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试论“天人合一”思想对自然美认知的影响

作者:赵 颖




  3.赋予山水自然以灵性。清代李渔曾说:“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使山水与才情判然无涉,则司马子长何所取于名山大川,而能扩其文思、雄其史笔也哉?”这是说审美创作的情思由山川激活,笔墨风格受山川气势的影响。刘勰直称“山林皋壤”为“文思奥府”,说作家的“风骚之情”不可离开“江山之助”(《文心雕龙》)。
  在中国人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大到宇宙天体,小到一草一木,山川江河、珍禽异兽、奇花异卉等都有象征意义。我们只要一提到某个景物,立即就会产生一种联想,如黄河泰山,在审美上给我们的感觉总是民族的历史悠久与精神的崇高伟大,梅、兰、竹、菊也具有特定审美意义,这些,在我国自然审美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对自然美的认知不是对自然的形体、色彩、音响作纯形式的观赏,而是注重其社会文化内涵,强调自然与人的整体、和谐、统一的合理内容,使自然交织于人生、社会生活之中,形成了我国自然美的特色。
  
  三、正确认识“天人合一”思想对自然美认知的影响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围绕人通过劳动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问题,论述了通过劳动使自然界“人化”变为“人化的自然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自然界起初只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就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④马克思还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⑤既说明了人类早期和自然界的关系,也说明了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自然逐渐建立起的和谐的生存关系、审美关系,使自然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那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应该如何认识“天人合一”思想对自然美认知的影响呢?
  首先,“天人合一”思想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自然的特征和内在规律,从自然的特征出发来说明或解释人类生活中的现象,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自然美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现在,一些地方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不考虑自然本身的形式因素和人类的审美修养而盲目地搞风景区开发,不但不会让人们产生美感,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破坏自然,甚至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人们对自然的形式横加干预,借鉴艺术境界改变自然的面貌,添置不必要的人工景观,不少地方在开发过程中,为了增加所谓的景观,或建造寺庙,或给名人塑像,或建筑游玩设施等。过去人们登临泰山,是因为泰山本身是雄伟壮丽的,作为历代封建帝王祭天封禅的圣地,又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殿宇崇楼、摩崖石刻,更增添了它“五岳之尊”的气势。因此,在自然美的特征中既有自然形式的因素,也有形式中蕴涵的文化因素。大自然的一些奇妙景象为人们所惊奇,使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因为自然的形式因素蕴含的丰富内容,这些内容触及了人的灵魂,使人产生了强烈的审美冲动,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使人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当生态环境的失衡使人类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时,人类的生态意识开始觉醒,使人们从机械自然观转向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虽然“天人合一”思想的目的不在于了解或把握自然具有的内在的客观规律,但是,毕竟强调了形式特征的作用,而且随着生活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加深对形式特征的认识,形成对自然美的客观评价。只有当人认识了自然,掌握了自然的规律,使之成为人类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自然的形式特征才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汉武帝对泰山的赞美:“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前面六个字“高、极、大、特,壮、赫”应该说是对泰山一些形式特征的认知, 最后一个“惑”字,包含着许多没有认知的因素,它必然促使人们进一步对泰山的某些形式进行探索,从而丰富泰山的文化内涵。今天,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失衡,人类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何对待自然,珍惜自然的生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天人合一”思想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阐释自然美的内涵,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自然的特征,恢复其尊严。
  其次,“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了审美意识在审美活动中的建构作用,即“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天人合一”思想要求人类敬畏自然,在人类和自然发生关系的原初阶段,包含着对自然沉重的恐怖成分,人和自然的相处或许会产生抗拒心理,自然也不会产生形成自然美。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情促使人类不断地了解和认识自然,使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成为人类观照的对象,以此形成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人与自然在长期的和谐相处中,得其利,赏其美,和自然发生了丰富的感情,又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使自然的形式更加符合审美理念。“比德”说既要求审美主体用自己的某些观念认知自然,也允许审美主体用自己的审美观念重新塑造自然形象。“畅神”说虽然不再把道德观念加到自然山水身上,但是,仍然强调审美主体必须有一个审美的心胸,必须有审美观照的能力,肯定了自然美是人类灌注“生气”的结果。也正是如此,自然美的内涵在人类审美活动中得以发展和完善。自然的形式本身就是自然形象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人类在自然美生成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与自然在长期的和谐相处中,和自然发生了丰富的感情,又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使自然的形式更加符合审美理念。自然美包含着丰富的人性内涵,是自然和人类自然理想的结合。自然美的生成离不开自然,但它更依赖于人之人性的历史性生成,是人与自然两相契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人类有的仅是自然而非自然美。因此在自然美的建构中折射着人性的内涵,在其生成中有着人性提升的维度,既体现着自然的健康发展,也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健康的关系。
  但是,“天人合一”思想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从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到宋明理学家提出“万物一体”,都是把人看作是内在于自然的因素,要求人以内在的心灵和生活去体验、去直觉事物,重心在于主体的情感生活以及对世界人生真谛的彻悟,而不在于考察自然事物的特征和内在规律。这就使我国传统美学中对自然美的认知,较少形式因素,而充满人文色彩。又因为对一些自然现象的不理解,便在审美观照中出现了以“奇”、“异”为美的现象。还因为人们注重内在的情感体验,又造成了对同一自然景物认知时的多义性不明确性等现象。最根本的,还是“天人合一”要求个体的人、感性的人都要融入整体的人类、理性的社会中去才有意义,这就使人对自然美的认知缺乏个性色彩。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在认知自然美时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赵颖,河南许昌学院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和写作。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9.
  ②③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89-190.
  ④⑤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