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不断充电靠自己,学习知识有方法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在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将技术向相关产业辐射,并以自身需求刺激高端产品的研发,从而带动了我国新材料、
生物品种、通讯等产业快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神舟”六号飞天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启示是,当前世界正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集中地体现在科技竞争方面,航天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航天工程进程不可停滞,在现代科技发展中,与俄、美航天强国相比,35年的距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缩短的。中国独立自主、刻苦攻坚的航天路依然很漫长。在这条路上,必然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不可间断的过程。怎么学习,怎么实践?从中国航天人不懈的奋斗中,我们也许会体会到许多,精神上也会升华许多。我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那么在一个企业中应该学习什么呢?个人的学习必须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应该首先看自己缺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每一个人所缺的都有不同,那么我们就应当在欠缺的方面加强学习和吸收。真正的学习要靠自己,只有在自己想学、自己有兴趣的时候,学习才会有效果。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的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科研底子薄,基础差,研究经费也少得可怜,什么都得从零开始。要学什么,又该怎么学,在零点的起点上,这也是个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问题。航天人不怕条件艰苦,边学边创新,学进去了才会知道,自己需要学的太多,因为欠缺的太多。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边研究,边学习,才发展到了能够让中国人为之扬眉吐气的今天。一提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领军人物,也许很多人耳熟能详。他叫张庆伟,是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党组书记,也是中共中央十六届委员会最年轻的中央委员之一。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一个参加工作只有20年的人,靠什么取得这样的成功和成就?那就是勤于学习、勤于实践以及勇于创造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1988年夏天,张庆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全新的事业等着他。勤奋的他不管是分内的还是分外的事,只要是工作,总是不遗余力地去做。“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时,遇到一个难题,休斯公司提出:卫星起旋后再脱离火箭,中方必须在火箭上附加一个起旋分离系统。张庆伟接到了这个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他经常一个人在实验室通宵加班,进行推算、演示。经过无数次的运算,1989年4月,星箭起旋方案终于完成。但休斯公司不接受这个方案。他又投入新的学习实践中。1989年11月,张庆伟随代表团来到休斯公司,参加最后的发射谈判。面对对方不问情况就提出许多难题,并以撤
回合同相要挟的傲慢态度,张庆伟从容应对,终于使星箭起旋方案得到通过。航天事业是智者和勇敢者的事业,更是面对困难勇于创新、勤于实践者的事业。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用18个月的时间,拼搏研制“长征”二号捆绑火箭时,张庆伟又承担起助推器分离的研制分析工作。当时他刚刚献完血,顾不上休息,在没有翔实资料、国内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边学习,边创新,边实践,用3个多月的时间建立了火箭分离动力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研究。这一技术在1990年2月进行的地面试验中一次成功,为“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的研制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捆绑火箭首飞成功,中国航天业创造了用18个月的时间研制一枚新型火箭的奇迹,张庆伟主管参加的3个项目也经受了考验,受到各方专家的赞扬和肯定。1992年,张庆伟参加了国际空间大学的学习。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废寝忘食地去学习。正如他在学习报告中写的:“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感到收获不小,特别是增添了为我国航天技术赶超先进国家做贡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中国人是最早梦想走向太空,并为此而献身的民族,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应当为做出新的贡献而努力。”一个在福特公司工作了27年的高级管理人员,领导林肯轿车的一个新车型——大陆汽车的开发项目,这个项目价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值40亿美元,有1200个工程师为其工作。他的经费比预算少了30%,但是项目开始的时间比计划晚了4个月,团队也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刚开始他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怎样把一个很大的官僚性机构分割成许多个很小的、很有效率的团队,再把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他去了丰田公司,学习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与他分享了全面质量管理、工序的控制、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准时生产等知识。他问丰田公司的总经理:“为什么你要和福特公司来分享这些知识呢?与你的竞争对手分享这些知识,你不害怕会有风险吗?”丰田总经理说:“我不怕。我们不怕与福特公司分享知识,因为当你们把这些知识实施到你们的企业中去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新的知识,我们学得比你们快。”丰田总经理居然对福特公司的人说“我们学得比你们快”。是啊,学习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与他人分享经验,在分享中提高。学习,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有速度。中国航天事业一路走来,经历过艰辛、失败、挫折,也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回顾这一路,其实是一个持之以恒的学习和总结的过程。而这种航天精神,不正是当今员工最为匮乏的吗?只有当我们自己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时候,才能够一切尽在掌握中。因为只有掌握了自己,才知道自己所缺少的,也才会尽力地去学习,取得好的成绩!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应该知道怎样去学习,更应该知道怎样通过学习来
丰富自我,提升自我!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