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9节 兵家的斗争手法和能耐(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因敌制胜,求之于势
孙子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应当“因敌而制胜”。所以真正有经验、有能耐的将帅,非常善于顺时应变、因地制宜、权衡大局、因势利导,从不墨守陈规、死抠教条。像赵括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带兵指挥打仗,只能传为千古笑柄。
在实际的作战中,理想的随机应变和用势之策应当考虑下面几点:
(1)组织好自己的队伍。队伍的编制要严密,指挥要统一,但在关键时刻又要授权部下,随机处置,灵活作战。孙子要求军队成为“实”的团体,步调整齐,军纪严明,遇乱不乱,遇敌不散,这样兵势才能操在统帅手里。
(2)鼓足士气。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见士气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必须想方设法笼络人心,鼓舞士气,使士兵“可以为之生,可以为之死”。为了达到鼓舞士气的目的,将帅们不妨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楚汉相争之际,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一战”,就是典型的激励士气的方法。兵书云,“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便是这个道理。然而三国时,那个志大才疏的蜀将马谡,在街亭要地也运用了这一军事指导方针,屯兵山顶绝地,而且还振振有词,谓之“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结果自绝粮道,兵败如山倒。这些经验和教训,既生动也深刻。
(3)杂于利害。因敌制胜,应当考虑正反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决断,以免失之偏颇,反为敌人所迷惑。孙子说:“先知迂直之计者胜”,也就是说,要能从迂中见直,直中见迂,不利中见利,利中见不利,并且善于化弊为利。
攻守兼备,争取主动
打仗跟下棋是一个道理,都要争取主动。无论是下象棋还是围棋,先手往往会占有一定优势,因此在两军较量的时候,抢占先机格外重要。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就是要求人们牢牢把握先发优势。
然而中国人在斗争中崇尚争先的同时,也主张攻守转化;也就是说,既讲究先发制人、先声夺人,又讲究后发制人、以柔克刚。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智慧,很多西方人却不曾有这样的观念。因为中国人很讲究以退为进,很善于迂回出击,杀回马枪更是拿手好戏。三国时关羽诛文丑,徐晃破关平,用的就是回马枪,俗称“拖刀计”。而在两军对垒时,更不会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往往通过预先示弱以诱敌深入,然后再出其不意地后发制人。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晋军就故意在楚军面前退避三舍,引得楚军大肆轻率冒进,最终在城濮受到晋军主力的攻击,大败而归。晋楚城濮之战,就是典型的后发制人的战例。
往往在敌强我弱的时候,采取这种作战方式最为有效。例如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游击战,就是后发制人、出其不意争取主动的经典。“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方针,处处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看似隐忍退让,却无时无刻不在争取着主动。其实不仅仅是军事斗争,我们在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都能看到这种战术的影子。哪怕是在绿茵场上,当弱旅碰到强队时,不就常常祭起“防守反击”的法宝吗?
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
只要战端一开,就意味着破坏,动辄生灵涂炭,遍地焦土。这绝不是战争的目的。因此对明智的军事统帅而言,“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如何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在尽量减少流血牺牲的情况下征服敌人,才是战争中“善之善者也”。
其实在战争中大量地杀伤敌人,恐怕并非好事,毕竟“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战争是残酷的,其结果往往两败俱伤。杜甫的诗中说,“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如果在还未出征之时就能使敌人臣服,或者能迫使敌人全师归降,那无疑是战争最理想的结果,比全歼敌人的意义大得多。但是如何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这就需要运用威慑的力量,采取“攻心之战”。心理战的主要作用,在于动摇敌人的决心,瓦解敌人的斗志。当然首先要有实力作后盾,要具有足够的威慑力,而浩大的宣传攻势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当年诸葛亮出师南征,平定南蛮王孟获,就是用的典型的攻心之战。出征前,他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指导方针,并没有简单地把孟获部众荡平了事,而是争取收服孟获的心,使他能心悦诚服。因此诸葛亮不惜七擒七纵,最终使得孟获诚心归降,再无反志。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攻心战”也随处可见。首先,管理者要笼络住下属的心,通过种种激励手段,使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做到人尽其力、人尽其才,共同把企业治理好。此外,很多企业为了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不惜花大价钱大作广告,其实也是重要的“攻心”措施,其目的在于赢得消费者的心,同时打压竞争对手。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