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搜集有意义的信息
决策不仅是做出决定而已,在这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资料搜集和评估工作,事后更要进行检讨,才能真正累积经验,提高日后决策的成功机会。
在开始搜集资料之前,必须先评估自己有哪些信息是知道的,有哪些是不知道的或是不清楚的,才能确定自己要找什么样的资料。信息不是愈多愈好。有时候过多的信息只会造成困扰,并不能提高决策的成功机会。因此,信息的挑选必须依据信息对于决策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相对重要性,判断哪些信息是需要的,哪些可以忽略。
◎考虑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个阶段最常听到的抱怨就是:“想不出好的解决方法。”事实上,不是想不出来,只是因为考虑得太多,觉得什么都不可行。但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大家相互脑力激荡,提出各种想法,不要考虑后续可行性的问题。请记住:点子愈多愈好;不要做出任何的价值判断;愈是突发奇想的点子愈好。
所有的想法都提出来之后,找出比较有可能执行的,然后针对每一个想法再详细讨论使其更为完整,并试着将不同的想法整合成更好、更完整的方案,最后筛选出数个选择方案。
◎仔细评量筛选出的选择方案
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是什么?可能造成的正反面结果是什么?这些选择方案是否符合你设定的预期目标?首先你必须依据先前所搜集到的客观数据作为评量的依据,同时评估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与人力采取这项选择方案。
除了理性的思考外,个人主观的感受也很重要。反复思索每一个选项,想想未来可能的结果,你对这些结果有什么感受。有些你可能觉得是对的,有些可能感觉不太对劲。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做了这个决定,最好的结果会是什么?最坏的结果又会是什么?”再仔细想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让自己感觉“不对劲”的方案,或是消除自己负面的情绪感受。某些方案如果确定不可行或是超出本身的能力范围之外,可先行剔除,再开始讨论其余的方案。
也有某些时候,“有总比没有好”,你不得不选择一个可接受的方案,而不是继续寻找更好的方案。例如紧急时刻,你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随机调整方向,否则便错失了良机。
◎拟定行动计划,确实执行
一旦做出了决定,就要下定决心确实执行,不要再想着先前遭到否决的方案,既然之前都已确实做好评估,就应专注在后续的执行方面。
你必须拟定一套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有哪些人应该知道这项决策?应采取哪些行动?什么人负责哪些行动?还有该如何应付可能遭遇的困难?
◎执行后不忘检讨成效
这一个步骤实际上也是反馈的步骤。我们通常很少再回过头来重新检视先前决策的成效如何,因此无法积累宝贵的经验。“事后的评估不应只是书面的报告。”杜拉克曾说过这样的话。报告不能完全呈现出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实情,有些细节必须要亲身经历或是聆听参与者的主观意见,才有可能观察得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