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中国价格”(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总裁的交替总伴随着公司业绩的起伏。2005年初,韩国人边京勋就任LG中国营销总裁,职位仅次于LG中国区总裁孙晋邦。这个性情温和、学究气十足的韩国人有着“铁腕”的称号,他的中国使命是将LG中国市场的策略由增长为导向转变为以盈利为导向,并实现中国市场的盈利。而他的前任,韩国人姜升求在两年的任期内并未改变中国市场的赤字局面。
这是一家在中国市场经营超过10年的跨国公司。在第一任总裁卢庸岳上任的10年中,这家公司以“做中国人喜欢的中国企业”为口号,实现了每年超过50%的高速增长。它的产品从家用电器到化妆品和化工原材料,“中国LG”的品牌形象家喻户晓。不仅如此,凭借中韩毗邻的优势,LG从最初将中国作为出口加工基地,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LG全球第二大的产品市场,占到LG全球销售额的20%,在LG的全球布局中,中国市场集采购、生产、销售、研发于一身。
然而,该公司在2004年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未经证实的说法是中国市场亏损抵消了其全球市场接近一半的盈利。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刚刚接手一年的LG中国区总裁孙晋邦坦言2004是“风雨飘摇”的一年,“国内企业出口退税率降低对出口的影响将持续,而欧盟、美国等市场仍将不断提高非关税壁垒。此外,全球范围内石油和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将对中国家电出口不利”。事实上,欧盟针对LG空调反倾销的调查仍在进行中。
不仅是市场环境的恶化,更大的威胁来自品牌低端化,这家被视为“洋品牌中最低端”的韩国公司,正面临增量不增利润、高端产品卖不出高价,甚至与中国的竞争对手恶性低价竞争的窘境中。在LG的产品结构中,中低档产品基本占一半左右,虽然赢得了市场份额,但是仍然无法摆脱巨额的亏损,而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低利润转变成了巨大的亏损负担。但是接踵而来的问题是,本土竞争对手如格兰仕的价格血拼,大规模的商场促销模糊了品牌价值,“我们是在赔本赚吆喝。”LG的一位销售经理称。
转型的背后是跨国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重新定义。在过去的20年间,跨国公司将中国市场和全球经济紧紧咬合在一起,来自瑞银(UB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的调查报告显示,在1993~2003年,在中国大陆的外国投资的平均回报率是10.4%,而仅通用中国公司一家在2003年就赚了4.37亿美元,而大众2003年接近2/3的利润是由中国市场提供。
但好运看来转瞬而逝。不久前,通用和大众两大汽车公司的在华业务主管离职,理由很简单,业绩下滑太快。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与前一年度相比,中国业务2004年的利润缩减一半以上,至2.22亿欧元(合2.87亿美元)。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从4年前的50%下降到11%。在2005年前两个月,大众在中国的销售下滑了近70%,但大众汽车的管理人员将这一结果归咎于统计原因,称公司第一季度的降幅将接近1/3。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本月早些时候预测,2005年大众在中国业绩大幅下滑,将出现4.11亿欧元亏损,导致高盛将其母公司的每股收益估值调降1/4。
13亿人口的巨大消费能量看起来只是在逐步释放。如同当年的家电市场一样,经历过连续两年爆炸性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现在又开起了倒车。仅仅生产“中国价格”的产品已经不够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对除了价格便宜再无特色的“老三样”说不。而更大的威胁在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和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正在挑战“中国价格”的优势。
面对蜂拥而至的本土竞争对手,跨国公司必须拿出新的玩法。为了不被淘汰,跨国公司开始迅速调整其市场策略,更高的技术含金量、更快的反应速度、更明晰的品牌定位。LG的新目标是实现有利润的增长50%;索尼爱立信半年内推出了超过50款手机,缩短产品周期,提高上市速度,降低产品价格;而更多的公司开始在价值管理上做起文章,作为全球普及型医疗产品的生产制造基地,GE医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另一方面,更多的公司开始利用高价值的配套服务,树立其高端品牌形象,西门子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连续推出了配有LCD显示屏、洗衣干衣二合一的两款与全球同步的新品上市。
2005年年初,大中、苏宁的销售人员将高高挂起的特价机招牌一一拆下,取而代之的是LG最新款的智能及数码产品,“限量发售特价机,绝不搞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这是边京勋在内部会议上强调最多的内容。
转 型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2004年,这家公司在中国的销售与出口收入达到1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50%。然而,这并不是一个令总部满意的答卷。“LG中国的目标是要实现有利润的增长。”2005年年初,LG总裁金双秀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称。继三星之后,LG在欧美市场再次刮起韩国旋风,在数码、CDMA手机等业务上大放异彩,全球盈利,而未经证实的说法是中国市场亏损接近6亿美元。
长期以来,LG凭借“中国价格”的优势占领市场,“相同的质量、更低的价格”让这家韩国公司左右逢源。与其他跨国公司相比,这家公司具有采购优势:IT部的南京工厂超过90%以上的零配件在中国采购;而在天津的空调生产基地,有超过60家的供应商聚集在LG天津工厂的周围。与本土企业相比,这家公司的人员工资与中国企业相差无几。
另一方面,这家公司长期利用巨大的出口来弥补国内销售的亏损。在LG空调的天津生产基地,每年300万台空调的产能中有超过200万台直接用于出口。而如果从出厂价格来看,同等型号的一台空调出口的价格相当于国内的4~5倍,而在LG惠州的显示器生产基地,有超过95%用于出口。
然而,如果看看竞争对手在2004年的窘境,LG的困境与对手相差无几。俞尧昌曾经为格兰仕算过一笔“灾年”账,过去中国家电业的平均利润是3%左右,但2004年,出口退税从17%降到13%,抢了格兰仕4个亿;钢材价格平均上涨了18%,抢了格兰仕9个亿;运输改革后费用上涨了1个亿,还有不断增加的人工成本,国美、苏宁扩张后导致的格兰仕经营成本增加,以及石油电力价格的上涨,“我们每卖一台微波炉可能只有0.05%利润。”俞尧昌说。事实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出口退税以及欧盟的反倾销,都是LG长期依赖优势的“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