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绩效考核与职工奖惩(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2.经济处罚的数量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如每月扣除工资的金额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标准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超过了规定的程度,也是不合法的。
8.2.4职工奖惩的依据
1982年4月10日国务院颁发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全体职工。”(条例第四条)虽然制定的时间已久,有些内容与现实脱节、存在巨大反差,应该修订,但其精神和原则,是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之外各类企业制定奖惩条例的参考。
自《劳动法》实施以来,国家大力推广、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普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形成了契约关系。
《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即指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主要是通过劳动合同及其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来确定的。
《劳动法》第三条中指出:“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因此,对职工的奖惩、调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是劳动法律、法规和依法制定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及其劳动合同。
新闻链接
脱衣搜身屡屡发生
○2002年8月18日因怀疑员工有贪污行为,珠海市拱北一娱乐公司当班负责人一晚上两次将几名当班服务生叫进办公室,让他们脱光衣服接受检查。珠海市总工会、劳动局及拱北公安分局介入对此事的调查后,该公司负责人明确表示接受整改意见。
○2001年9月28日深圳市松岗镇山门村第一工业区内的广田贴合纸业厂因一名管理人员丢失5000元原料款,15名加晚班的女工被列为“重点怀疑对象”而遭脱衣搜身。厂方后答应给每位遭搜身的女工“补贴”3000元并赔礼道歉。
○2001年7月30日由于怀疑工厂女工偷窃假发,一家由韩国人在深开办的假发厂——宝洋产业制品厂对其人毛车间的56名女工强行搜身,并喝令女工们双手抱头站立长达1个多小时。这56名女工后将该厂推上被告席。
解析
为什么有些工厂中不断发生非法搜身事件呢?原因有两个:一是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就有权搜查工人身体,而没有意识到这是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工人没有意识到工厂对自己搜身是违法的,或者虽然意识到但担心被炒或遭受报复而忍气吞声,不懂或不敢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搜身事件”的根绝,要靠各方法律意识的增强。
搜身的种种行为,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受害人可依法申请精神损害赔偿。
一、搜身行为触犯的法律
1.搜身行为已违反了我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可见,工厂的行为属于违宪行为。
2.工厂责任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我国《刑法》第245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见,参与搜查工人身体的有关人员已涉嫌犯罪。
3.搜身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第96条第二款:“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4.搜身行为已构成民事侵权,侵犯了工人的人格尊严权,违反了《民法通则》第101条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的规定。
二、关于工厂应当承担的责任
1.刑事责任。行为人已触犯刑法,涉嫌非法搜查罪,如果罪名成立,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行政责任。工厂已违反劳动法,根据《劳动法》第96条规定,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民事责任。受害者依法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工厂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自然人因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权遭受非法侵害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工厂与受害工人签订的调解协议,其永不追究法律责任的约定因违法而无效,工厂不能据此免除责任。
专家提醒
只有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才有权搜查公民的身体,其他任何单位、个人都无权搜身。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