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俗称小姑山。屹立在安徽宿松县城东南60公里的长江中。一峰独立,故名孤山,圆形如椎髻,旧亦称髻山。为别于鄱阳湖中大孤山,故名小孤山。南岸与彭浪矾(俗称彭郎矾)相对。江流至此,湍激如沸,海潮不得上,元天历中,曾立铁柱于山,曰海门第一关。半山有启秀寺,民称小姑庙,始建于唐,其后有妃有建,寺内供奉小姑像。山顶建有梳妆亭,相传小姑梳妆处。寺四周山中有龙角石、龙耳侗、尤眼石、琼岩滴翠诸景,有弥陀阁、界潮祠、送子塔、先月楼诸古建筑,以及御诗碑和名士题咏石刻诸古迹。寺红墙碧瓦,点缀翠竹绿树中,舟行上下,远望如菡萏出水,近观如芙蓉凌波,有若仙境。
【太白书台】
在安徽宿松县城南1.5公里的南台山。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秋,诗人李白避安史之乱,来宿松养病,住南台山上的南台寺。宿松县令闾邱慕其才,特筑台供其读书。台依山傍水,古木葱茏,向有十里桃源之称。李白在此栖留三月之久。写下《赠邱宿松》、《赠间邱处士》等诗篇。因时代远久,原台已圮。解放后重建。今台高2.2米,周环8米,上竖清同治九年“太白书台”石碑,台周置长石坐凳,供游人小息。附近饯客岭、南台寺、对酌亭等遗迹,仍依稀可辨。
【白崖寨】
在安徽宿松县城东北30公里。自崖山上由块块大石垒成,寨墙高4—5米,险要地段呈双层寨围。有车门四座,周9公里。传为元末吴士杰所建。曾在东峰、西峰、北岭各以为营,间列市肆。以西峰最险,《宿松县志》称其,峰悬一线,峭壁摩天,窄径凌空,飘崖百仞,有灵湫飞瀑,响彻霄汉,峰岫常在云雾中。明末史可法依寨歼敌,曾去西峰营内犒军,于石上镌“最上一乘”四字,又书联云:“听涧底泉声呼天地是歌是哭,看阶前月色间英雄还死还生”。后人立史可法祠于西峰之上,已无存。今寨围、寨门均在。
【佛图寺】
在安徽太湖县城北15公里。传晋天竺高僧佛图澄所建,故名。寺前有两巨石对峙,上覆巨石,镌“天就门”三字,为出入必经之路。寺后有五大巨石,垒成十余米高石塔,立于万丈悬崖之顶,险绝大工。塔丁有生自洞,洞上有八正桥,洞内有一线天,寺左石壁高耸,飞瀑倾注,如银河天落。寺下有“屏风石”,有石刻多处。寺周浓荫密布,是盛夏避暑胜地。
【赵文楷墓】
在安徽太湖县人形山。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安徽太湖人。清嘉庆元年(1796年)状元。嘉庆四年出任琉球工使,谢绝厚赠,《太湖县志》称:“廉洁之声,著于海外,(琉球)举国敬礼,特为立词。”琉球国王向中国皇帝表彰赵文楷的廉洁,并为赵母撰祝寿诗。后任山西雁平兵备道,嘉庆十三年卒于任上。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迁未家乡,与妻合冢,墓前立碑。今墓、碑俱在。
【海会寺】
在安徽太湖县城东15公里的白云山麓。寺殿有宋淮西佥事斡王伦“淮西第三禅刹”题额,可知寺建于宋或宋之前。清代修葺。今存佛殿两幢,字阁轩昂,颇为壮观。这里万壑千岩,白云深锁。寺前临玉带河,背依凤凰峰,寺右有响水崖,仙泉飞练,盘旋湍激,寺外有葱郁挺拔竹林,寺内有苍劲古朴老松。
【司空山】
又名司空原。在安徽岳西县城西约40公里。相传战国时有淳于氏,官司空,曾隐居此,故名。海拔1.227米,与潜山县天柱山遥遥相对。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诗人李白随永王李驎举兵失败后,避居此山,作《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希望脱离尘世的烦恼,过“炼丹保清真”的道家生活。后人建有“太白书堂”,并将诗镌于堂壁。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安抚使张德兴与潜山农民领袖刘源,在此聚兵抗元,建朝天宫殿于石壁之下。今仍存张将军(德兴)洗马池、刀枪洞。太平天国时,陈玉成曾率部在此安营、练兵。古有太白书堂、银河夜月、南岩瀑布、赤壁丹砂、万年古松、二祖禅刹、乌牛古石、洗马春池八景,并有大量题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