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县长清县章丘县





  【大佛头造像】

  在山东历城县佛慧山北。开凿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翌年竣工。依山凿窟,就岩石镌成佛头,高7.8米,宽5.35米。佛头西壁镌明万历间重装题记,东壁雕刻方形密檐塔两座。1923年增修石窟一座,高约9米,中间半圆形拱门上书“大雄宝殿”四字,左右各有小形拱门。

  【大佛寺造像】

  在山东历城县西南青铜山南壁悬崖上。山麓原有大佛寺,已废圮。佛像唐代开凿。通高9.05米,躯于雄伟,法相庄严,身着披肩式长衣,胸前博带左右下垂,衣纹流动,线条简约。左侧有菩萨与供养比丘雕像。菩萨高2。2米,面容丰满,宛如唐代妇女画像。窟前有平台约50平方米,中有石供桌、香炉等物,左右各存古柏三株,虬枝横出,苍翠可爱。

  【龙洞山】

  在山东历城县东南。以山有龙洞得名。又传夏禹曾登山起蛰龙治水,亦名禹登山。山势奇特,危峰壁立,巉岩横出。独秀峰。三秀峰、锦屏岩三峰环列,溪涧幽深,多泉潭瀑布。龙洞在西峰悬崖上,下临深谷。洞口高约8尺,阔4尺,旁镌一联:“真气森歕簿;神功接混茫。”洞门内高爽如殿堂,洞壁有石刻造像,高逾4米。洞东西相通,深里许。洞中深邃幽奥,忽敛忽舒,怪石倒挂,泉出壁隙,相传为龙藏之所,旧时乡人常来祈雨。龙洞下有寿圣院(一名龙洞寺)古刹遗址,摩崖石刻“敕建龙洞院”,传为苏轼所书。院内尚存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封龙洞神敕牒碑。周围山崖有东魏、隋、唐石刻造像,鹫栖岩巅有政和六年(1116年)所建七级报恩塔。东峰锦屏岩层峦迭。。,峥嵘突兀,春日山花灿若绣。“锦屏春晓”为历城八景之首。龙洞东面有佛峪,四山回合,环境幽深,山岩前拱如厦,岩下有隋代般著寺遗迹和精美的摩崖造像。东南危岩孤立,名“灵台”,俗称“钓鱼台”,上有古亭,下临深涧,瀑布数迭,峰回溪转,乱流入林。秋季红叶满山,景色尤奇。

  【四门塔】

  在山东历城县柳埠村青龙山麓神通寺遗址东侧。建塔年代过去根据塔内造像题记认为不晚于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1972年大修时发现塔顶内拱板上刻有“大业七年造”字样,确知今塔为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所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塔身为大块青石砌成,单层方形,高15.04米,每边宽7.4米,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明清以来习称“四门塔”。檐部迭涩挑出五层。塔顶用二十三行石板层层收缩迭筑,成四角攒尖锥形,顶端由露盘、山华、蕉叶、相轮等构成塔刹,形制简朴浑厚。塔室有方形塔心柱,四面各有后人移置的石雕伟像一尊,皆螺髻,结跏跌坐,面相生动,衣纹流畅。佛座上旧有东魏武定二年杨显叔造像记和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尼无畏等造像记,解放前已毁坏散佚,今据原题记拓片重制。塔后有参天古柏,重围合抱,主干上分九枝,称九顶柏。附近重峦迭嶂,幽谷清泉,并有千佛崖、尤虎塔、祖师林、神通寺遗址等佛教遗迹。

  【龙虎塔】

  在山东历城县柳埠村四门塔西北白虎山下。因塔门上雕有龙虎而得名。塔北有信墓塔林,共四十一座,多系宋元时和尚墓葬。龙虎塔始建年代无考,据建筑风格推断,塔基、塔身建于唐,塔顶补建于宋。塔呈方形,高10.8米。石砌三层须弥座塔基,上有覆莲、狮子、伎乐等精致浮雕。塔身由四块长方形石板筑成,每面辟火焰形券门,上部雕龙、虎、佛、菩萨、力士、伎乐、飞天等。室内有方形塔心柱,每面雕佛像一尊。塔顶为砖砌,重檐,檐下双跳华栱承托,顶置覆盆相轮塔刹。此塔建筑华丽优美,在现存唐塔中别具一格,与四门塔的古朴风貌遥相辉映。

  【千佛崖造像】

  在山东历城县柳埠村龙虎塔西白虎山崖壁上。南北长65米,大小窟龛一百多个,佛像二百一十余尊。造像大部成于唐初:宋、元、明各代也有零星刻凿。造像题记共四十三条,其中有纪年的十等,包括唐武德、贞观、显庆、永淳、文明五个年号。较大的石窟五个,佛像均高2.6米左右。造像者多为皇亲、贵族、官吏、僧侣,其中有唐太宗第三女南平公主、驸马渝国公刘元意等人所造像;也有少数为平民所造。刻工精湛洗炼,保存较为完整。

  【涌泉】

  在山东历城县柳埠村四门塔西南白虎山麓。群山环抱,峰峦迭翠,泉从山谷中渗出,汇入净池,然后依山势三迭而下,形如水帘。溪流过处,茂林修竹,蹊径迂回曲折,境极清幽。

  【九顶塔】

  在山东历城县柳埠村灵鹫山九塔寺内。寺已废。塔始建于唐,革层八角,顶有小塔九座,通高13.3米。塔身用水磨砖对缝砌筑,檐部迭涩挑出十六层,檐上又叠涩收进十六层,形成八角平座。平座之上各隅均筑高2.84米的三层叠涩挑檐方形小塔一座,正中筑一同样小塔,约高5.3米,高出八座小塔之上。明人许邦才《九塔寺记》称此塔“一茎上而顶九各出,构缔诡巧,他寺所未经有”。塔南辟有佛室,石雕佛一、僧二。室顶有天花藻井,四壁尚有残存壁画。塔后灵鹫山悬崖上有唐摩崖造像三处,计十七龛五十八像,雕凿精美,具有盛唐风格。

  【华不注山】

  不(音fu),柎的本字,谓此山孤秀如花柎。简称华山,又名金舆山。在山东历城县北部、济南市郊东北。海拔197米,西与鹊山相望。《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齐晋鞌之战,“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郦道元《水经注》形容它“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山阳小清河东流入海,山阴黄河如带,景色雄奇。明清两代在山南麓建有华阳官、泰山行宫、三元宫等道观。元代书画家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即描绘这一带风光。

  【张养浩墓】

  俗称张公坟。在山东历城县北园张庄村东。张养浩(1270—1329),元代文学家,字希盂,济南人,徙家历城,累官监察御史、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卒谥文忠,著有《牧民忠告》、《御史箴》、《归田类稿》、《云庄乐府》等诗文集,对当时的民间疾苦、政治腐败状况有所反映。张墓东临小清河,北为五柳闸,封土高3米,墓前有明清石碑四座,石狮一对。

  【房彦谦墓】

  在山东历城县西采石村东北。房彦谦(547—615)字孝冲,通涉五经、工草隶,曾任北齐齐州刺史、隋监察御史等职。居官勤勉廉正,隋文帝派人考查州县群吏,推房为“天下第一能吏”,墓高5米,直径15米。墓前有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及唐代雕刻的石虎、石羊等。

  【五峰山】

  在山东长清县城东南,为泰山支脉。因有会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一称“迎仙”)五峰而得名。五峰绵亘错列,云绕峰巅,泉出石罅。有仙人台、无影庙、青龙峪、白虎峪、清冷泉、七星泉、迎仙桥、更鸡桥“八景”。金元时山中建洞真观等道观多处。山西石壁上有北魏至隋石刻造像多尊。

  【洞真观】

  一名神虚宫,俗称大庵。在五峰山东侧志仙峰下。金贞祐年间建,元明两代皆有所扩建;明万历时敕命辟山重修,颁道藏全经。观内古柏参天,青翠欲滴。古银杏一株,腰围6.5米,高30米左右,当植于建观之初。古碑碣数十块,以《崔先生像赞》最为珍贵。崔先生真静,金代道入,传在此修炼得道。碑正面画像为沈士元绘,另有元好问、刘祁、杜仁杰像赞各一,书体分箍、篆、隶三种;碑阴为崔真静小传。此碑书、画、刻均佳,后世金石学家多有著录。

  【莲花洞石刻造像】

  在五峰山西峭壁上。凿刻年代约在东魏至隋之间。

  石窟高3米,窟外另砌券门,门额置“天启六年五月圣佛莲花洞”刻石。窟内正壁雕佛一、僧二、菩萨二,四壁及拱门两侧雕小佛二百四十二尊,窟顶藻井雕莲花三十余朵。洞外东石壁雕小佛十余尊。洞内造像题字大半漫漶,尚可辨者右壁有石贵妃及卢义基为亡妻造像等二十余处,还有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北齐乾明元年(公元560年〕造像题名。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在山东长清县孝堂山上。传说为汉代孝子郭巨墓祠。就祠内题记和画像风格判断,建筑年代约为公元一世纪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祠堂全部石筑,室内宽3.8米,进深2.13米,屋顶两面坡的石板刻出脊背、瓦陇、勾头、椽头、连檐等形状,作单檐悬山顶式。墙壁以厚约20厘米的石块砌成。前面正中置八角形石柱,高86厘米,上下端刻成斗形。与后墙间置跨度2.13米的三角石梁,负载屋顶,分祠为两间。祠内石壁和三角石梁上雕刻有精美图画,有内容广泛的神话传说、天文星象、历史故事和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生活的朝会、出行、迎宾、征战、献俘、狩猎、庖厨、百戏等场面,雕刻多为平地线刻法,风格劲利,在汉画像中独具一格。祠内最早的游人题记有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和永康元年(公元167年)两则。西山墙外壁刻有北齐武平元年(公元570年)的《陇东王感孝颂》。此祠自宋赵明诚《金石录》以来累见著录,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

  【灵岩寺】

  在山东长清县东南方山下、泰山西北麓。方山又名玉符山,相传苻秦永兴中竺僧朗来此说法,“猛兽归伏,乱石点头”,故称灵岩。寺兴于北魏,盛于唐宋,最盛时殿阁四十余处,禅房五百多间,僧侣五百亲人,与天台国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同称我国四大丛林。经历代修葺增建,寺院布局恢宏,文物古迹丰富。主要建筑有千佛殿、大雄宝殿、御书阁、钟鼓楼、辟支塔等,还有积翠证明龛、墓塔林、五花殿石柱及唐代李邕撰书《灵岩寺颂碑》、元代日本僧人邵无撰书《息庵禅师道行碑》等唐宋以来碑碣,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寺周群山环抱,深奥幽邃,寺内外的汉柏、摩顶松、朗公石、可公床、一线天、对松桥以及“五步三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都别具情趣。明代学者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千佛殿】

  在灵岩寺内。唐代始建,宋代拓修,现存殿宇为明代建筑,其前檐下柱础仍为庸宋遗物。殿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彩绘斗栱疏朗宏大,出檐深远,柱础古朴。殿中为毗卢遮那、弥勒、药师像。四壁有众多高30厘米的本雕小佛。壁前分列四十尊高101—120厘米的罗汉和高僧祖师彩色泥塑,塑像以现实人物为基础,摆脱了一般佛教造像的固定程式,喜怒哀乐,神态逼真,且无一雷同。梁启超游览至此,叹为“海内第一名塑”,立碑殿前。佛像塑造年代,论者意见不一。据1981—1983年维修查明,大部分为宋代塑造,少数为明代增塑。

  【辟支塔】

  在灵岩寺内。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创建,北宋嘉祐年间重修。塔基为石筑,四周浮雕阴曹地府酷刑场面。塔身砖砌,八角九级,通高约54米。檐下华拱两跳,底部三层没有平座,重檐,三层以上皆单檐。顶冠铁制塔刹,由覆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珠组成,并有铁链八条分别由九层檐上的八尊金刚拽引加固。底层设有塔心柱,有砖砌阶梯可以登塔,五层以上沿塔身外檐旋转上登塔顶。塔身挺拔雄伟,耸立山腰,登临其上,尽览灵岩景物。

  【墓塔林】

  在灵岩寺西。有自唐至清灵岩寺历代住持信的墓塔一百六十七座,其形制多样,造型优美,数量众多,为国内罕见。最早的慧崇塔建于唐天宝年间,为一重檐单层石塔,高5.3米。塔身南面辟券门,东西两侧作假门,门内一人半露作启门状,门上雕有狮头、伎乐、飞天、武士等图像,塔顶出檐两层,以石板叠涩挑出又逐层内收,上置露盘、仰莲、宝珠组成的塔刹,古朴优美。另有志铭古碑八十一通,其中元至正元年(1341年)的《息庵禅师道行碑》,为留学中国二十年的日本正法禅寺住持邵元和尚撰书,碑文洋溢中日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积翠证明龛】

  亦称证明功德龛、方山证盟殿。在山东长清县灵岩寺后方山之巅。唐初开凿,北壁雕塑释迦像,高约5米,形容壮硕生动,体态丰满自然,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东西壁各雕菩萨一尊,雕刻技法与释迦像同。龛内镌有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修方山证明功德记》和唐宋题记多处。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龛外增修方形石室,迭涩出檐一坡水顶,墙垩朱丹,更为壮观,故龛亦俗称红门。龛上绝壁如削,为灵岩胜景之一。

  【方山证盟殿】

  即“积翠证明龛”。

  【城子崖遗址】

  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东北。1928年春发现,1930—1931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面积15.648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大批文物。城子崖系一隆起高地,遗址面积约六、七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内涵丰富,延续时间较长,包括龙山、周至汉等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它是黄河下游地区直接承袭大汶口文化发展起来的古文化之一支,以素面磨光黑陶为主,盛行三足器、圈足器,胎薄如蛋壳的陶杯、鸟首形足的陶鼎及粗颈鬹等为其主要代表性器物,并已有冶铜技术。考古学界已将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尤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