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洋为中用 以夷制夷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逐鹿中原,有的放矢。
船大照样可调头
1987年,经过了10年发展的“长实系”实力大增,李嘉诚坐拥“长实”基地战舰,又有了“和黄”和“港灯”两艘超级航母。“长实系”已经跻身香港大集团的前列,实力雄厚,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1988年,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四人联合成立新财团,实力空前:李嘉诚代表的是“长实系”集团;郑裕彤,香港珠宝大王;李兆基,恒基兆业的掌舵人;而荣智健不仅是中信泰富的掌门人,还是香港中信的第一把手、中资的代表。
新财团专门负责收购香港地产老大——“置地”。置地是怡和的“爱女”,当然舍不得卖,要卖也得选户好人家。九龙仓已经被包玉刚强行霸购,如果“置地”重蹈覆辙,被“不良婆家”强占,怡和将在香港颜面尽失,英资在香港亦难以抬头。如此形势,怡和心里自然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两大资本的对垒中,怡和要保住基业,维护自己的地位;而华资除了垂涎“置地”在香港的物业,特别是黄金地段的物业外,还有一个目的——要在市场上彻底战胜已久占香港资本市场的英资,夺得领导地位,重振华商资本。
然而,外界所期待的一场生死决战并没有上演,最后的结果是以李嘉诚为代表的新财团撤出了对“置地”的收购。华文报纸口中的“一场不成功的收购”,在某些英文报纸中则成了“华商滑铁卢”。如此重要的商战,战略已出,新财团为什么不肯决一死战呢?
除了怡和采取强有力的回购策略,进一步巩固对“置地”的控股权以外,新财团意识到,怡和不会轻易放弃“置地”,要收购“置地”涉及的现金数额巨大,收购的成本过高,风险也很大。虽然,购得置地,挫败怡和,对整个华人商界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但是站在经济的角度看,商战不是民族战争,不可以为了鼓舞民族志气而不惜代价。
企业决策不能意气用事,当现实出现与战略不一致的时候,也只能大船掉头,绕过阻碍,才能继续前进。如果誓要消除阻碍,固守战略,很可能就会上演商海“铁达尼号”的悲剧。
战略调整,“长实系”舰队得以保持实力,乘风破浪。如果当初强行收购“置地”,“长实系”舰队可能就会因此耗油过多而无法远行。
一个成功的枪手,收枪不该比出枪慢。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大脑中枢。没有了人才,企业就等于被判了脑死亡。想要大脑有足够的细胞,就要吸纳各种人才,最好再设立“后备大脑”。大象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存活,关键是大象的脑里容纳了多种思想,使它们能在人类与自然界中找到平衡。
洋为中用,以夷制夷
很多华人企业都不怎么重用洋人。除了在一些合资企业,或者外资在中国的子公司里才会有洋人;而一些企业就算委任洋人,也只是停留在技术领域,对于掌握企业命脉的管理层,特别是高级管理层都避开洋人,更别说是公司的第一把手——总经理、总裁之类的了。总之,由于历史以及民族情结的缘故,华人商圈里都对洋人比较“忌讳”。
“长实系”发展到拥有“和黄”、“港灯”和“长建”等集团后,业务发展已经遍及世界各地,业务结构也从“长实”的塑胶花以及房地产发展到货柜码头、石油、电讯、零售百货等等,自然,在文化、科技、民俗、政治等方面也跨越了单一的华人世界。
1984年,李嘉诚通过和黄收购了Davenham公司,该公司的主人马世民是一个英国人,被李嘉诚委任为和黄的第二把手——董事行政总裁。几乎把一个企业的命脉交给一个外国人,这在当时的华人企业里是难以想象的。
李嘉诚没有拿自己的生意开玩笑,也没有拿股东的钱打水漂。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和黄”,本来就是由英资创办的,许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不少的国际关系;还有,“和黄”的发展壮大必须要国际化,香港的空间太小,“走出去”对一个英国人来说怎么也比华人好办。
李嘉诚这样做是根据需要作出的应变,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讨好外国人。事实证明李嘉诚是对的,马世民上任后就辅助李嘉诚成功地收购了英资背景的港灯集团。如果李嘉诚固守着“非华勿用”的教条,那么“长实系”舰队可能就与一头行动迟缓的大象无异了。
对洋人委以重任,发挥其优势,就可以超越华人自身的局限性,使企业实现自我超越,朝更高的层次发展。走国际化之路,需要企业开放思想,容纳更多的具有不同优势的人才,这样才能使“大象”具有全方位的思想,肢体才能灵活。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