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耐性十足,行动果断(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明朝的李贽,从小家境贫寒,青年时代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立志著书时已54岁了。他的名著《焚书》和《藏书》竟然是在60岁之后才完成的。
近代画坛巨匠齐白石30岁才开始学画,后来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
他们3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器晚成”。如果他们不够耐心,显然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具备充沛的精力外,还有一件事很重要———抓住时机,果断行动。如果你能学会在时机来临之前识别它,在时机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那些曾经遭遇失败的人,面对残酷的现实总是一味地沮丧,却不曾意识到:虽然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最终却总是归于失败,其原因就是自己在恰当的时机没有果断地采取行动。
普通犬类的攻击一般是咬对方的腹部和腿,而藏獒的格斗捕杀特点则是:猛扑上去,用嘴和利牙直接封喉,封喉后就死咬住不松口,直到对方毙命。藏獒养精蓄锐,屏息以待,把握时机,果断出击,终有一刻,它的激情和体能会全面爆发,支撑自己那勇猛的一击。
20世纪70年代,西藏边防工团的一位副团长就曾亲眼看见一只大藏獒在两分钟之内将一匹战马的喉管咬断。
果断是成大事者成功的资本,是一种良好的做事心态。果断要以果敢为基础,要求人们当机立断,迅速地做出决定并且执行决定。果断的人能适时地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并且彻底地执行这一决定,在行动上没有任何不必要的踌躇和疑虑。
遇到困难时,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果断行动,就能有效地克服不必要的犹豫和顾虑,勇往直前。有的人面对困难,左顾右盼,顾虑重重,看起来思虑全面,实际上渺无头绪,不但分散了同困难做斗争的精力,更重要的是销蚀了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在这种情况下,果断则表现为沿着明确的思想轨道,摆脱对立动机的冲突,破除犹豫和顾虑,坚定地采纳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拟定的克服困难的方法,并立即行动起来同困难进行斗争,以取得最大效果。当情况发生突变时,果断使我们能够很快地分析形势,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对计划、方法、策略等做出正确的调整,使其能迅速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常言道:“事业成败在于人。”这句话被日本三洋公司总经理井植薰视为座右铭。三洋公司起步虽然较晚,但在他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并很快与本田、索尼等几家大公司齐名。三洋公司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靠的就是人才!
井植薰造就人才的方法不仅仅是培养,他还很重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他认为,只有当人动脑筋干活时,才是真正地在劳动。
一次,三洋公司所属的一家子公司的经理对他说:“不知怎么搞的,公司老不赚钱,您能否看看是什么原因?”
井植薰听后,指着零部件问陪同自己一起参观的经理说:“这种零部件,是花多少钱买来的?”
“这个……我不知道,这得问采购员。”经理回答。
“是吗?你不知道?既然如此,让采购员当经理怎么样?这样就会赚钱了。”井植薰说。
还有一次,井植薰到一家分厂了解亏损的原因。他和分厂的厂长进行了这样一番对话:
“原料是不是买贵了?”
“不是。”
“是工作不认真吗?”
“大家都在全心全意地工作,不用加班。”
“售价是不是太便宜了?”
“也并非如此,我们的产品定价在市场上也算高的。”
井植薰心里明白了,如果这3个基本条件都具备,工厂就不可能亏损,而现在工厂确实亏损了,说明厂长根本不了解工厂的情况。于是,他对厂长说:“这样还赚不到钱的话,只好撤你的职了。”
井植薰认为,公司业务不振更换经理,工厂经营不善更换厂长,是铁的原则。更换领导人并不意味着是葬送他们。人各有其所能与不能,将其从不适合的岗位调到适合的岗位上,这对他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一名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称职,而企业管理者又不能及时地将其撤换、裁减或者调到他能胜任的岗位上去,那么,长此以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企业管理者需要用铁的手腕,把那些干不好的员工“清理”掉。
面对突然变故,有些人手足无措,而那些伟大的人物却镇定自若,他们都是果断决策的高手,审时度势后,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些优柔寡断者,简直就无可救药。他们不敢决定任何事情,因为他们不知道决定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是吉是凶。有些人能力不小,人格也好,但因为优柔寡断,他们的一生都给糟蹋了。
一份针对2500名事业失败者的调查报告显示,他们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该出手时不出手”几乎高居所有失败原因的榜首。
另一份针对数百名成功企业家的调查报告显示,他们每个人都有迅速下定决心的个性,该出手时就出手。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