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对自我灵魂的审视与拷问

作者:郝福伟




  摘要:《影的告别》是《野草》中写得离奇诡谲、晦涩难懂,又深切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当时的思想和心境的篇什之一。通篇只是“影"的独白,却形象地传达出了鲁迅在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转折关头的困惑和怀疑。作品在超现实的意象中描述了现代人选择的痛苦,这是无路可走,又不得不走的窘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鲁迅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看到了其作品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鲁迅对世界的荒谬、怪诞、阴冷感,对死和生的强烈感受是那样的锐敏和深刻,使得鲁迅在创作上,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被称为“独语"的《野草》是鲁迅这位孤独而坚韧的文学家对现实也是对自己灵魂的深沉的拷问,《野草》中那些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体现了鲁迅全部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具有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人生困境孤独彷徨现代主义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间,鲁迅先生给中国新文苑献上了一束散文奇葩——《野草》,这一丛被称为“独语”的“野草”,以其深湛的思想、奇异的手法、独特的艺术品位,使得中国新文坛上散文诗的创作,在其初创之时,便奇峰突起,至今无人能够超越。而且注家蜂起,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现在,我们对《野草》中写得离奇诡谲、晦涩难懂,又深切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当时的思想和心境的篇什之一《影的告别》,来做一番探析,并借此来看看《野草》的艺术倾向性。
  《影的告别》写于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八日《语丝》周刊第四期,后收入《野草》。 《影的告别》与《野草》中的《墓碣文》《死后》《死火》等篇什一样,写离奇诡谲的梦境,读来晦涩难懂。李何林先生认为,作品“有所隐喻或象征,寄托了作者的深刻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孙玉石先生解释说:“散文诗写的是‘影’向人的‘告别’,实际上是鲁迅向‘影’所代表的消极思想的决裂。”有人在诠释《影的告别》时说,“形”暗示许广平,“影”暗示作者自己。“影”和“形”的关系,显示了鲁迅恋爱中沉重的自卑感。表现了面对汹涌的爱情湍流,作者灵魂里极度的矛盾、痛苦、焦虑和彷徨。那么,《影的告别》究竟表达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意蕴呢?
  《影的告别》中通篇只是“影”的独白,但是可以肯定必是和鲁迅当年的经历、遭遇、思想、情绪有关。我们只有全面了解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和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态,就不难体味诗歌所蕴含的意义。
  我们从社会政治层面和个人情感、心理层面来探析这首散文诗,也许能把握这篇作品的意蕴。
  一九二四年,正是鲁迅在精神上处于第二个寂寞苦闷的时期。“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只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新的战友在那里呢?”《新青年》团体的分裂,标志着“五四”退潮时期的开始。面对依旧“太平”的街市, 昔日一同向旧秩序、旧文学宣战的战友纷纷转向;那些在“五四”高潮中一度热血沸腾, 勇于反抗旧社会、旧礼教的新式青年, 在“五四”退潮后, 却变得消沉、颓唐。作为主张战斗要带“兽性"的革命斗士鲁迅,自然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的寂寞,他不得不发出“新的战友在那里呢”的呼唤!
  而且,在此期间,还有几件事情使得鲁迅的情感受到伤害。一是和他当时任职的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总长章士钊之间的一场官司;一是为回敬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的攻击与诬陷而与之展开的论战;加之鲁迅身体的病弱,家庭内部与二弟周作人的龃龉,都使他的内心感到异常的痛苦和寂寞。“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 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 ‘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飘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希望》)《影的告别》正是诗人寂寞、孤独、彷徨心境的写照。
  《影的告别》的构思想象奇特:一个影子在他的独白里表达了不愿意去“天堂、地狱和未来的黄金世界”的愿望。他除了“黑暗和虚无”,什么也没有。他只能存在于明暗之间,否则便会消亡。他不满于他的存在但又无处可去——“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散文诗以一个叙述的诗节作为开头: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这是“影”向“人”或者他的主人的告别。散文诗的其余部分共五个诗节,都是“影”对正在酣睡的“人”的独白: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那缥缈的“天堂”、恐怖的“地狱”和未来的“黄金世界”都是影子所不愿意去的,也不愿意随“人”同住,如此“不愿意”的结果是,选择了“彷徨于无地”。依照有些研究者的观点,“影子”是作者的替身,或者说是诗人的另一个自我。那么,可以说,这是鲁迅在极度的苦闷、彷徨、矛盾之中心境的写照,鲁迅抓住这样的自然现象,用来象征他的生存困境。他要告别旧我(即文中所写的那个睡着的“人”),摆脱现实中种种的困扰。然而,这又面临着一个多么艰难的抉择: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这是一种多么深切的痛苦,——“梦醒了而无路可走”的痛苦 。“影”不满于自身的存在,不满足于所处的现实,然而,又不知道走向哪里,哪里是自己的栖身之所呢?作者经历了太多的身内的、身外的痛楚,种种的人生经验迫使他重新审视人生的真谛。他面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战友的纷纷离去,孤独彷徨;又处于官场失意,兄弟失和,回到家中相对的又是一个名分上的妻子的尴尬境地。此时的鲁迅又如何能不是徘徊于明暗之间,又无地可去的一只“黑暗和虚空”的“影”呢?作品形象地传达出了鲁迅在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转折关头的困惑和怀疑。这种困惑和怀疑在其后的篇章《希望》《过客》中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这种困惑和怀疑,也正是鲁迅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而力求变更的开端: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影”最终不愿意存在于明暗之间,他决意告别他的主人而独自远行。面对现实,诗人感到茫然。但是,诗人并不沉默,仍奋然而前行。就像“过客”一样,尽管不知道前面究竟是什么,但是,他不愿意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要走下去。甘愿面对黑暗的现实,直面惨淡的人生,哪怕“彷徨于无地”。在这里,表达了诗人勇于自我牺牲、义无反顾地上下求索的坚定信念。这是“孤独的精神的战士”在寂寞孤独与彷徨之中的抉择。《影的告别》在超现实的意象中描述了现代人选择的痛苦,这是无路可走,又不得不走的窘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