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商标(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举例
在中国知名度很高、在全国文摘类刊物中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文摘》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没有商标意识就曾经遭受过重创,原因是美国的畅销杂志“Reader’Digest”的中译名也为“读者文摘”,由于其将其中文名称在中国及时申请了商标注册,故从1993年起,中国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读者文摘》不得不更名为《读者》。在更名初期,其发行量减少,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到企业管理者熟悉商标有关法律规定的重要性,在对商标的含义和作用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之后,本节还将介绍商标注册及商标使用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以及企业商标保护的策略和争议的处理,以达到使企业管理者运用法律促进企业的发展,保护企业的利益之目的。
只有注册后的商标才受法律保护
#申请商标注册的条件是什么
#申请商标注册依据怎样的程序
(一)企业注册商标的必要性
1.注册商标可以使商标使用人享有商标专用权。一个企业使用的商标不经过注册,最致命的弱点是商标使用人对该商标不享有商标专用权。可以想象,假如某企业生产的“蜂蝶”牌空调没有申请注册商标,那么在其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后,就会有其它一些厂家在自己生产的空调上打上“蜂蝶”的标志出售。其结果是该企业的市场销售额迅速下滑,“蜂蝶”商标的信誉也将一落千丈。而“蜂蝶”商标由于不是注册商标,其所受到的损失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2.可以避免他人抢注注册商标。一旦他人将某商标抢先注册,该商标的最先使用人反而不能再使用该商标。我国的企业在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一些著名品牌如“青岛啤酒”商标在美国被抢注;“竹叶青”在韩国被抢注;“同仁堂”、“杜康”在日本被抢注;“阿诗玛”在菲律宾被抢注……致使这些企业的产品进军国际市场障碍重重。
重点案例解答1
肖某的品牌“小金牛”就属于被于某抢注的情况。
3.未注册商标有可能与使用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已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从而发生侵权行为。到2003年底,我国注册商标的总数已超过一百万件。在新申请商标注册时,如果未经事先查询,申请的驳回率几乎达到70%。为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也为了尊重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起见,使用未注册商标的企业应当申请商标注册。
4.只有注册商标才能形成工业产权。我国《商标法》规定,只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才受法律保护,未注册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其使用人也不享有商标专用权。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在我国只有注册商标才有工业产权,只有注册商标才能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举例
1985年7月北京某公司推出一种名为“维尔康”的饮料,并花费数百万元作广告,且成为第11届亚运会的指定产品。但该企业由于没有申请商标注册,结果被山西一家饮料小厂抢先注册了“维尔康”商标,自己白白花了几百万元的广告费。
(二)商标注册申请的条件
1.申请注册的主体范围。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必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经销商品和提供服务。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其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按对等原则办理,并应当委托国家认可的具有商标代理资格的组织代理。
2.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有显著性和权利完整性。申请注册的商标,必须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3.商标禁用标志。我国法律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1)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2)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3)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4)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5)同“红十字”、“红新月”的标志、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
(6)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7)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8)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4.注册商标禁用标志。我国法律规定,下列标志不能作为商标注册:
(1)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2)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3)缺乏显著特征的。
但是,上述这些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5.关于使用地名作为商标的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6.申请注册商标不能侵犯驰名商标。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如果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则不能注册,也不能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如果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也不能注册和使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