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试论“天人合一”思想对自然美认知的影响
作者:赵 颖
摘 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之间呈现出的物我两忘、上下流通的境界,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美学对自然美的描述,充满象征意味和神秘色彩。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对我们今天恢复自然美的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的合理内容,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美学不但形成了以人生和人类生活现象来评价自然的倾向,而且使自然美的认知超越一般形式上的意义,成为一种有意味的象征。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对我们今天恢复自然美的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一、“天人合一”思想与自然美认知的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之间呈现出的物我两忘、上下流通的境界。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辨,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而为一”,再到宋明理学家的“万物一体”论,“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对自然美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性修养和天道的关系。《中庸》里说:“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人只要能扩展天道德性,就会达到天道、人性、物性和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的合一,人性就会完美。孟子更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天人合一”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人只要极尽其心以思行善,便可心、性、天相通,融为一体。道家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老子思想体系所追求的“道”,就是“天道” 和“人道” 的高度融合,也就是“天人合一”。庄子发展了“道”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认为天地、万物和人是齐同的。西汉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命题,使“天人合一”观念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宋明理学家把“理”(天理)或“吾心”(良知)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天、人无别,不仅天与人,而且与社会、自然、万物都凝结为一体。王守仁从“良知”是宇宙本体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人与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万物一体”的整体观,把“天人合一”观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看,“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不外乎两个方面的意思:自然方面的“天”和精神领域的“天”。冯友兰先生认为,“天人合一”的“天”,第一种是“物质之天”,即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与地相对的天。 第二种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即宗教中所说的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第三种是“命运之天”,就是所谓运气。第四种是“自然之天”,即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自然。第五种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即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①这五种意义实际上也是指自然之“天”和精神之“天”。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必然对自然美认知发生重大影响。“天人合一”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注重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在认知自然的方式上,是以内在的心灵和生活去体验、直觉自然,对自然的考察,往往是和人生、社会联系在一起;更多地是借助于自然万物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来说明或解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而不在于了解或把握它们各自具有的客观规律。关于这一点,《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化典籍都有所表述。
孔子在谈到对自然美的欣赏时,有一句对后世自然审美影响最大的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从表面上看,孔子这个说法只是指明了自然美欣赏中的一种现象,就是精神品质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欣赏各有爱好,其实孔子的话也说明审美主体在欣赏自然时带有选择性,自然能否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审美主体的观念与意识,也就是人的观念与自然的某些特征必须统一,自然美不是纯客观的东西,它包含有审美主体的思想、联想、想象等成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哲学,老子、庄子文化对美学的影响,也在自然美的认知中体现出来。士大夫文人对自然的欣赏,突破了“比德”限制,不再把道德观念加到自然山水身上,而是欣赏自然山水的蓬勃生机。但是,他们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仍然强调“审美主体要有一个审美心胸,必须有审美观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山水之美”②。不仅如此,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往往倾向于突破有限的物象,追求一种玄远、玄妙的境界”,“对自然美的欣赏,往往包含着一种对整个宇宙、历史、人生的领悟和感受”③。他们对自然美的认知仍然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二、我国古典美学对自然美特征的描述
1.“天人合一”思想使自然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我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和封建主义时代,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上天和皇权成为至高无上的东西,个体生存需求和思维没有自由表达的可能。对“上天”的敬畏也影响着对自然的审美,使自然美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形式,成为一种有意味的象征。原始文化中的图腾形象,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感情,成为最有意味的形式。“龙”作为中国民族的象征,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龙的形象看,龙是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形成的。(闻一多《伏羲考》) 再如“凤”,《说文》载:凤,神鸟也。天老曰: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早期对各种动物的崇拜,他们认为大自然中的许多动物是神奇的,于是,又把许多动物身上奇妙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高于自然的奇妙的形象,这种形象也就有了丰富的意味。
中国古代文化活动和自然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大自然显得神秘而又威严,于是人们对之产生种种属于原始宗教的崇拜。文献记载,轩辕氏黄帝曾会鬼神于泰山之上,进行祈祀活动,作清角之音。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者利用历史上形成的自然崇拜直接为政治服务。如传说中的七十二国君以及秦皇、汉武、唐朝帝王的封禅泰山和明清两代,都有频繁的祭祀活动。普通百姓也祭天。在普通百姓看来,自然神秘莫测,蕴藏着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他们幻想有神灵在掌管这一切,因此祈求恩赐、保护。在对自然沉重的恐怖成分里,渗透着审美的因素,使自然美有了特定的“意味”。
2.“天人合一”思想使人类对大自然的欣赏,充满奇异色彩。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然美的观照,往往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造化,总是带有搜求奇异的倾向。正因为如此,黄山七十二峰的千姿百态,云海的变幻莫测,泰山拔地通天的气势,承德棒槌山形状的奇伟等成为我国自然美的特征。张家界风景区的九天洞,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石钟乳、石笋、石林、石幔、石桥、石潭与石人,同时还有青黄绿蓝黑白紫等彩色石、彩色水与彩色厅。洞内有900平方米的“大舞厅”,厅北有音乐柱,敲击有声,悦耳动听;厅南有雕花石柱,厅西又有涓涓流水,有比猫大的白老鼠;石钟乳的各式各样的造型。正是因为如此,吸引了无数游客。与这种倾向相关的,就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往往把自然的形式和神话故事混为一体,不注意或忽略自然形式本身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到景区旅游时,每欣赏一处风景,听到最多的就是与自然风景的形成有关的故事,大多是神仙传说之类,而大自然伟大的形式以及形式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却往往被忽略,这不能不说是自然的悲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