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谜样的扶桑与盘根错节的历史

作者:金 琼




  当然,这种再现本身其实亦充满矛盾,体现出作者对华人女性移民文化身份的焦虑与困惑。这里所指的“身份”即“叙述者的社会身份和模拟权威”。正如后殖民理论家何米·巴峇所认为的,“本土身份从来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清楚地划个界限,身份认同本身就是各种话语争战的场域”,因而,“他试图摆脱西方/东方或第一世界/第三世界的对立思考模式,对于文化的接触、对抗与转换的分析,提出了‘交织性’、‘含混’、‘番易’等影响当代后殖民文学与批评相当大的概念”(32),并明确指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或是主流社会与移民群体的关系远比一般本质主义本土论者想象的要复杂、甚至含混得多,不是殖民/被殖民者、白人/有色人种、都会/边缘这些个二元对立的能指所能一语道尽的。”(34)在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巴峇对于主流社会与移民群体的关系的观点是非常中肯的,不同文化的接触、对抗与融合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个交织、含混与番易的局域,在这个局域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文化碰撞、冲突、暴力、征服,也必然会同时造成文化心理、文化心态的矛盾与对立。严歌苓的《扶桑》文本便透露了这样的文化信息,作者不止一次地流露出对同一问题的犹疑或模糊的价值判断。
  
  “是的,自相残杀是他们的借口,假象。他们是在集体自杀,从某种角度来领悟。他们死给你看;死是最后一步,这一步都能走得这样从容,心甘情愿,它之前的许多步,如歧视、诋毁、驱赶、殴打,还值得提吗?”
  “这或许是我的错误推断:他们什么也没领悟到,见血见得他们脑子成了个大空桶(35)
  
  对于中国人的炫耀古典的抽象的勇气和义气的集体斗殴,洋人们到底是否理解的问题,就在自我矛盾的价值判断中被消解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与判断显得模棱两可。也许可以将她的这种暧昧的态度归之于叙述者的矛盾身份,这种身份令她无法把握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他者的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能以暧昧不明作为终结(36)。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对克里斯求婚这一行为的判断上。
  克里斯“拿你来成全他对于爱情理想的牺牲。他还想让他的民族和你的民族都看看,他的自我牺牲将成为一座桥,跨于种族的鸿沟之上。也是通过你,他牺牲自己而赎他民族对你犯下的罪恶;那次暴乱中的轮奸够他用一生,不,三生来偿还”,指出扶桑的受难是美国民族的耻辱,克里斯以其一生的守护“来成全他对于爱情理想的牺牲”。
  “可能我又判断错了,克里斯这一刻根本没有想什么牺牲和赎罪。我对于白种人行为的推理常常按中国人的逻辑。”(37)
  在这里作者再次自行消解了她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作者还不无无奈地讲到与白种人丈夫关于豆腐的争执,白人丈夫后来总结他们之间的不同是“我们说YES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YES;不像你们,说YES而意思是NO”。作者无疑认为这种争执是不可能有结果的,因为未必在“YES”与“NO”之间有一个截然的鸿沟,含混的身份使她在判断事物时缺乏一个明晰的态度。
  
  严歌苓作为第五代中国移民的知识女性中的一员,她的智力、道德和情感素质无疑会影响其对小说中人物和事件的态度、立场,她以独到的知识学养、深厚的民族意识、细腻的女性体验观照华人妓女扶桑、中国劳工与第五代移民的生存处境与文化心态,对主流话语进行“拆解”、“除魅化”,努力争取“自我命名”的话语权。可以说,严歌苓的《扶桑》决不是对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华人妓女的忍耐、宽容、无争进行赞颂的作品,它始终以如怨如诉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无可奈何的爱情故事,一次离奇的遭遇、体验与逃亡。
  正因为如此,在扶桑个人辛酸受难的表层故事背后,再现了华人女性、华人劳工作为“他者”形象在美国社会的受难史,这是一个隐喻的文化文本。严歌苓以其《扶桑》对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华人妓女扶桑在美国西部的心酸生活与离奇爱情进行观照,并以女性特有的触觉及感悟挖掘那段沉默与扭曲的历史。在扶桑的背后站立着华人女性、中国劳工和第五代中国移民,透过文本与作者,窥探到的是一个凄美爱情故事背后的沉重幽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作者的矛盾文化身份造成了她既有对自身及历史进行诠释的欲望与热情,又有对文化差异无法弥合、价值认同无法合一的迷惑与焦虑,从而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将多重主体的声音置于文本之中,在含混的话语操作中达到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复杂性的文学呈现。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金琼(1967- ),湖南沅陵人,文学硕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从事欧美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
  
  ①②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20)(24)(25)(26)(27)(28)(29)(32)(35)(37)严歌苓.扶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7月.
  (19)蒋述卓.《在文化的观照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21)邵汉明.《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
  (22)(23)张月.观看与想象——关于形象学和异国形象[J].吕伟民,郭英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C].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30)(31)罗钢.刘向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33)(34)宋素凤.多重主体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36)蒋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矛盾身份[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