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56节 报海无边,回头没岸(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秋子
原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崔恩卿,在阔别报业4年后,做了一张叫做《北京娱乐信报》的掌门人。
是由于他任北京青年报社长的历史,才让人更加关注这张信报,还是由于这张信报独特的运作方式,使人重新想起他任北京青年报社长的历史?从信报问世的第一天起,他和这张报纸,就聚焦在业界的视线里。
这张32开日报,由白手起家,一年后拥有了5000万元的资产,并在竞争无比激烈的北京报刊市场上,获得了30万份的份额。
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崔恩卿写下了一首小诗:“跋涉新闻路,九天云鹤渡。随缘寻胜境,妙在有无处。”
我从这首诗中,不仅读出了他的人生,还有信报崛起的奥秘。
第二次从地下室走出
他是在离开北京青年报一年多后的1998年4月,被分配到北京市又联的,任党组副书记兼老舍文艺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老舍文艺基金会是为了老舍文学奖的评选而在1988年成立,文联领导希望他把基金会的活动搞起来,他毅然接受了使命。当此时,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和中国佛教协会协商,准备将云居寺的石经回藏地下,又让他做下云居寺石经回藏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他果然不负众望。1999年2月3日,在老舍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市领导对社会宣布了设立并推出老舍文学奖的消息。到1999年9月,云居寺石经回藏委员会又完成了石经回藏的首期工作。
北京市文联党组新一任书记吕浩材到任,说:“老崔要回来全力抓文联的工作”。于是,把石经回藏的后续工作交给了云居寺,他回到了市文联。除了老舍文艺基金会的工作,另外让他分管北京文艺中心工程和市文联所属的一报三刊,即戏剧电影报、东方少年、北京纪事和北京文学。
在文联党组会上,崔恩卿提出了“文联的文化产业”这个命题。
他说:文联的报刊是文联的重要财富而不是负担。它们可以发展,可以做出规模,可以既带来社会效益也带来经济效益,从而成为文联的文化产业。但是它们需要改造。
他提出了从改造戏剧电影报入手,文联党组同意了他的观点和提议。他走进戏剧电影报报社。报社在文联宿舍地下室的一个3居室单元房里,有100多平方米面积。他告诉编辑和记者文联党组的决定:改戏剧电影报为北京娱乐信报。因为他兼着戏剧电影报的社长,他也就成了北京娱乐信报的社长。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给这张报纸定性和定位:一张北京地区的以娱乐为特点的综合性实用新闻纸,这就给了广告市场一个明确的目标,以便这张报能够尽快地依靠自身的“造血”和经营立足干报业之林。
他一点儿没有因骂要在地下室重操旧业而失落。北京青年报就是从地下室走出来的,他也—定可以带着北京娱乐信报从地下室走出来。果然,2000年10月9日,北京娱乐信报出创刊号时,报社的地址已迁到和平门全聚德集团的6楼,那是整整的—层楼。
在险象迭生中按计划推进
信报的启动资金是690万元人民币,而且是在信报创刊半年后才完全到位。其中,姜昆主办的鲲鹏网投入300万元,老舍基金会投入90万元,另外的300万元是信报自身的资产和信报职工的股份。
号召信报职工入股时,崔思卿带头拿出了钱。但他的钱不算入股,而算风险抵押,他提出:3年为期,到时信报如果继续亏损,这钱就算泡汤,由自己承担损失。信报如果有了盈利,他可以将本金拿回。文联党组讨论这件事时,说这不大合适。3年后如果信报有了盈利,你这钱按照银行存款该给利息还给利息。而按常规,办这样一张综合性日报,启动资金至少需要5000万元。
崔恩卿横下一条心: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信报创刊一个月时,就遭遇到一次危机。
网上一直流传着关于信报真的或假的消息,还有耸人听闻的分析。萑恩卿不看这些,可信报的员工们看。报社传言四起,人心浮动。以至,在一个晚上,报社的几个业务骨干关起门来,议论起这张报纸未卜的前途。
在另一个晚上,崔恩卿和信报总编,请报社几个主要部室的部主任吃饭,特意选择了报社附近一个比较高档的饭店。请这餐饭的主要目的,是想挽留两位从某大报来的“腕儿”,顺便也和大家谈谈报社的情况。也许是因为报社当时的气氛使然吧,有的部主任把这当成了社领导的“摊牌晚宴”。
到了时间,只来了一个半人。喝茶,聊天,再等。等来的是电话:耽误在路上,来不了了。
崔恩卿没有显露半点愠怒或沮丧,席间他依然谈笑风生。他不隐讳报社面临的困难,却坚信会有光明的前途。
执意要走的终究没能留住。在全社大会上,崔恩卿给大家讲了多年前香港影星周润发主演的一个电影《老板的故事》:
20世纪初期,一位老板经过殊死拼杀,有了实力和名望,建了一座山寨,起名“和平饭店”。那些曾经有过江湖恩怨的人住进这个山寨,就可以不再遭到仇家的追杀。但是有一天,这位老板多年前的仇家带了大队人马来向他复仇,把山寨团团围住。山寨里的人为了逃命,纷纷准备往外冲。这时这位老板站出来,对大家说:“不要出去,我能够护卫你们。请你们相信我……”
当年,在北京青年报经历艰难时,他也对北京青年报人讲过这个故事。
当年的北京青年报人和今天的信报人,从这个故事中听到的都是:请你们相信报社,相信老崔。
果然,留在“山寨”中的信报人,和报社一道安然度过了起步关。信报,从创刊时的周三刊,在2001年4月9日,按计划发展成周五刊;又在2001年的9月,按计划发展成为日报。
社会对这个事实似乎难以置信。北京电视台、中国经营报和新闻在线的记者来采访崔恩卿,都提出了信报是怎样运作的问题。
崔恩卿坦然承认:信报是在唱“空城计”。他说:“690万元,实际上不够一个月的运作,但信报坚持下来了。报社的发展,是在按计划推进;员工的收入,是在按计划分配。”
兄弟媒体的记者们仍然穷追不舍:那么信报的资金问题,到底怎么解决的?崔恩卿回答:“有5条途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和造纸厂、印刷厂精诚合作。我们可以先出报,纸费和印刷费3个月以后还,甚至年底还。其余4条,”他的脸上现出了诙谐,甚至带一点调皮的笑容:“请允许我暂时保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