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六节 V型思维法(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认识到事物和问题,不仅有以前所认定的那些价值,而且还有其他价值。
20世纪70年代,由于蛋糕预调配方和冷藏蛋糕的出现,使得发酵粉的地位一落千丈,生产斧头牌发酵粉有100多年历史的丘吉与怀特公司也由此陷入崩溃的边缘。
这时,一个叫大卫斯的人的出现,使公司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大卫斯进入公司担任行销经理后,对发酵粉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认为就现状而言,发酵粉的销售日趋萎缩是无法避免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发掘发酵粉的新用途。
发酵粉的学名叫碳酸钠,也称小苏打。经过深入研究,大卫斯发现发酵粉除了可以烘制蛋糕外,放入冰箱可以除异味,倒入马桶能够去掉恶臭。
于是,针对发酵粉的新用途,大卫斯制作了一系列的电视广告。广告推出后,引起了消费者极大的兴趣,美国各地经销商的订货电话蜂拥而至,甚至出现缺货的情况。
在这里,发酵粉原来的价值只是发酵。所以,当它在原来应用得最为广泛的领域出现问题的时候,按常规思维去理解,看来就只能逐步淘汰了。
但是,用新的眼光去寻找,却发现这一看来需要淘汰的产品的身上,还有另外一种特点,其价值比原来更大。
这一来,原来的产品不仅不需要淘汰,反倒要更好利用了。
三、“而且……更是……”思维
V型思维又是一种“而且……更是……”思维。
“而且……更是……”是一个递进关系的表达,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件东西或一件事情,它不仅有这样一种解释或价值,而且还有另一种解释或价值,且另一解释或价值,比原来的解释或价值更为重要。
这也是V型思维的一种体现。
我在做记者时,听到一个故事,受到很大的启示:美国《纽约时报》有一名年轻的记者,刚去报社上班,主编派他去采访一名著名女演员在美国的首场演出,这是个大新闻。他就兴冲冲地去了。
结果,当他赶到现场的时候,却看到门口竖着一个大牌子:演出因故取消。他抱怨一会儿,就回家睡觉去了!
第二天,回到报社,编辑部主任怒气冲冲地将一叠其他单位的报纸摔在他的面前:所有的头版头条全是该女演员自杀的新闻。编辑部主任教训他:“像这样著名的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最大的新闻。记住:以后你的鼻子,不要再被感冒堵塞了!”
这个记者的思路是常规模式:采访演出——演出取消——不需采访。而实际上,应有的态度是:著名演员首场演出是新闻;演出被取消,更是新闻;尤其是当挖掘其没演出的原因是自杀,就更是新闻了。
四、“形止实进”思维
V型思维还是是一种形止实进思维。
某项研究或工作进展到一定程度,本认为是有一个较大的进步,但事实证明:在自己所设想的地方没有这种进步。
然而这不要紧,因为在原有的地方又有新的值得重视的现象,拓展它,说不定比自己原来所设想要进步,价值更大。
美国柯宁格玻璃公司的工程师斯特基博士,有一次在烧炼一炉玻璃时,将炉子的温度升得过高,没有达到原有的要求,看来只能报废了。
垂头丧气的斯特基博士,亲自把这些玻璃扔掉。但是在扔下之后,他意外地看到,它们竟然都没有被摔碎。
这一反常的现象,立即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他将这些玻璃带回去加以研究后发现,这些玻璃已经结晶化,强硬如铁,能随温度的高低迅速变化。显然它们已不再是一般的玻璃,而是一种人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新型玻璃。
于是,他对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这种玻璃后来被命为“耐热玻璃”,成为制造火箭箭头部分最理想的材料。
物理学家费米,为了研究原子的结构,试用中子去轰击原子“铀”,按他的说法,意外地得到了另一种铀元素——“超铀元素”。
几年后,法国两位科学家用化学方法检验费米的实验,结果发现,用中子轰击原子“铀”,只能得到早已有了的元素“钡”。也就是说,实际上费米的实验并没有得出什么新的元素,只不过把“铀”原子分裂成为大致相等的两半罢了。
但是,检验费米的实验,他们出人意外地发现:“钡”的重量只有“铀”的一半。这一结果,在物理学上导致了一个新的学说的建立:“铀”原子核受到中子轰击后,不是“衰变”,而是“分裂”。于是,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核裂变”理论就这样问世了。
费米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感到难堪,继而又感到惊喜。他随即回到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实验室,通过实验再次核实了法国那两位科学家所阐明的见解,并又提出了一整套“链式反应”的基本理论。
后来,震惊世界的原子弹,也就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
原来认为有重大突破的地方并没有突破,但一个看似并不重要的新现象,由于费米的敏锐性和开拓性,又导致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革命性发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