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选象恰切 寓意深远
作者:郭玉森
摘 要:巴金的《寒夜》采用艺术象征的手法,描写了小人物的痛苦,控诉了当时社会的罪恶,既是自然界的寒夜,更是当时社会的寒夜,人生的寒夜。
“艺术魅力的本质是一种美感效应。”①巴金的《寒夜》之所以感人肺腑,深沉耐品,和作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密切相关。《寒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采用了整体象征的手法。理解《寒夜》,就必须细细品读它的中心意象——“寒夜”。
巴金写《寒夜》,是为了控诉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呼出活在黑暗中的小人物的痛苦,以社会的罪恶宣告它的末日。这一意义自然地蕴含在“寒夜”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而“寒夜”成为一种艺术象征,是具体的生活环境的象征,也是人生特定心态和状况的象征。整体上,它是一个人类生存困境的象征。它不只具有具体而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有人生方面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会给人人性方面的丰富联想和启迪。因此,分析《寒夜》中无处不在的“寒夜”,能更准确地把握小说的内涵。
理解“寒夜”的意蕴,首先得分析“寒夜”之象和“寒夜”之感,即分析“寒夜”的景象特征和作品中人物的寒夜体验。“寒夜”的描写与人物的处境和心态十分吻合,成为人物心境的象征性表现。小说从声、色、光、形、味、感觉等各个方面写出了“寒夜”之象。小说第一章开头便写了特殊时代背景上的寒夜,那“紧急警报”和隐约响着的飞机的声音暗示出了“寒夜”之“寒”的社会原因。在这样物化的社会背景上,“街上很静,没有一点亮光”,“天色灰黑,像一块褪色的黑布”。周围是那“不很浓密的黑暗”,恰能让鬼影般的汪文宣在路上茫然回顾和痛苦慢行,而夜的寒气却渐渐地透进了他那件单薄的夹袍,刺着他的背脊,让他发抖。走在这样的夜里,他想到了家庭的矛盾,想到了生气出走的妻子,他幻想着妻子能和母亲一同回来,这时他感到一阵轻松。小说在这里自然地插入了路边小贩们的谈话:“看,两个红球了!快解除了罢?”似乎人物的心情放松了,但这里唯一的“红”也是“寒夜”的一部分,它让人在轻松的同时想起恐怖和危险。它就像“寒夜”脸上微微的苦笑,暗示着人们逃不脱的厄运。他回到家里,寒夜里的“电灯光比往常更带昏黄色。一股寒气扑上他的脸来,寒气中还夹杂着煤臭和别的窒息人的臭气。他忍不住呛咳了两三声”。这里的“夜”是阴暗、寒冷、压抑、窒闷的,拉开了汪文宣人生悲剧的大幕。第六章中的“夜”是通过汪文宣回家的感觉写出来的,他感觉“大门里像个黑洞”,因为今天又轮着这一区停电,“也没有一个好心人在门口点一盏油灯”。大家都自顾不暇,谁还有心思去管别人。这是一个漆黑、冷寂的寒夜。这之前,汪文宣看见了曾树生与同事欢笑同行的情景,接着他又约树生见面,树生仍坚决不回家。“夜”的冷漠、黑暗正是此时汪文宣心境的外化表现。在母亲的唠叨声中,他更感屋子里“这样冷,这样暗”。于是他急不可待要到大街漫游,要让自己压抑不住的痛苦之情排解一下,以致黑暗中把右眉也碰肿了。“寒夜”冷的更是他的心。第七章写到了大门口,他看见几盏小生意人用的电石灯星子似的在黑暗的街中闪光。置身于暗夜,从整个暗夜的背景上来看那几盏电石灯,夜就更暗、更冷寂。他感到的也只能是冷意。暗、冷何止在一家,这整个街道,整个社会中有多少悲惨的事情。汪文宣遇到的同学柏青的家庭惨剧就是他“暗、冷”感觉的一个最好注解,为“寒夜”又涂上了一笔浓重的阴冷色彩。同是“寒夜”中人,同是冷寂孤独,同是满腔悲愤,“寒夜”醉酒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汪文宣醉行夜街的情景正是他日常现实生活中的心境的写照。歪歪扭扭,东碰西撞,茫然无措,憋闷痛苦,忍无可忍又无可奈何,最终的死亡也如这醉后的呕吐一样,是生命再也承受不住的反应。只是生命死而不能复生,连醉后呕吐后那点可怜可悲的“松快”也没有。《寒夜》就是这样置人物于黑暗、阴沉、冷寂的夜境,即使有灯光,灯光也昏黄暗淡,星点样颤抖,而常常的断电,更让所有人物置于漆黑的寒夜。“他们总不给你看见光明”这句汪文宣抱怨断电的话,恰好反映了人物的心声。“寒夜”里的汪文宣听到“炒米糖开水”的凄凉叫声,也不由地打了一个冷噤,“好像那个衰老的声音把冷风带进了被窝里似的”。寒夜,成为一种具象而抽象的东西,侵袭着人们的身体,盘踞着人物的心灵。
小说里人物的许多细节和心理活动是置于“寒夜”的背景之上,汪文宣的夜游大街、痛咳苦喘、大出冷汗、生气吐血、倾诉心声、惨遇柏青、悲送树生等等,直至最后的垂死挣扎、痛苦死亡,都发生在“寒夜”。曾树生和汪母的形象,也多放在“寒夜”去刻画。汪母灯光下的病容,操持家务的憔悴神态,对儿子和儿媳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等,多是在寒夜的背景上去描绘的。其中虽然多次写到了家中的灯光,但这灯光“永远是那种病态的黄色的电灯光”,断电时,那“摇曳不定的惨黄色的烛光,给每一件东西都涂上一层忧郁的颜色”。这样的灯光不但不能冲淡“寒夜”气氛,反而为“寒夜”“虎上添翼”,“灯光”融入“寒夜”,丰富了“寒夜”的内涵,增强了它的意味。“灯光”与“寒夜”相调谐,共同浸入人物的心境。小说第十四章里写曾树生“觉得夜的寒气透过木板从四面八方袭来,她打了一个冷噤。她无目的望着电灯泡。灯泡的颜色惨淡的红丝暖不了她的心”。曾树生正是忍受不了这灯光下“没有一点热气”的生活而终于离家。而当曾树生重返家门时,已是人亡家散,物是人非。空虚中的她“刚走出大门,迎面一股寒风使她打了一个冷噤”。“她担心那些摇颤的电石灯光会被寒风吹灭。夜的确太冷了。”夜的“暗”,沉闷着人们的生活;夜的“冷”,浸淫着人物的身心,“寒夜”的意象直达人物的灵魂。
《寒夜》不仅以主要人物的个人体验赋自然景象于社会、人生之“意”,而且和小说中背景人物的情形相融合,形成深广的内涵。如柏青寒夜中惨死,成为知识分子苦难生活悲剧的另一种形式,融入“寒夜”之中。又如送走曾树生后,汪文宣在门旁边墙脚下发现了两个十岁以下的小孩,他们相抱着缩成一团,脸和破棉袄都是油黑的,满身的棉花疙瘩也变成黑灰色了。汪文宣看着他们,“浑身战抖起来。周围是这么一个可怕的寒夜”。而曾树生走在抗战胜利后重庆的大街上,照样“冷噤”不断。先是一个枯瘦的老太婆讨要东西,因为她从桂林逃难来此,东西都丢光了;接着便见一个年轻女人抱着婴孩,正用沉滞的目光望着面前一堆卖不出去的东西。这时的曾树生“又打一个冷噤。‘夜真冷啊!’她想道”。随着又写了周围人对生活和时尚的议论,有的买不到船票,有的要饿饭了却还无法回家,等等。曾树生由此想到:胜利不是普通百姓的胜利,有人发了困难财,老百姓却倒了胜利霉。这时的“她又打了一个冷噤。她好像突然落进了冰窑里似的,浑身发冷”。这样,小说中把主要人物对寒夜的体验和群体背景相融合,显示了“寒夜”的社会内涵,让“寒夜”有了丰厚深广的意蕴。
《寒夜》中的“寒夜”,融合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心态,也融入了具体的生活困境。如汪家的生活情境,汪文宣工作的环境等。那永远昏黄、忧郁的病态灯光,婆媳间永远存在的斗气争吵,汪文宣永远的忍气吞声、孱弱无力,经常性的猝不及防的断电情景,摇曳的烛光中满屋子的黑影,还有那似乎永远不变的人物话语和思想内涵等,共同构成了汪家昏暗、惨淡、冷寂、单调、枯燥、压抑、烦闷的家庭生活氛围。这是一个“寒夜”中的“寒夜”家庭。在这样的“寒夜”中,即便是十三岁的小宣,也是“贫血,老成,冷静,在他的身上似乎永远不曾有过青春”。长期处于这阴暗、寒冷的家庭的汪文宣自然感到很冷很暗,曾树生同样感到“夜相当冷。寒气凉凉地摸她的脸”,她终于受不了家里“寒夜”的冷漠和阴暗,远离了家庭。汪文宣更惨,他的工作环境是“寒夜”中的另一个“寒夜”。单调沉闷的工作,刻板无情的制度,枯燥繁重的校对,同事们冷漠、嘲讽、鄙视的目光,这些构成了“寒夜”的另一种内涵。汪文宣在这样的“寒冷”里感到“心太冷了,需要一点温暖”。但最终连仅给他一点温情的钟老也患病死去,他跟同事们再没有一点联系,他“拖着脚步,缓慢地走向死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