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关联理论与文学文本的解读欣赏
作者:郝丽萍
摘 要:本文讨论了认知语用学理论中关联理论所提出的语言关联性、最佳关联和最大关联,通过语言的关联原则探讨文学文本的解读与欣赏,从关联性、语境、最佳关联三个角度指出文学文本的解读具有相对的忠实性,从关联的视角明确文学欣赏的实质就是读者对文学文本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旨在寻求与作者意图的最佳关联。
关联理论是西方近年来影响巨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是法国的丹·斯珀泊(Dan Sperber)和英国的迪尔德丽·威尔逊(Deirdre Wilson 1986)合作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所提出的有关话语认知和话语理解的一种理论,其宗旨是回答有关人类交际本质的哲学问题。关联理论所提出的语言关联性、交际的关联原则,特别是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原则等理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
文学交流属于特殊的人际交流形式,关联理论对文学,特别是对于文学讨论中读者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方式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文学欣赏的实质就是读者对文学文本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旨在寻求与作者意图的最佳关联。该过程涉及到双重推理,包括识别与推理,其间变量的作用至关重要。变量包括字面层次的词汇、语音、语义;非字面层次包括作者和读者两方面,作者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社会文化因素,以及读者的词汇、逻辑和百科知识结构等都可以对理解欣赏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读者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双重推理和变量的调变,寻找到文本交际的最佳关联,与作者达成共鸣。
一、关联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主要看听话人能否利用正确的语境,即讲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来理解话语,达到交际的目的。语境就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语境是一种心理构成,更强调交际双方对于世界或认知环境的预测假设(Sperber & Wilson, 1986a:15)。关联理论认为,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认知环境呈不对称性,其间存在着差异,因此交际者说出话语的行为并不能保证其交际意图的准确传达,也不能保证听话人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准确理解。对最佳关联的搜寻不仅能引导听话人找到交际者所意图的语境,而且还帮助听话人推理出交际者意图的解释和语境效果(即交际者意图传达的真正含义),以便能够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有所改变,给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增添了新的知识,加强或修正其认知环境中已有的知识。关联理论提出了两条关联原则。关联的第一原则或认知原则为:人类认知倾向于有机构成以达到最大关联。关联的第二原则或交际原则为: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Sperber & Wilson 1995:262-270)。其中,前者与认知有关,后者与交际有关。第二原则以第一原则为基础,而第一原则却可预测人们的认知行为,足以对交际产生导向作用。那么,“最大关联性”(most rele-vance)与“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之间有何区别呢?最大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的最大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人类认知往往与最大关联相吻合,因而,交际只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认知效果越大,为进行加工处理而付出的努力越少,关联性就越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交际过程中最佳关联的作用体现在关联原则之中,而关联原则被普遍认为是我们人类心理结构中的一个内在的制约因素。根据这一原则,人们无论何时想要沟通某种思想,总会想当然地以为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听话人具有最佳关联。事实上,寻找最佳关联就是引导听话人不仅要注意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
而且还要寻找说话人希望对方所做的那种理解。
关联原则对于书面语言,特别是文学语言的交际和理解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因为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文本承载着作者想通过文字所传达的对于世界的感悟,而读者要透过文本,解读出作者的真实意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文学中文字的使用有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让作者把自己的思绪化作文字;另一方面让读者把它所承载的作者想传达的信息解读出来。而对于读者来说,关联原则可以帮助读者寻找正确的语境,推理出作者的交际意图,找到适当的对于交际意图的解释和语境效果,从而促进交际。而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读者可以使用各种解读策略,完成对于文本阅读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二、 关联理论与文本解读
解释学语义观认为,文本只是没有意义的文字符号,它们只有在理解中才能重新富有意义,同时理解还能参与文本意义的生成,使文本的意义处于永远开放的不确定之中。如果解释者的视界与文本所包含的视界相互重叠和融合,就能实现对文本的理解。正是由于文学语言的这些特点,以及读者各自推理能力的差异,文学的意义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文本解读同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语言作为动态的系统,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以及相对性,亦此亦彼等性质。易兰提出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毕竟不同于一般的语用现象,应涉及更复杂的推理过程,至少分两步走(双重推理):(1)对于特殊语用手段的识别;(2)在识别基础上的更复杂的推理过程。在达到与作者的最佳关联的过程中,读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包括词汇、逻辑与百科知识结构等,都是重要的影响文本解读欣赏的变量。
1.关联性与解读的相对忠实
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认为,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因此,可以说关联性就是制约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交际的成功与否在于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听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相似。
根据关联理论,文本和解读的核心关系是一种解释性的相似关系(interpretive resemblance)。格特指出解释性相似是一个呈阶梯状,有层次的概念,即从不具有任何共同的明说和暗含到共享全部的明说和暗含。因此,话语解释性相似越近,明说和暗含的共享越大。但是由于不仅原文本和文本解读所共有的明说和暗含数目不同,而且它们所共享的特定明说或暗含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同一文本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解读,即使所有这些不同的解读具有与原作大致相同数目的明说和暗含,这些不同的解读的内容仍会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各个解读共有的特定的明说和暗含可能千差万别。因此,解读的忠实性原则如同解释性相似一样,也是一个呈阶梯状、有层次的概念,即从不忠实到全部忠实。
2.语境与解读的相对忠实
关联性是制约演绎推理的原则,而语境效果是衡量关联性的一个必要条件,二者之间成正比关系,即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然而,语境效果不是衡量关联性的唯一因素,还需要人们在信息处理时付出一定的努力或心理投入。这样处理努力便是衡量关联性的第二个因素,二者之间成反比关系,即在同等条件下所付出的努力越多,关联性就越弱。因此,如果要取得最大的关联,就要用最小的心理投入去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要使交际获得成功,关联原则必须与最佳关联的要求保持一致。然而,这种一致性永远是依赖语境而存在的。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用学认为,要理解话语以及语篇中出现的新信息,听话人/读者必须把它与自己记忆中的已有知识(即背景知识或称旧信息)结合起来,找到其中的关联,这样才能完成理解该话语的任务。既然背景信息是理解新信息的前提(在关联理论中称作语境信息)和基础,那么,读者在解读过程中必须要增添相关的背景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和交际。同一文本由于读者所依赖的语境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这意味着对某一话语的正确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语境,而这种对语境很强的依赖性源自于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推理的本质。由于语境效果是关联理论的必要条件,交际效果成了首要因素,即交际的效度是关联理论的关注焦点,交际的效度成了最大值,而交际的信度只是相关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原因,因为作者所追求的往往只是能够在读者所拥有的语境中具有最佳关联,通常并不考虑其他语境下是否仍会具有最佳关联。而每个读者所拥有的语境是千差万别的,每个读者也只能在自己所拥有的语境中通过推理来寻求最佳的关联,以实现对文本的解读和欣赏。因此,解读的忠实原则往往需要限定适当的听众和读者群,根据具体的情况,解读的忠实原则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应当含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梯,以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