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迈向亚洲(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路易·施维茨后来坦言,若是卡洛斯·戈恩拒绝前往日本,他便要终止该计划。
施维茨的立场非常明确,他后来也说:“我心目中只有一个人选能够做这项工作。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去日本,我就不签约。”我跟他说我明白,不过这项决定不仅仅牵涉到我个人,也关系到我的家庭。我有妻子还有四个小孩,他们才刚从美国回来不到两年,现在又要他们离开法国,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就工作考量而言,我完全乐意接受这项决定,因为我知道在雷诺汽车里,再没有其他人比我更合适负责这项工作。这样说绝不是自大,在内心深处,我早有感觉,自己正是为此而加入雷诺汽车的,之前的工作经历也正是为此刻而做的准备,这再明显不过了,但我仍然得说服丽塔。而结果十分令人满意,她非常明白这是一次难得的挑战。和大部分的女性一样,她凭直觉对我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我确信你绝对能成功,你的视野只会更加开阔,这真的是作梦也想不到的好机会。”从一开始,她就非常客观地分析,还说:“这将是很大的挑战,不过人生难得遇见这样的机会,说什么也要赌一次。”反而是我心里的感觉比较不踏实,因为我们才刚刚买了房子,并大肆整修了一番;才刚搬进去住了不到三个月,就宣布要举家前往日本,这总是令人有点难以接受。
对路易·施维茨而言,作出他生涯中最沉重决定的一刻,终于到来了。
在日产这件案子上,最主要还是看路易·施维茨的决定。老实说,即使雷诺的董事会里头有反对的声音,也改变不了什么。有没有一致通过决议,那都是次要的,因为并没有举行投票或股东财务会议,只是让大家就几个选项各自表达看法,最后则由施维茨综合大家的看法,然后做决定:“就选日产。”而且我们全体都很明白他在那个情况下所做出来的反应代表什么意义,他毫不犹豫,结盟的决定就是由他来做。风险,他一肩扛起。他听取了其他人的意见,也听我的意见,后来采纳了我的意见。但是,他才是做出决策的人。
剩下的任务就是获得雷诺的大股东——法国政府——的首肯,其时法国政府还持有雷诺百分之四十四的股权。财政部高层方面(法国在公营企业或部分民营企业里所投入的资金都由该部调度)对此案十分有兴趣,当时的财政部主委尚·乐米埃(Jean Lemiere)后来便向飞利浦·耶斯(本书作者之一)坦言道:‘我们认为这是一项重大的胜利。一家小小的法国企业竟能钓上日本第二大车厂,这实在让人觉得新鲜。’不过,最后还是要由总理乔斯班决定,而路易·施维茨能与政府首长办公室直接沟通也对此事有极大助益。这位全民股东投下了赞成票,并且继续留在幕后。这其实也是从前次在与沃尔沃汽车合并过程中,因过度干预而导致欲速则不达的后果所得到的教训。
随后,事情的进展演变得极为迅速。1998年12月22日,雷诺与日产先签定了一份“贸易备忘录”,从此展开一段为期三个月的“妥善保管义务条约期”,双方共同记账,一同讨论财务与组织架构。但尽管已经进行到这个阶段,双方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因此义一持续和福特及克莱斯勒洽谈,尤以后者为甚,一直到克莱斯勒确定退出后,雷诺总算在三月中时确认这件案子。
就在路易·施维茨与义一于3月27日在日产设于东京经团联会馆的总部共同向国际媒体宣布结盟的消息时,外界的反应从错愕到充满敌意均有,中间掺杂了程度不一的揶揄及嘲讽。所有日本记者及其美国同业均苦思到底雷诺在打什么如意算盘,有一家纽约的报纸打出了以下标题:“法国车厂大失血”。而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里,雷诺几乎没有任何亏损,只有1996年例外,而讽刺的是,日产正好只有该年出现盈余。雷诺的资产并非富裕,远远比不上克莱斯勒,但是雷诺没有负债,然而整个合并事件的演变在外界看来,就好像新娘子从白马王子的手中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男子给抢走了。
我很清楚其中所冒的风险,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努力,但是我也很清楚,这是雷诺汽车必须把握的机会,即使没有人能保证一定成功。当然,雷诺此举有一定的风险,而且就过往的经验来看,大家总是会先评估风险。不过,就此机会而言,不管是对雷诺也好,或是对于个人前途也好,都值得冒这个险。有一天,路易·施维茨问我成功的几率有多少。我回答他说:“各占一半。”那时双方正在签约。我反问:“你觉得呢?”他没有说出百分比,只是告诉我:“要是我知道你认为只有一半的成功几率,我就不会同意结盟,我不会拿雷诺去下只有一半几率的赌局。”他的看法比我乐观。
而雷诺在世界汽车工业里的同行,则普遍抱着看好戏的心态。他们一般认为:这群法国佬疯了。即使在法国,平常大家总是抱持乐观的态度,但是对于这件合并案却也是冷淡以对。说话一向百无禁忌,同时却也对其日本竞争对手知之甚深的标致-雪铁龙集团前任老板贾克·卡维(Jacques Calvet)便解释说道:“我绝不会做出这样的决策,因为存在着太多不便及财务风险。此外这两家公司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更重要的是,让两支文化完全不同的工作团队在一个屋檐下运作实在是太大的挑战。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借着强调文化差异,贾克·卡维确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主要挑战:让两种不同文化、身分、人格特质的工作团队共同生活及工作。
每个人都说克莱斯勒错过了好机会,不过就算是他们得到合并的机会,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能运作成功。跨文化的经营管理谁也说不准。
即使在雷诺内部,当时也没有太多人认识或欣赏戈恩,其原因似乎十分显而易见。一向有话直说的鲍勃·鲁兹便在1999年指出,日产合并案就像是把辛苦存在银行里的五十亿美元,全部扔进大海里;两年后,当日产公布其营业报告时,有记者再次以这段话询问他的看法时,根据《汽车周刊》(Automotive News)的转述,鲁兹的回答如下:“我当时并没有考虑到卡洛斯·戈恩。”
我很能体会这样的恭维,因为这件案子确实很特殊。世事就是如此,总有人会在适当的时刻出现,接下适合的工作,并完成某些被不同背景或特质的人视为不可能成功的事。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