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论尤多拉·韦尔蒂短篇小说《慈善访问》的艺术特色
作者:余梅娴
关键词:尤多拉·韦尔蒂 《慈善访问》 绘画 摄影技巧 反讽艺术
尤多拉·韦尔蒂(Eudora Welty 1909-2001)是美国当代极有造诣的女性作家之一,她以短篇小说著称,创作了一系列杰出的作品,如《金苹果》(The Golden Apples,1949)、《绿窗帘》(A Cur-tain of Green, 1941)等,曾两度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并于一九五五与一九七二年先后获威廉·迪·豪威尔斯小说奖与普利策小说奖。韦尔蒂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极有建树,她在绘画与摄影方面也很有成就。她共出版了五部摄影集,其中以密西西比故乡的特写集《一时一地》(One Time, One Place ,1978)与《摄影作品》(Photographs ,1989)最出名。她生前曾两次在纽约举行个人摄影展,辞世后,她的摄影作品在国际上引起视觉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多次推出韦尔蒂视觉艺术展,如最近(2005.9.3-2005.10.30)在美国佐治亚州莫里斯美术馆展出的“激情与观察:尤多拉·韦尔蒂”,展出韦尔蒂在一九三〇年的摄影、绘画、版画作品。韦尔蒂在摄影、绘画和小说上的艺术成就是相辅相成的。正如她在《一个作家的渊源》中所言,“摄影教会了我在关键时刻摁下快门捕捉瞬间,这对我而言是最需要的。”摄影不仅教会韦尔蒂学会捕捉有意义的生活瞬间,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风格。下文将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分析韦尔蒂在《慈善访问》中如何将绘画摄影技巧与反讽艺术巧妙地融入情节处理、人物刻画及故事场景与氛围的渲染中,以表现与深化主题,从而领略韦尔蒂小说艺术的魅力。
一
摄影教会了韦尔蒂学会用照相机捕捉有意义的瞬间,教会了她善于发掘和表现生活中看似寻常却令人深省的细节和场景。不仅如此,韦尔蒂还学会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有意义的生活瞬间,将各个瞬间串联成一个个生活场景,并借助特定的人物和事件去揭示生活的本质,因此她的小说不注重故事情节的编织,而是通过对故事场景的精心选择,通过富有地方特色和人物性格的对话与独白推动故事情节,具有很深的寓意。
《慈善访问》①收集在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绿窗帘》中(又译《绿色帷幔》)。《绿窗帘》的故事背景大都在密西西比州城乡,人物涉及各个社会阶层,但韦尔蒂作品的地域性中却包含着普遍性,她善于通过展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风土人情,通过描写一些普通却又富于戏剧性的日常生活,揭示人生真谛和社会哲理。《慈善访问》讲述一个叫玛丽的女孩为完成营火会(Campfire,美国七至十八岁的少女组织)规定的作业,对某养老院的两个老人进行义务访问,并给养老院送花的经历(根据营火会的规定,送盆花能获二分,给老人读圣经就能得三分),小说展示了养老院老人的生存状况和小姑娘急于逃离的心态,故事的结尾,玛丽如释重负,奔出养老院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一排灌木边拿出事先藏在那里的一只红苹果,她跳上公共汽车对准那只红苹果狠狠地咬了一大口。
《慈善访问》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场景,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好像由一张张角度独特的摄影画面组成。作者先以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以绘画式的手法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俨然一张冬日阳光下的养老院的正面画面,色调以黑白为主,完全借用自然光。伴着小姑娘的脚步,推门踏入养老院,一幅养老院的室内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楼道两侧房门紧闭、地上的地毡破旧隆起,接着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两个老人局促的生活空间——简陋、破旧、潮湿,画面色调以阴暗为主。除场景的渲染外,作者主要通过对话,叙述由对“花”“美”与“不美”的争执而引发的两个老人间的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情节的淡化是韦尔蒂小说艺术的一大特色,《慈善访问》初读起来平淡无奇,再读就越发令人深思。如此简单的情节,却通过反讽与绘画、摄影的艺术手法揭示着深刻的主题,说明无论是设立养老院的社会还是这个小女孩都没能真正领会“慈善”这个词的含义,小说里到处弥漫着自私、麻木不仁、冷酷无情的氛围,展示了工业化给南方社会带来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是对社会上流于形式的慈善行为及工业化社会非人性化的不良倾向(如忽视人际间的感情交流和理解)的批判,揭露了美国慈善机构的伪善。
二
反讽通常被视为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新批评理论家布鲁克斯将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它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就是两极因素的相互对比,于不着痕迹中冷静地呈现事务存在的悖逆状态,从而既凸显作品的主题又形成蕴涵丰富的艺术张力。小说以《慈善访问》为标题,一开始就以一种意蕴悖立的反讽暗示了作品的主题。实际上,在该作品中,《慈善访问》的真实意义与其字面意义是对立的,整个故事的场景及故事中人物的所作所为都是对“慈善”一词的“明显的歪曲”。根据《美国传统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慈善”指“充满仁慈、良好意愿或爱心的行为或情感”(“An act or feeling of benevolence, good will, or affection”),因此读者一看到《慈善访问》这个标题,就会产生一个常识性的预测与美好的期待——一个充满温情的访问,它的色彩是亮丽明快的,它应充满鲜花,充满欢声笑语。小说一开始交代故事的时间与地点,倒确也充满诗情画意——“半晌午时分——那是一个阳光透亮且清冷的早上。在老人院前,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抱着一盆花,从公共汽车上跳了下来。她穿着红色的大衣,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那是那年所有的小女孩都戴的那种,黄色的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阳光虽“清冷”倒也“透亮”,整个画面色彩亮丽,俨然一幅洋溢着生命活力的摄影作品,然而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向读者展示另一幅反差鲜明的以黑白色调为主色的画面——养老院前是一片“黑乎乎的长满尖刺的灌木丛”,“这个城市就以此来装扮点缀养老院”,“养老院的外墙砖洗得发白,在冬日的阳光照射下就像一块冰块”。在读者想象中本应花红柳绿的养老院何以如此灰暗,何以如此寒气逼人。让读者有点突兀与费解。接着的画面更是让读者有些应接不暇,养老院内地上的亚麻油地毡“有的地方松垮,有的地方隆起”,让人感觉走在上面就“好比走在浪尖上”,整个楼道“好像密封的时钟,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读着读着,读者情不自禁地皱起眉头,捏紧鼻子,并为步履蹒跚的老人捏把汗。作者紧接着给读者展示了另一幅潮湿狭小的室内画面——“这个小房间的家具太多太拥挤了。房间里有股湿气——即便是没有铺地毯的地板也觉得潮湿……椅背不牢固,摸上去软塌塌,湿漉漉的……好暗呀!窗帘紧闭着,唯一的门也关着”。室内简陋的陈设——床、洗脸架、摇椅,就让小房间拥挤不堪,不仅如此家具还破旧不堪——松垮的椅子、补丁的破被子,让人在本就清冷的冬日里越发感到寒气逼人,老人房间破旧、潮湿、昏暗、阴冷的氛围,令人窒息,使人有掉头撤离的冲动,也难怪小姑娘会急于离开。至此读者随着画面的灰暗化,情绪由突兀与费解转向了对养老院中孤独无助的老人的同情与对慈善机构的愤怒,借助故事场景的渲染,作者想要传达的是,所谓的“慈善”却是被以慈善机构为代表的工业化社会披在身上的伪善的外衣,以揭示现代社会的老年人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