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





  【七十二泉】

  多分布于山东济南市旧城区。济南地下多灰岩溶洞和裂隙,储水丰富,因地势由南向北流动,遇火成岩而洄流,沿地下裂隙出露成泉。计约一百多处。城区内外,清泉澜流,水质洁净甘例,恒温约在18℃上下。有关济南泉水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鲁桓公“会齐侯于泺”,泺,即今的突泉。郦道元《水经注》也有生动的描述。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七十有二,济南“七十二泉”之名遂流传于世。泉水众多,不可胜数,历代诸家所记七十二泉亦不尽相同,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群有的突、满井、金线、老金线、卧牛、黄华(皇华)、柳絮、尚志、漱玉、螺丝、浅井、马跑、洗钵、白云、望水、东高、对康、饮虎、道村、白龙湾、围屏、登州、花墙子、杜康、青龙、混沙、灰池、北漱玉诸名泉及无名泉五处。黑虎泉群有黑虎、玛瑙、白石、九女、琵琶、南珍珠、任泉、溪中、苗家、胤嗣,汇波、对波、金虎诸名泉及无名泉一处。五龙潭泉群有静水、回马、洗心、古温、月牙、北洗钵、东流、悬清、西蜜脂、醴泉、五龙、天镜(江家池)、东蜜脂、■泉、裕宏、官家池、显明池、七十三泉(清代新发现的一个泉)诸名泉及无名泉三处。珍珠泉群有珍珠、溪亭、楚泉、散水、南芙蓉、朱砂、濯缨、太乙、小王府池、腾蛟诸名泉。另有散泉二十余处,人工泉八处。济南泉水,千姿百态,或白浪翻腾,如银花玉蕊:或晶莹温润,如明珠璎珞;或如洪涛倾注,虎啸狮吼;或如细而潇潇,冰弦低语。元代于钦《汇波楼记略》云:“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老残游记》作者刘鹗谓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故济南有“泉城”之名。

  【趵突泉】

  一名瀑流,又名槛泉,宋代始称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西门桥南约0.5公里许。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为古泺水发源地。《春秋》记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会齐侯于泺”,即此。泉自地下溶洞的裂缝中涌出,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势如鼎沸,平均流量每秒1.600公升。郦道元《水经注》有云!“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池略呈方形,面积亩许,周绕石栏,池内清泉三股昼夜喷涌,状如白雪三堆。池水澄碧,游鱼可数。水质清醇甘洌,煮茶最宜,宋曾巩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之句。北有泺源堂,始建于宋,后代重建,堂前抱厦柱上刻有元赵盂頫撰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后院壁上嵌明清以来咏泉石刻若干。南为半壁廊水榭。西南有明代观澜亭,中立“趵突泉”、“观澜”、“第一泉”等明清石碑。池东为来鹤桥,桥东大片散泉亦汇注成池,水上有“望鹤亭”茶厅。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纪念堂在趵突泉东漱玉泉畔。1956年趵突泉及附近名泉古迹已划归一区,辟为趵突泉公园。

  【珍珠泉】

  “七十二泉”之一。在山东济南市泉城路北。泉从地下上涌,状如珠串。泉水汇成水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清王昶《珍珠泉记》云:“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此地历代为官府侵占。明成化间德王建藩邸于此,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建为山东巡抚院衙,后又为军政官署。解放后重加修整,小桥流水,绿柳垂荫,花木扶疏,亭榭幽雅。附近还有濯缨、王府、溪亭等十处名泉,组成珍珠泉群,均流入大明湖。清刘鹗《老残游记》描绘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景色当是这一地区。

  【黑虎泉】

  “七十二泉”之一。在山东济南市黑虎泉西路。题名在金代以前。源出悬崖下洞穴中,泉水经三石虎头喷出,波澜汹涌,水声喧腾。明代晏璧《济南七十二泉》诗:“石磻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附近有琵琶、溪中、九女等名泉十四处,组成黑虎泉群。诸泉参差错落,泉汇成河,河中有泉,别饶佳趣。琵琶泉由水底曲折多孔的巨大石灰岩溶洞涌出,淙淙有声,夜深人静,如琵琶低语。溪中泉涌出河面,围成方池,泉水四面溢出池壁,状如莲花,一名莲花泉。九女泉清澈甘洌,传说月白风清之夜,九仙女相约至此泉沐浴浣纱。泉群附近有假山平台,回廊曲径,夏日绿荫蔽天,鸟语蝉鸣,为游人品茶玩景胜地。

  【五龙潭】

  七十二泉之一。又名灰湾泉。在山东济南市旧城西门外。南距趵突泉约0.5公里。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水深数尺,广约亩许,状若深厚,故名。相传唐代秦琼居此,旧有“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石碑。周围尚有古温泉、月牙泉、悬清泉、醴泉、江家池等泉水二十一处,组成五龙潭泉群,汇入西护城河,北流入小清河。

  【大明湖】

  在山东济南市旧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湖面46.5公顷,出小清河流入渤海。大明湖之名始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城西南有泺水,“北为大明湖”。宋代称“四望湖”。后渐湮塞,半为街市,金代起以今城内湖沿袭大明湖之名。一湖烟水,绿树蔽空,景色佳丽。清人刘凤诰咏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句“沿湖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南为遐园,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玉带河萦绕园中,回廊沿河转折,其间迭石筑山,花木扶疏,浩然亭高踞其上。湖北高台,有元代北极阁,内有至元年间真武帝君塑像,后毁,1983年复原雕制。登阁可尽揽湖光山色。湖东有纪念宋代文学家、齐州知州曾巩的南丰祠。此外。还有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辛稼轩纪念祠、汇波桥、汇波楼等名胜古迹。

  【小沧浪】

  大明湖西北岸亭园。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以修铁公祠之余工建此。面山傍水,绕以长廊,湖水穿渠引入庭中,小沧浪亭踞园中临湖处,三面荷池,境界清幽。登亭四眺,全湖在目;晴明之日,可见十里外的千佛山。清末刘鹗曾在《老残游记》中写到,在这里俯视大明湖、远眺千佛山,“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描绘逼真。园内亭台奇巧,向为文人墨客游宴之所。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楹联,镌刻于园门两侧。长廊西北壁嵌有清代学者和书法家阮元、梁同书等人诗文里迹石刻。其东铁公祠祀明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铁铉。明建文(惠帝)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夺取帝位。铁铉坚守济南,屡挫燕王。后燕王入京,铁铉被擒,不屈死。今祠己废圮。

  【历下亭】

  一称古历亭。在大明湖中小岛上。约建于北魏年间。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诗人杜甫在济南与书法家北海太守李邕相会,留下了《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宋、元、明均有历下亭,但不在今址,己废。今亭建于清代,八角重檐,中悬清乾隆帝书“历下亭”木匾。亭前回廊临水,岸有临湖阁。大门楹联为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书杜甫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亭后名士轩,正厅五间,门前抱柱有郭沫若撰书一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厅内西壁嵌有杜甫、李邕石刻画像,东壁有何绍基书《重修历下亭记》石刻。亭周碧波荡漾,绿柳垂丝,游人至此多系舟登岸小憩。

  【山东省博物馆】

  在山东济南市文化西路103号。前身是山东省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所(1951年成立)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古代文物保管委员会的一部分。1954年成立山东省博物馆筹备处,1955年正式建馆。是解放后最早建立的省级博物馆。1956年完成地志性基本陈列并对外开放。馆内收藏各类自然标本八千多件,革命文物、历史文物十三万件。其中山旺古生物化石以种类繁多、完整清晰驰名中外。原始社会文物有著名的大汶口文化各种代表性器物,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杯,陶质细腻,黑光发亮,胎壁薄如蛋壳,制作精细,造型美观,为国内仅有。银雀山汉墓竹简,有失传一千七百余年的《孙膑兵法》及《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等兵书,《管子》、《晏子》、《墨子》等先秦古籍,还有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历谱,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馆藏商周青铜器、封泥、汉印、汉画像石、古代书画碑帖、善本书等,地方特色浓厚,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馆内展览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有《山东历史陈列》、《古生物化石展览》两个基本内容。

  【千佛山】

  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在山东济南市南郊。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海拔285米,层峦迭嶂,苍秀涵幽。登山有东西两路,盘路各三百级左右,蹊径曲折,松柏夹道,沿途筑有茶厅、半山亭、古坊。自半山北望,可见济南北部卧牛山、华不注山、鹊山、凤凰山、标山、药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九峰峭拔,云烟缭绕。因李贺“遥望齐州九点烟”诗句,有“齐烟九点”坊建于盘路中。山上多巨石,崖峭壁立,佛宇亭台依倚为垣,各据其胜。悬崖下有唐贞观间建的兴国寺,寺内千佛崖有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至唐贞观年间雕造的佛像多尊。崖下极乐、龙泉、黔娄等洞也多石佛造像,东院舜祠塑帝舜及娥皇、女英二妃像。兴国寺上山峦间,有明代修建的一览亭,登临远眺,明湖似镜,黄河如带,泉城风貌,尽收眼底。

  【历山】

  “千佛山”的古称。

  【李清照纪念堂】

  在山东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李清照(1084—约1150)号易安居上,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工诗文,善书画,还协助其夫赵明诚编著《金石录》:尤以词的成就最大,为婉约派之宗。所作词六卷、文集七卷,多己散佚。今传后人辑录的《漱玉词》。传说她的故宅在漱玉泉、柳絮泉附近,常对泉梳妆。清田雯《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云:“跳波溅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门外垂杨树。沙禽一只飞,独向前洲去。”1956年修纪念堂,1980年重建。采取古典形式而用钢筋水泥结构,有正厅、耳房、溪亭、迭翠轩、曲廊等,庭院幽雅,堂内陈列李清照画像、塑像及生平事迹和各种版本的著作。郭沫若题词云:“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另有叶圣陶、臧克家、冯沉君等人诗词、题字、绘画甚多。

  【辛稼轩纪念祠】

  简称稼轩祠。在山东济南市大明湖南岸。1961年建,1980年重修。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曾在家乡参加抗金义军。南渡后历任地方官吏,坚持抗金主张,屡次上书朝廷,竟遭贬谪。词作深沉慷慨,与苏拭并称“苏辛”,为豪放派魁首。著有《稼轩词》及《美芹十论》。《南度录》等。祠为民房式建筑,院落两进,坐北朝南。大门悬陈毅手书“辛稼轩纪念祠”匾。两厢有叶圣陶、邓广铭、臧克家等纪念辛弃疾的诗词墨迹。过腰门两侧均抄手游廊,正厅为卷棚顶式,郭沫若题抱住楹联云:“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厅内陈列辛弃疾画像、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和各种版本的著作。厅后有临湖茶楼和伸入湖中的九曲亭。

  【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

  在山东济南市南郊英雄山西侧。1949年始建,1968年竣工,总面积约39万平方米,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陵园之一。山巅有毛泽东题词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乳白色花岗岩砌成,平面呈长方形,通高34.64米。陵园南部为烈士墓地。著名烈士有王尽美(山东第一个共产党员)、鲁伯峻(山东早期党的负责人之一)、刘谦初(1928—1929)年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等人。济南战役中牺牲的有名烈士七百八十六人,无名烈士七百十六人也安葬于此。园内还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堂,陈列烈士遗物,介绍烈士生平事迹。

  【南大寺】

  在山东济南市札拜寺街。始建于元代,明、清、民国均曾重修。总面积约3.2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札拜殿在高4.2米的台基上,由卷棚、前殿、后殿三部分组成,门面五间,进深十间,前后两殿中间以卷栅相连。屋顶翼角翘起,全为黑瓦,巍峨壮观。后殿门槅窗棂原用阿拉伯文字组成花纹,四周群檐下安群柱,上端加屏风板,饰以朱红油彩,具有阿拉伯的风格。望月楼建在十三级台阶的高台上,长13.5米,宽7.6米,檐高约10米,单檐黑瓦庑殿顶。邦克楼三间,也是单檐黑瓦庑殿顶。还有教长室、教室、影壁墙等建筑。

  【解放阁】

  在山东济南市黑虎泉西路,隔护城河与黑虎泉相望。为纪念济南解放而建。1948年9月24日华东野战军山东乒团突破此段城墙,解放济南。1966年市政建设工程中,有计划地保留了当年作为内城突破口的东南角城墙,并在原址上用浑厚石块砌成高达10米的大型基座,命名为“解放阁”。阁长50米,宽40米,四周围有石栏。镶嵌在半腰的“解放阁”三个金色大字,苍劲有力,为陈毅手书。

  【黄石崖造像】

  在山东济南市东南螺丝顶山主峰西侧黄石崖。因山岩色黄而得名。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至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开凿,随山就形,分布崖壁与天然洞窟内,计残存大小佛龛十九个。佛菩萨等浮雕像八十五尊。佛像高约1.5米,造型庄穆,刀法简朴。配雕飞天,神彩飘逸,栩栩如生。造像题记七则,魏书,苍劲潇洒,工整豪放,具有由篆隶向楷书演变的特点。黄石崖周围群山环抱,峰险崖陡,松涛震荡,鸟鸣谷应,山景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