也。马克斯装出惊讶得
      目瞪口呆的神情,说:
      
          “怎么?你们连他都不知道?他可是个天才的画家啊!像您这样的画廊,不展
      出具有如此影响的艺术家的作品是多么大的失策啊!”
      
          对于毕加索来说,马克斯就是他的保护神,他不仅仅帮助他,同时也使他发现
      了直至那时对他来说还是雾里看花、茫然不解的文学界。毕加索一如既往,永不停
      止地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他自己也承认,他的一生是索取的一生,从不奉
      献。
      
          在马克斯? 雅各布眼里,一切事情都十分简单:毕加索是他一生中认识的最伟
      大的人物。后来,他曾说过:“他是我走进生活的大门。”从宏观至微观,他都十
      分敬佩毕加索。例如,他迷恋毕加索精巧的梳妆打扮,当毕加索选择一双同其当天
      穿的裤子相匹配的鞋时,马克斯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诗人歌颂画家,画家描绘诗人,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继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 —1867) ,法国著名诗人。与德拉克洛瓦、左拉与塞尚之后,他
      们二人上演了一幕那个时代最优美动听的文学与绘画结合的芭蕾交响曲。在他们之
      后不久,出现了其他的诗人与画家的默契配合:特别是莱歇与桑德拉斯。毕加索本
      人后来也吸引了萨洛蒙、阿波利奈尔、科克托、艾吕雅、布勒东、勒韦迪Reverdy 
      (1889—1960),法国诗人。、勒内? 夏尔……然而,他是在马克斯? 雅各布的帮
      助下才发现了隆萨尔、魏尔伦、维尼、波德莱尔、兰波以及马拉美,为他打开了诗
      歌领域的广阔视野,这是他一生中最易动情的领域。马克斯? 雅各布是毕加索帮的
      首要支柱,而且也是继西班牙帮之后的毕加索派的首要支柱。他为他们的交往,为
      他们与文学艺术界的保护人保尔? 普瓦雷及雅克? 杜塞的会见提供一切可能的方便
      …… 
      
          毕加索并非惟一受到诗人马克斯? 雅各布如此多方面慷慨资助的人。但有无法
      否定的证据证明,如果没有马克斯? 雅各布,“蒙马特尔山会失去其灵魂中最闪光
      的部分”。[摘自1942年在日内瓦出版的弗朗西斯? 卡尔科的著作《另一生活的回
      忆》中《20岁在蒙马特尔》一文。]
      
          首先在蒙马特尔一带居住与活动,继而到蒙巴那斯一带居住与活动的文学家、
      艺术家们热爱马克斯? 雅各布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到任何地方,都会受到人们的欢
      呼和鼓掌欢迎,并且为他组织欢迎活动。他身穿黑色燕尾服、头戴大礼帽,戴着他
      那有名的单片眼镜,在一些观点相互对立的人文圈子中往来,受到所有人的欢迎与
      爱戴。资产阶级欣赏他的聪明、诙谐,与他们相似的外表以及有点像顽童似的风趣
      话语;穷朋友欣赏他对朋友的慷慨大方、与他们分享他的一切,甚至宁可自己受穷
      也接济朋友的优秀品质。他原来是个信奉犹太教的布列塔尼人。后来他仍然是布列
      塔尼人,但改为信奉天主教。他光彩夺目,“品质高尚、热心肠、才智横溢、诚实
      正直、爱帮助人、好开玩笑、会打扮,缺点是喜欢搬弄是非、爱讽刺挖苦嘲笑别人”。
      [摘自1942年在日内瓦出版的弗朗西斯? 卡尔科的著作《另一生活的回忆》中《20
      岁在蒙马特尔》一文。]但是他十分敏感,脾气不好,容易冲动,能哭会笑,好在
      也知错就改,勇于向受到伤害的人道歉。女士们喜爱他的风度翩翩,喜爱他那无可
      挑剔的行为举止。而他呢?他却偏偏只爱男人。
      
      
      
          有几个女士深深地爱过他,最少一个,最多三个。第一位名叫塞西尔,后来她
      改成莱奥尼小姐,小说《圣马托雷尔》中的马托雷尔的情妇。马克斯? 雅各布周围
      的人都不认识她。如果马克斯? 雅各布于1904年写给阿波利奈尔的信可信的话,当
      时他正打算同她订婚:
      
          昨天我忘记对你讲今天晚上我有事。我答应参加一个订婚晚宴……是的!是我
      自己的订婚晚宴:再过两三个月,我将要结婚。这封信就是我发给你的请柬。
      
          [摘自1953年在巴黎出版的马克斯? 雅各布的《通讯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