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陶渊明亲情诗文及其思想渊源

作者:李世萍




   陶渊明还继承了《诗经》的抒情言志传统,并多用四言诗这种典雅的形式表达亲情。《命子》为纯粹的四言诗,《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和《与子俨等疏》以四言为主。亲情主题是《诗经》所开创的,以《凯风》《蓼莪》《常棣》为代表。陶多处引用《诗经》中的词语,如“考槃”、“温恭朝夕”、“特百”及“凯风”等分别出自《卫风·考槃》《商颂·那》《秦风·黄鸟》及《邶风·凯风》。
  再者,陶对儒家思想的吸收,还表现在疏祭文体裁的使用上,这与儒家重视祭典礼俗的传统相关。祭文一般从具体时辰写起,涉及到丧祭之礼。《祭从弟敬远文》写道:“岁在辛亥,月惟仲秋,旬有九日,从弟敬远,卜辰云窆(下棺安葬),永宁后土。”《祭程氏妹文》云:“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少牢之奠,俛俯而酹之。”这些均写礼俗,十分庄重,体现出儒家文化浓重的伦理色彩。李剑锋说:“陶渊明对儒家文化的吸收,其重心,更确切地说是将之化入生命血液的主要不是儒家的政治学说,而是伦理道德学说。他对伦理道德学说的吸收也不是机械的,而是将之改造成为更具自然色彩的人际依恋和终极关怀。”③
   道家思想对陶的影响主要是“自然”观,《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陶本“质性自然”,故才归隐田园,享受天伦之乐。他绝不违心地在官场上应酬,对孩子们的不成才也泰然处之。还有“本真”和“素朴”,陶对自然景物和儿子情态的描写,都体现出他返璞归真的一面。《庄子·渔父》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陶对儿子的慈爱、对母亲的思念都是由衷的,对弟、妹离去的悲哀也是真挚而深沉的,所以诗文才会如此感人。林云铭《古文新义》初编卷四说:“与子一疏,乃陶公毕生实录,全副学问也。穷达寿夭,既一眼觑破,则触处任真,无非天机流行。末以善处兄弟勤勉,亦其至情不容已处。读之惟见真气盘旋纸上,不可作文字观。”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通达天理,视死如归,对生死持旷达态度,受到了庄子“物化”观的影响。《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责子》云“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悲从弟仲德》也说“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他对生命的衰老、子息的不肖,更多地抱有“委运任化”、坦然接受的心态。
   此外,陶诗中也常引用《庄子》词语,如“帝乡”出自《人间世》“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出自《天地》。但陶的人生观在旷远之中有平实,其诗文为人们所喜爱,就在于他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最终将超迈的情怀落实到现实人生。
   以上分析了陶的亲情诗文,可见他并非不识人间烟火之人。相反,亲情不仅带给他无限快慰,而且为其归隐人生找到了支撑点。李泽厚把儒家文化概括为“乐感文化”,《论语今读》指出“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以‘既世间又超世间’的情感为根源、为基础、为实在、为本体。因人的生存意义即在此‘生’的世间关系中,此道德责任之所在,亦人生归依之所在”。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李世萍(197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先秦两汉魏晋文学。
  
  ① 梁启超:《陶渊明》,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② 袁行霈:《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国学研究》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 李剑锋:《陶渊明及其诗文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