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西进(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西部,孟宪光异常坚定地推动着“双重播种”的计划。
KEX+照相馆,一个在中国更令人震惊的商业网络正在形成。通过这些还在扩展的商业网络,柯达在“东部”生产的胶卷、相机……正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西部”更为基层的地方。柯达的服务和品牌,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地方,“黄色”渗透得越来越深了。
“你们这些骗子,胶卷里哪有照片?”
2002年的一个夏天,在山西忻州一个小县城,一个农民骑着自行车急匆匆赶到街道旁一个柯达胶卷的货摊,用当地话气急败坏地嚷道。柯达的销售人员赶忙上去,看是怎么回事。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原来,胶卷的铁盒子都被撬开了,胶片全曝光了。
上午的时候,这位来县城赶集的农民,看到大卖场旁柯达卖胶卷的货摊,红黄相间的大伞下,摆着琳琅满目的相机和胶卷,还有好看的彩色照片。柯达正在销售一个套装:4个柯达MAX400度胶卷,送一台KB10普通相机,售价99元。这位从来没有自己照相的农民心动了,买了一套,准备回家让家人高兴一回。柯达的销售人员告诉了他一些照相的知识。但回家拍完照以后,他就把胶卷取出来,要看照片,他们全家都完全不知道照片要有冲洗的过程。结果把铁盒子都撬开了,发现没有什么照片,全是黑乎乎的东西,就气冲冲赶来,责问怎么回事。
这个故事只是柯达中国“相机播种计划”在广阔的西部遇到的众多有趣故事中的一个。
柯达“二区”的经理们很快发现,这位农民的故事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这些地方对于现代摄影的知识并不那么了然。农民的家庭里,没有在东部司空见惯的相册,珍贵的照片都装在一个木头的镜框里。那是一个与以前煤油灯、木风箱时代相联系的传统。
大家谈起这样的故事,有时忍不住感慨这里太落后了。只有一个人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都有一种兴奋,因为这更加证明自己来“西部”是正确的选择。这听起来是一个让人感觉相当不可思议的逻辑。
这个人就是柯达中国“二区”的年轻总经理孟宪光。他身材高大健壮,面庞方正,浓眉大眼,身穿印有柯达标志的雪白色衬衫,绝对是一个英俊的男人。
自从2001年那次激烈交锋的内部会议之后,孟宪光就开始进驻柯达成都办事处在成都绿洲大酒店16层的柯达中国“二区”总经理办公室,让这里与众不同的是,墙壁上悬挂的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和一面杏黄色的旗帜。
在这幅巨大的中国地图上,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以及上海、北京、天津已经被涂上了柯达浓重的杏黄色。在此之外,被白色覆盖的区域,是中国其余的省份,极为辽阔,这就是柯达中国市场的“二区”(前面杏黄色的区域是“一区”)。在白色覆盖的区域,又被粗粗的黑色水笔分割为5大板块,分别标注为:西北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北区和大东北区,与之对应的5面红旗,则分别插在西安、成都、武汉、郑州和沈阳。这是“二区”的5个中心。
那面杏黄色的大旗,书写着一行大字—“柯达野战军”。
再没有什么比这一幅地图更能表现这家跨国公司在这块大陆的历史和未来。完全被杏黄色浸透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繁荣的地区,柯达近乎10年的耕耘之后,这里有它世界一流的五大工厂、亚太的总部、最成熟的商业体系以及柯达价值观下培育的本土人才……这里几乎囊括了柯达中国前面的历史。
但这幅地图更真实记录的是柯达未来10年在中国最重大的战略部署:进入中国西部。这不免让人想到这个国家正在高调宣扬的国之方略—“西部大开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提出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所指的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和广西12个省、市、自治区。显然,柯达“二区”包括的地区远远多于这个数字。
孟宪光是自己主动要求来西部的,这有些出人意料。因为自从1997年他决定从台湾来到大陆,就一直在柯达中国的数码拓展方面工作。
那也是一次个人的小小“西进”。
在从台湾飞往大陆的飞机上,他哭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从窗口,他第一次看到台湾与大陆之间浩瀚的大海,那块大陆上的高山、河川和平原。这就是父母一直所说的故乡吗?他感觉有一股强大的热流冲击着他的胸腔,让他止不住热泪盈眶。
孟宪光在台湾出生。他在台湾大学读的是在商业界已经相当时髦的电脑专业。在服了两年兵役后,孟宪光1989年跑到美国纽约技术学院主修电脑影像,1992年加入柯达台湾,负责专业数码影像。当时,柯达台湾员工绝大部分都是学习化工出身,他是学习IT技术的第一人,成为负责数码相机的产品经理。
孟宪光为什么要主动进入大陆?
当时,台湾的员工对于在中国发展数码科技抱有怀疑。但是孟宪光认为,中国是一个跳跃式发展的市场,数码影像在中国主要城市会与世界同步进行。数码影像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中国发展潜力最大。
1997年,成为大中华地区数码影像产品经理的孟宪光,很快就发现在柯达内外都集中于在大陆扩展传统影像的时刻,当时业务量很小的数码影像处境的确有些尴尬。尽管在PMGC(柯达超相像系统大中华版)上,他和宛士杰的上海研发中心配合,获得了柯达中国在数码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成功。
但随后他遇到的问题更深刻。一般彩扩店不懂什么是Windows,关于电脑的A、B、C,你要花很大力气去培训客户。数码需求还在启蒙阶段,如何刺激整个市场,让市场发现这个优点?这是否也意味着放弃胶卷和普通照相机?
柯达中国内部对数码的投资本来就有不同声音,认为在中国还是将力量放在传统影像的扩张上。孟宪光极力鼓吹说中国市场的成长有可能一步到位,柯达现在不投资数码,以后会有大压力,但不是每个柯达人都接受。
孟宪光发现,在中国柯达有机会将传统与数码结合起来,因为柯达中国有两大优势:一个是品牌,一个是KEX庞大的数量。这些在传统影像扩展中确立的优势与数码没有冲突。如果利用数码影像,利用互联网把KEX连接起来,将传统与数码影像结合起来,柯达中国就可能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获胜。
孟宪光似乎命中注定要来到西部。因为他一直信奉:只有到西部去,才能了解真正的中国。结果是戏剧性的,以前主管西区的张志洪成为“一区”的总经理,而以前主管华中区的孟宪光执掌了幅员辽阔的“二区”。
孟宪光就是带着这样的哲学和心情来到了西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