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不要做海豚(4)
      
        我也从不以海豚的心理来从事慈善事业,我每次总是告诉前来领取救济品的
      自强户:“佛教里说:‘施者受者等无差别。’感谢你们给予我结缘的机会,希
      望你们把佛法的欢喜平安带回家去。”我不期待他们领纳了我的一袋米、一瓶油、
      一台电扇、一个电锅以后,就对我如何报答,其实我应该报答大家,是大家给我
      机会,所以我衷心祝祷:希望佛法里的平等思想能让每个人彼此尊重、互相包容
      ;希望我这一点点供养的心意能遍满十方世界,达到普世和平,人民安乐。
      
        过去,达摩祖师渡海来到中国,梁武帝问他:“我到处建寺安僧,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立即呵斥他:“毫无功德!”并说“如此功德,不以事求”。因为有相
      的功德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无相的功德才是无限、无量、无穷、无尽。
      
        《金刚经》也说:真正布施之道,要做到受者、施者以及所施物彼此不着痕
      迹。“空”不是没有,“空”是融合了你和我,融合了有与无。有了“空”的观
      念,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更大的世界,而不会像海洋公园里的海豚一样,被小
      鱼束缚住自己的生命未来。
      
        《读者文摘》曾登载一篇故事介绍爱尔兰丁格尔港的一只海豚,名叫“风姿”,
      它拥有爱心,善解人意,不但每天给当地人带来欢喜快乐,并且还会帮忙治愈人
      类的心灵创伤。一般的海豚误闯入浅水区域,最多只待上一时就走了,但奇怪的
      是,这只海豚却在这里,至今已生活了十三年之久,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我
      想这是因为它不是为了小鱼而表演,所以才能如此恒长吧!
      
        像佛经里叙述阿难尊者在担任佛陀的侍者之前,曾经提出三点希望,请目犍
      连尊者转呈给佛陀:一是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他决不穿着;二是如有信众恭
      请佛陀到家中供养,他不能侍奉前去;三是不是见佛陀的时候,他不去见。佛陀
      听了很欢喜地接受,并嘉许他的美德。由于阿难尊者一开始就表明,他侍奉佛陀,
      丝毫不存有海豚企求小鱼的心态,果然成为待在佛陀身边最久的侍者,如大海般
      的佛法完全流入阿难尊者的心中,也因此才使得我们后世的佛子有福报承受佛陀
      的教法。
      
        天童寺老和尚负责典座,一做六十年,耄耋高龄还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从日
      本东渡到中国来求法的学僧看到老和尚的风范,不禁肃然起敬。如果老和尚存着
      海豚为吃小鱼而来学道的心态,在典座下会悠悠然就是六十年的岁月,一定不会
      有如此长久的发心。
      
        反观现代的年轻人,做事不耐烦,不持久,不外是因为海豚心态作祟,而小
      鱼来源又不易取得所致,所以有许多人到了这里也跳槽他去,到了那里也请求调
      职,结果一无所成,能不成为我们的警惕吗?
      
        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昔时,浮山法远禅师几次被住持责打迁单,
      仍不忘学佛初心,在寺门前托钵求道,终于得到归省禅师的印可,付与衣法;雪
      窦禅师宁愿在寺中陆沉三年,操持苦役,也不肯拿出大学士曾巩的推荐书,最后
      终被龙天推出,担任翠峰寺的住持。高僧大德道风巍巍,无非在向我们开示,唯
      有不以“海豚”想吃小鱼的心态来做人处事,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才能赢
      得大家的敬重,获得最后的成功。
      
        所以,在此奉劝大家:如果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做事,人生不会产生力量。权
      利、义务虽然是对等的,但,人不是海豚,尽义务不是一时的表演,重权利也不
      只是为了得到一条小鱼。要建立起大是大非、大功大德的观念,要懂得生活是为
      了完成宇宙继起的生命。人,想要活得朝气蓬勃,必须要往远处看,往大处想,
      不要念念为了小鱼,才要表演。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