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小说《信使之函》的修辞学解读

作者:姚建新




  第二种用法就是直接使用俗套用语。例如:
  
  温柔的睡莲衣裙翩然,在款步中引一只灵巧的彩蝶与无定的风向做魔幻般的纠缠和情人承诺般的温存。这平和的原野断无半点灵怪的踪迹,淳朴的民风在耳语城随处可见,那种充满脂粉气的传奇早已与变态的公案一同埋进岁月的深处,三三两两的游人在纯洁无瑕的暮色中作着日趋没落的嬉戏。
  
  这些俗丽的文字使得小说含有一种柔靡悱恻的色彩,对女人的描写总是与步态款款、温存、脂粉、纯洁无瑕等等这样的词语脱不了干系,小说里的女性人物也有着此类风格的名字:温柔的睡莲。从孙甘露这篇小说的整体着眼可以看到,他并不是借这样的语言而生成新的语言肌体,使这些早已被不少人诟病的俗套用语焕发生机,而是拿来直接使用,以达到一种具有反讽意味修辞的效果。按照后现代某些作家的文学主张,语言是一个自足的世界,不需要意义,不需要社会、历史甚至人的情感介入。孙甘露显然也是沿着这样的方向进行尝试。
  
  三、似是而非的释义
  
  语言具有交流的性质,对于事物意义的理解,有些是不言自明的,在人从小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过将实物和词语意义相联系的方式,或者迂回解释的方式,使人最终明白词语表达的意义是什么,而这些词语具有基本的意义,就是说脱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这些词语也是能够为人所懂的,这种稳定性保证了交流实施的可能;为了防止个人偏差,常给意义规定明确的定义,这也是词典的主要用途。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即便在词典中,词语也有多重意义,而不是唯一的。这并非仅仅出于词语自身繁殖的功能,同时也是世间万物本性的体现。在《信使之函》中,孙甘露借用了解释意义的方法,但是却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极大的颠覆。
  (一)非等同释义。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在一个语言系统中,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是约定俗成的,并不存在语词与本源之间恒定的意义。作家正是利用了能指的滑动,使所指被延搁,造成文本中语句意义的不确定,也使小说不再具有所谓的终极意义。
  在下面的例段中,括号中的内容显然是对前面语句的解释,但是却并非更加明晰的界定,而是使意义更加模糊了:
  
  在旋律中(在音乐中)……在对日出般升起的请求之中(在对命运的请求之中),在白对黑的驱逐之中(在理想之中),在强烈而独特的扭曲着自己也扭曲着时代的抽象线条之中(在不懈的追求之中)
  
  “在旋律中”后面的释义为“在音乐中”,旋律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旋律并不能等同于音乐,所以这样的解释将词义的范围扩展了一些,但并不是定义。
  同样,以“日出般升起的请求”比喻对希望的渴望,希望是生命的动力,但不是命运的全部,这也是以部分词义指代全体词义;“在强烈而独特的扭曲着自己也扭曲着时代的抽象线条之中(在不懈的追求之中)”,是以追求的负面作用来指代追求的全部涵义。
  上面这段话尽管从总的句法特征上看是介词结构,但是其中包含的主要是偏正词组和动宾词组,具有对情态、事件和细节加以描述的作用。
  (二)描述释义。小说话语的言说方式包括叙述和描写。传统小说的重心放在“故事”上,因而叙述就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在叙述中出现大量的描写。描写的叙述功能在于可以造成图式化的画面感和身临其境的幻觉,使叙述更加生动逼真,弥补单纯叙述造成的单调乏味,以增强虚构故事的可信度。这个特征在《信使之函》这种诗、散文和小说等文体混合的作品中,也更加突出。他借用释义的形式,目的不是解释抽象的概念或者阐明哲理,而是将着重点放在描述具体情境和人物上。例如:
  
  a.在谁叹息之后的空气悸动之中(在对感伤的思索之中)
  b.在对行走的困惑和漫步的悠闲之中(在对日常生活的证伪中)
  c.在浸润泥土的腐烂和泥土散发的芬芳之中(在诱惑和对诱惑的抗拒之中)
  
  这三个例句的重心在前面的描述部分,但与后面的释义部分构成相互补充的关系。a句“在谁叹息之后的空气悸动之中”,描述了一种情境,着眼于外部,而“在对感伤的思索之中”则反映了人物的内心;b句“在对行走的困惑和漫步的悠闲之中”,这是对人此刻动作的描述,而“在对日常生活的证伪中”却突然切换到人的内心思考;c句 “在浸润泥土的腐烂和泥土散发的芬芳之中”,这是具有隐喻意义的语句,而后面“在诱惑和对诱惑的抗拒之中”就是隐喻的本体,两者构成谜面与谜底的关系。
  这种修辞手法有点类似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微暗的火》。这部小说包含了两个文本:一是诗人希德的诗的文本,一是金保特的注释文本。通常来讲,注释部分是对正文部分的解释,是一个从属部分而非独立的文本。但是在《微暗的火》中,两者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主次关系,而是并置的两个部分,互相补充又各自独立,因此,这里所谓的释义其实是一种独特的形式,不是科学的研究文本而是一种语言游戏。孙甘露也在《信使之函》中借用了这种技巧,不过不是文本结构上的,而是词语句式上的。因而,试图从本义和释义中寻找答案只会枉然,而把两个部分合在一起,所获得的却是似是而非的含义,得到的是语言印象而非终极意义。
  以上所分析的内容说明,作者之意不在解释词义,他是借用了释义的形式,扩大他的表现领地, “让各个词在力量的不均及冲突中自主地行动;他们在相互的反射中发光,就像由许多宝石反射出的一条忽隐忽现的光芒一样……”在此,动作与心理,行为与情境,感觉与思维交互融合,形成一种泛滥恣肆的语流和斑驳陆离的画面感。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姚建新,东北财经大学文化传播系教师。
  
  参考文献:
  [1] [法] 吕特•阿莫西等.俗套与套语.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 [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 商务印书馆. 1980.
  [3] 陈洪治.赋.北京出版社. 2004.
  [4] 陈世丹.美国后现代小说艺术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6]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7] 董小英.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8] [法]达维的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
  [9] 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0] 江弱水.南朝文学:颓废的现代性症候. 书城. 2004(9).
  [11] 李宇明.语法研究录.商务印书馆. 2002.
  [12]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 1982.
  [13] 束定芳.现代语义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14] 孙甘露. 访问梦境.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比缓慢更缓慢.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5]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6]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
  [17] 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8] 王汶成.文学语言中介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19] 伍 铁 平.模 糊 语 言 学.上 海 外语 教育 出 版 社.1999.
  [20] 杨仁敬等.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青岛出版社 .2004.
  [21] 张斌主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22] 张大春.小说稗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3]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