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县





  【小汤山温泉】

  在北京昌平县东部小汤山南麓。环境清幽,明代已成为皇家禁苑。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建汤泉行宫,于泉畔凿石为浴池。乾隆初增修浴室,并拓地扩建前后宫,帝后常来此沐浴。咸丰、同治以后日趋荒废,复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的破坏,宫室、器物被毁坏、劫掠。民国初达官贵人在此营造别墅,前宫改为旅馆、浴池,后宫辟为公园,改名汤山别业。解放后改建成小汤山疗养院。

  【巩华城】

  又名沙河城。在北京昌平县沙河镇东。明永乐时曾在此建行宫,正统年间被水冲毁。嘉靖十七年(1538年)世宗诏命修复谒陵行宫,嘉靖十九年以行宫为中心,扩建成巩华城。城方形,南向,边长各2里。城四面有门,皆有石匾。南门内名拱华,外称拱京,东门名镇远。西门名威漠,北门名展思。现城门尚存,行宫及城墙已毁。

  【沟沟崖】

  在北京昌平县西北。主峰高1.670余米,有上崖、中崖、下崖之分。明清时建有瑞峰庵、斗姥宫、娘娘庙、玉虚观等大小庙宇七十二座,今多已不存。相传这里原有飞瀑垂帘、寒泉漾玉、危峰夏雪、古洞春风、南川午月、磴道穿云、松桥隐雾、西寺子钟等八景,其中西寺、松桥等建筑物早已不存。沟沟崖林木繁茂葱茏,清泉长年不绝,山路盘旋曲折,自然环境幽美,是北京郊区以天然景色取胜的游览地之一。

  【明十三陵】

  在北京西北约44公里的昌平县天寿山下的小盆地上。陵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等十三处明代皇帝的陵墓,统称明十三陵。各陵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异外,其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一样。平面均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自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等。各陵原设有“监”,专司祭祀扫陵之事,现仅存德陵监监墙。十三陵以地面建筑宏伟的长陵和已发掘的地下宫殿定陵为最著称。整个陵区原来四周都有陵墙,正门开在南端,蟒山、虎峪嵯峨两侧,好似一龙一虎踞守大门。从明永乐七年(1409年)修建长陵起到清顺治元年(1644年)修建思陵止,二百多年间都被定为禁地,驻有陵卫。

  【石牌坊】

  在十三陵神路最南端。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为汉白玉砌成,面阔五间,六柱十一楼,宽28.86米,坊高14米、夹柱石上雕刻麒麟、狮子、龙和怪兽。云腾浪涌,神态逼真。门上端额枋上雕刻的云纹,给人以柔美飘逸之感。这座晶莹光洁的牌坊是我国现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建筑。

  【石像生】

  在十三陵大碑楼至龙凤门的神路两侧。有石兽二十四座(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四,均二卧二立),石人十二座(武臣、文臣、勋臣各四),为明宣德十年(1435年)整修长陵、献陵时雕造。均用整块巨石琢成。

  【棂星门】

  俗称龙凤门。在十三陵石像群以北的神路上。是一座汉白玉石牌坊。门南向,三门并排,其间联以红色短垣,柱头的云板和异兽,构成门上的装饰,结构奇特。三门额枋中央,都有一颗石琢火珠,故又称火焰牌坊。

  【长陵】

  在天寿山主峰下。是明成祖朱棣和他皇后的陵寝,为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建成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整个陵园用围墙环绕,分为三个院落,包括陵门、神库、神厨、碑亭、法恩门、祾恩殿、棂星门、宝城、明楼等(现部分建筑已不存)。宝城砖砌,圆形,直径约340米,周长1公里多,上有垛口,形似城堡。内为高大的封上,封土下面就是地宫的位置。宝城南面中央有门,可沿磴道上达明楼。楼呈方形,四面辟券门,中贯十字形穹窿式天花。顶为黄筒瓦重檐歇山式,檐下榜额书“长陵”二字。楼正中有碑一座,额篆书“大明”二字,碑身刻“成祖文皇帝之陵”。除陵园本身外,还有东西二坟,东坟在德陵馒头山南,西坟在定陵西北,坟内分别埋葬十六个为朱棣殉葬的宫妃,因其坟形如深井,故名东井、西井。

  【祾恩殿】

  在长陵第二进院落内。即享殿,是祭陵时行祭祀典礼的处所。明嘉靖年始定此名,意谓感恩受福。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黄瓦红墙,重檐庞殿顶,坐落在绕以汉白玉护栏的高约3米的三层石台基上。面积1.956平方米。殿内有三十二根金丝楠木明柱,最大的直径1.17米、高14.3米。梁、柱、檩、椽、斗拱等构件,也用楠木制作。历时虽有五百余年,仍牢固如初。这样宏伟的楠木建筑物,在我国已绝无仅有。

  【永陵】

  在长陵东南阳翠岭下。是刚世宗朱厚熜和他三个皇后的陵寝。

  其规模不及长陵,但构造精美细致。陵为三进院落,享殿七间,两庑配殿各九间。明楼保存较完整,为十三陵之冠。墙垛用花斑石砌造,斗栱、飞椽、檐椽、额枋都为石雕,宝城垛口和两侧通道也用石砌。清初学者王源曾赞其“玓。。磷磷烂烂,冰镜莹洁,纤尘不留,长陵莫逮”。享殿现已不存,唯残基上留下一块陛石,上雕龙凤,剔透玲珑,栩栩如生,是明代宫殿雕石的杰作。

  【定陵】

  在长陵西南大峪山下。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朱翊钧和他两个皇后(孝端、孝靖〕的陵寝。万历十一年(1583年)朱翊钩趁祭陵之便,带领文武官员、术士、钦天监等在天寿山亲自选定陵址,确定建陵规制。次年动工,历时六年,役使军匠、工匠达三万余人。主要建筑有陵门、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宝顶和地下官殿。除明楼、宝顶外,其余建筑屡遭破坏。法恩殿原面阔七间,清兵入关后被毁,乾隆五十年(1785年)修缮,改为五间,民国初年又遭火焚,仅存遗址。明楼为黄琉璃筒瓦重檐歇山顶,檐下榜额书“定陵”二字。四角及合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枋、椽、斗栱也用石雕。加饰彩画,坚实美观。明楼内的石碑,额篆书“大明”二字,碑身刻“神宗显皇帝之陵”。两侧的宝城,为一圆形城墙,长约750米,砖砌。垛口仿永陵用花斑石垒砌,清时已毁。陵院内外,原建有宰牲亭、神库、神厨、朝房、神马房、神宫监等。地宫位于明楼的正后部,是陵墓的主要部分。1956年5月进行发掘,出上大量珍贵文物,揭开了地下宫殿之谜,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地下富殿】

  在定陵明楼的正后部,距墓顶27米。总面积1.195平方米,全部拱券式石结构,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联成。前、中殿为长方形甬道,后殿横在顶端。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券门,其檐、椽、枋、脊、吻兽均为汉白玉雕成,檐下有空白石榜。券门下是两扇洁白的汉白玉门,高3.3米,宽1.8米,重约4吨。门扇上均横以青铜铸成的长方形大梁(称管扇),宽84厘米,厚30厘米,重约10吨。石门制作工整细致,设计科学合理。门内有顶门用的“自来石”,通高1.6米,两端刻莲瓣。前、中殿长58米,宽6米,高7.2米,全用“金砖”(大型方砖)铺地。中殿是陈设祭器的殿堂,内置帝、后的三个汉白玉石宝座及点长明灯用的青花云龙大瓷缸和黄琉璃五供。左右配殿为石拱券无梁建筑,长26米,宽6米,高7.1米,中有汉白王垒起的棺床,棺床上面用“金砖”铺砌,中间有长方形孔穴,内填黄土,称“金井”。后殿为地宫中最大的殿,长30.1米,宽9.1米,高9.5米,地面用磨光花斑石■砌,棺床中央放置朱翊钩和孝端、孝靖两后的棺椁,三具棺椁周围放有玉料、梅瓶及装满随葬器物的红漆木箱。

  【居庸关】

  在北京昌平县境,距市中心50余公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两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中有长达18.5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居庸关之名,取“徙居庸徒”之意。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三国时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辽、金、元、明、清各代均称居庸关。这里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峦间花木郁茂葱笼,犹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清乾隆帝所书“居庸叠翠”石碑,原立于关城东南方,现碑已不存,仅余座基。

  【居庸关云台】

  在北京昌平县居庸关关城内。为一过街塔基座。元至正五年(1345年)建。在台上原有三座喇嘛塔,称过街塔。塔在元末明初时先后被毁,明正统四年(1439年)在台上重修寺院,名泰安寺。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焚毁。台用汉白玉石砌成,高9.5米,下基东西长26.84米,南北长17.57米。台顶四周安设石护栏及排水石雕龙首。台座中间南北向开一券门,券洞为五边折角形拱券,可通车马,券门及券洞内雕有迦楼罗(金翅鸟)、大象、猛龙、大蟒神、卷叶花等;券洞内两壁刻四大天王,壁间有用梵、藏、八思巴、维吾尔、汉、西夏六种文字题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券顶上正面雕有曼陀罗纹饰五攒,两侧斜面雕坐佛十尊,十佛之间遍雕小佛(千佛);券洞边上雕饰各种花草图案,是现存稀有而精致的元代雕刻艺术杰作。

  【银山宝塔】

  在北京昌平县东北银山南麓古延寿寺遗址上。有金、元两代砖塔七座,人称银山宝塔,是“昌平八景”之一。其中五座为金代墓塔,两座为元代墓塔。有六角和八角两种,砖结构密檐式。塔身向上逐层微有收刹,外廓秀丽挺拔,细部砖雕,手法精细。是研究当时佛教艺术和砖石建筑的珍贵实物。

  【朝宗桥】

  俗名沙河桥。在北京昌平县沙河镇北,横跨北沙河。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建,为京师通往明陵间的大型石桥。全长130米,宽13米,七孔,实心板护栏,形制古朴。桥北有万历四年(1576年)镌刻的“大明朝宗桥”石碑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