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抓住机遇的钥匙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观念与创造之间,在情感与回应之间落下阴影——生命很悠长。
——艾略特
《人才学》告诉我们一个问题:人的成功有60%是才能,40%是机遇。这种分析中不中,还待商量。但“成功”的光谱里,确实有几种“光波”,一是努力,二是才能,三是机遇。
男人不都想“成功”吗?
搞艺术的,但愿不要像“叶公”,真龙下凡时,正是机遇;搞政治的,公开应聘什么“正处”或“副厅级”公务员,机遇要的是“本事”;搞学问的,新加坡大学招聘古汉语教授,除了《训诂学》之外,还要英语。搞经济的,西部开发或重振东北都是机遇,但愿你的“对接仓”已经准备好。
青年人最爱说“爱你没商量”,这话含有霸气与匪气。但“机遇与你没商量”,说的却是你的才气与底气。
三级跳远
——“卖胆”的时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刚刚打开“窗户”看世界的时候,在“计划经济”环境中生活已习惯了的人们,还没回过神来想一想的时候,其实,“机遇”已经到来。
一些胆子特别大,几乎处于“社会边缘”的群落开始了他们的“冒险旅行”。倒不是他们特别具有“真知灼见”,而是一种求生本能驱使他们勇往直前。除此之外,他(她)可确实是真正的“无产者”。
他们敢贷款。
对于今天的人们,贷款可能像去百货公司买东西一样简单。然而在二十多年前,这可称为“吃螃蟹”的行为。人们想的不是“捞一把”,而是还不起贷款怎么办?善良的中国人,借钱就想到还钱,难道这还不算“良民”吗?
而“卖胆族”想得十分的流氓味,还不起贷款,坐牢我去,总还够不着杀头的份儿。
在国家贷款的支持下,做生意者有之,跑运输者有之,弄修理店者有之,挖煤矿者有之。几年下来,这些人真的“发”啦!
他们敢于“投机倒把”。
利用当时物资价格双轨制的机遇,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去搞水泥、弄钢材、搞白糖、倒烟酒等;东手拿来西手卖,投机倒把一回,着实让这些人捞了一把。
他们敢于“卖空买空”。
找几个姐儿哥儿,弄一个公司,“打点”一下官员,搞上一个建筑工程,以修“猪圈”与“牛棚”的手艺加之敢吃“螃蟹”的胆略,堂而皇之成了财大气粗的房地产企业家了。
当年的“机遇”确实被“卖胆”者抓住了。等到“信守规矩”的良民回过神来的时候,机遇已经过去,好运从不回头。
历史也跟“卖胆者”开了一个玩笑。
“始作俑者”的他们,大多没有市场眼光,或者说,小学的文化底子使他们应验了一句俗话,“穷得富不得,富了了不得”。他们中一些人在重新拾回做人体面的时候,日嫖夜赌,挥霍无度;在他们拿钱买回“尊严”的时候,往往在“摆阔”中使家产耗竭。“机遇”又使他们回到一贫如洗的起点,历史再一次显示了它的公正。
——“卖力”的时代
当价格双轨制废除以后,当时遍地都是建筑公司、工贸公司、饮食公司,厕所里都会碰上七八个总经理。当工农兵学一起涌向商海时,生意也就越来越难了。于是,又重新唤起人们做“良民”的愿望。
一些起早贪黑、诚信经营的人,换回了“上帝”的回报:
长途贩运、合理差价的“马帮”,利用地域差价,汗水当然会感动了上帝。
凭一身绝艺,除了飞机、大炮不能修而什么都可以修的“能工巧匠”,在修理行业中创造了奇迹。在中国还没富裕到什么都“弃旧图新”时,修理业的好运就降临了。
弄得一手好莱,喂猪的玉米也能做出24种糕点的大师,他们成了“清宫御厨”的某代传人,以汗水和浮肿的眼睛,终于办起了“杏花村”的连锁店,香遍江南,亮遍江北,也红遍京城和边塞了。
历史从来不跟诚实者开玩笑。
虽然,“卖力者”没有大富大贵的命,但也可算上小康,可以说“衣食无忧”了。他们懂得:一夜“暴富”的神话,只有在“阿里巴巴”的故事里才有“芝麻开门”的黄金梦。
——“卖脑”时代
当知识已成为资本,知识可以像金钱一样投资的时候,“有学问”的文化人,终于等来了他们的时代。
一个比尔·盖茨的名字,比美国总统还具有魅力,他成了智慧和财富的偶像。
一个东方“神话”:印度的信息技术兴起仅短短几年,而印度软件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从1996年至今,仅在解决“千年虫”的这一绝招上,印度的IT业就有30亿美元的进账。
印度已建立了七个国家级、两个省级的科技园区,专业人才已达320万。其中,印裔美国人30万。2000年总产值高达800亿美元。印度从拉吉夫·甘地的时代起,中央政府真把计算机当成一回事。国家领导人喜欢别人戏称为“计算机总理”。难怪比尔·盖茨惊呼:“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不是欧洲,而是印度”。
中国知识分子是幸运的。
2000年5月31日,中国首位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在深圳上市,按每股13元计,持有“隆平高科”250万股的5%股份的“水稻杂交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教授,其净资产将达到3245万元人民币。
作为中国“知识分子首富”的张延壁教授,1996年他以“知识投资”红桃k集团,占集团股份10%。短短四年间,红桃K集团资产几乎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武汉大学生物系的张教授的个人资产已达1.3亿元人民币。
袁隆平是幸运的,张延壁是幸运的。他们时逢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可以兑换为资本,有资本才会拥有对企业的管理权。
历史是公正的。每一群社会成员都可以获得一次机遇:“卖胆”者、“卖力”者、“卖脑”者都找到了各自的人生位置。
发现“好望角”
人类要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如果老跟在马拉松的大队伍后边,最多算得上一个忠诚“追星族”。
长跑者都知道取胜的绝招是“超越马拉松人墙”。越不过“人墙”的长跑者,即使你有过人的本领,到头来也会被压在马拉松“人墙”的后边。
重新发现“好望角”。
——学会“发现”
上帝说,“机遇”的相貌永远是平凡的,大风也起于青萍之末,“机遇”只是有备而来者的船票。“树上掉苹果”的事再平凡不过,牛顿抓住它,发明了“牛顿第二定律”。
机遇藏在平凡之中。“梅花鹿奔跑”再平凡不过了,马俊仁悟到了仿生学,他研究了奔跑的力度和角度之后,发明了“马氏训练法”。
所以,西方哲人才说:“不是世界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学会“创造”
没有“创造”的世界是平庸的世界;没有“创造”的生活是无为的生活。没有风浪的人生没有色彩,没有炽热的燃烧就不叫太阳。
鸟类,因为飞翔才得以生存;海豹,因为游泳才得以觅食。深海的鲨鱼与浅海的海豚,因为潜水的深度而划分了各自的生存空间。
人类生存的本领是劳动。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价值,劳动创造了“机遇”。
如果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永远守在家园里,那么,他们的国家绝对没有今天的繁荣,也绝不会发现非洲的“好望角”和拉丁美州肥沃的土地。
如果爱迪生不发明电灯,瓦特不发明蒸汽机,那么,我们人类将会在黑暗中徘徊。
所谓重新发现“好望角”,就是肯定人生的价值取向:鼓励人们去发现机遇,去创造未来。
/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