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适时变成就大象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978年,李嘉诚基地战舰“长实”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完成了从“塑胶花”生产企业向房地产企业的过渡。“长实”那时已经在地产界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在郊区的物业也初具规模。但是,当时的“长实”在地产界还是新手,难成气候。
成为地产界举足轻重的角色是“长实”的战略目标。收购,是当时业界惯用的扩张捷径,李嘉诚看准了方向,也抄起了收购的大刀。
“长实”大刀挥向了英资洋行的“怡和系”控制的九龙仓,选择这样一个对手作为自己发展壮大的垫脚石,除了勇气之外,“长实”更需要的是自信和耐力。而同时向九龙仓拔剑的还有海派财团的“船王”包玉刚。
九龙仓要么成为两家收购铁蹄下的游魂,要么绝地重生,命运不再由它(九龙仓)左右。
虽然,这只是企业间的收购行为,但实质上却是英资与华资的较量,作为当时香港的统治力量,英资方是不会让华资轻易收购成功的。一旦九龙仓被以李嘉诚为首的“长实”或者以包玉刚为首的“海派”财团的华资收购,英资财团就难以在香港立足,而且,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英资产业落入如日中天的华资手中。因此,“怡和”誓保九龙仓,是一场于公于私都要血战到底的战役。
李嘉诚知道,“长实”要发展,收购是必然的策略。但是,“长实”的资本相对“怡和”或者包玉刚都显得单薄,即使啃下了九龙仓,也势必元气大伤,消化不良也是一种浪费。
在包玉刚剑指九龙仓之前,“长实”已经通过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悄悄地从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票中买下了2000万股。“怡和”还蒙在鼓里的时候,“长实”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掌握了九龙仓18%的股票,与“怡和”旗鼓相当。
怡和拼死捍卫九龙仓,包玉刚又与汇丰银行交往甚深。在汇丰银行的“大班”沈弼出面请李嘉诚放弃九龙仓、成全包玉刚的时候,李嘉诚毅然退出。
制定的策略执行到一半就放弃,这是现代企业被认为没有战略思想的体现。李嘉诚的做法是否有违企业发展战略?一个项目不能够随便启动,需要科学的论证;同时,一个项目也不能随意终结,需要市场的考证。企业是一个系统,牵一发则动全身。
在当时“怡和”还不知情的情况下,“长实”已经获得了18%的股权,要继续接收九龙仓的股票也未尝不可,而且成功系数很大。一旦掌控九龙仓,“长实”就可以实现第一步跨越。
如果从企业的某个部分或者某个时间段来看,拼下九龙仓,“长实”将实现长足发展。但是拼下九龙仓后,“长实”的元气必定有所损伤,同时更与这三巨头结下“梁子”:“怡和”骨肉被抢,必然有怨气;到口的肥肉飞了,包玉刚心生怨忿也理所当然;堂堂一家汇丰银行也不能让你“长实”给几分薄面,以后还怎么在金融界混下去?
“长实”最后选择了退出。虽然这非“长实”所愿,但换一个角度看,只要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策略是可以按需调整的。大企业的发展应该是有策略、有步骤的,也该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大将风范,但是,大企业更需要的是立足实际、高瞻远瞩,对内外系统进行周密的思考,随需应变。一旦一个仅在短期适用于局部范围却不符合总体的长期需要的计划被坚持,那将会是企业永远的痛。
“长实”的退出,只是绕了一条稍微好走的路,战略目标还是没变。此举一石三鸟:避开了与“怡和”的贴身肉搏,不至于两败俱伤;向包玉刚出售2000万股的九龙仓股票,不但获得好几千万港元的利润,还赚了包玉刚一个人情;与汇丰银行攀上了交情,为“长实”日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特别是在收购独立英资洋行“和记黄埔”以及后来的华人商行重建的时候。经此一役,三家赫赫有名的机构对李嘉诚都刮目相看,“长实”也因此有了更好的发展际遇。
策略的改变,让“长实”名利双收。不久之后,它真正上演了一出“以小吃大”的好戏,将独立的英资洋行“和记黄埔”收入麾下,大大增强了“长实”的名气和实力,让华人圈内人人摩拳擦掌,让华人资本蓄势而发,更让华资吐气扬眉。从此,“长实”名声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