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电子计算机学(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一、电脑与管理
电脑资讯即英文之Computer及Information二字所组成,其要旨是电脑与通讯(Communication)系统之结合。时至今日,研究电脑与资讯,其意义颇为重大。
其故何在?由于现代之经济与工商活动已进入了行为科学与总体模式的时代,亦即进入一个注重科学化人性管理的时代。通常一般采用的所谓“X理论”②之管理方式,于今已非为较佳的管理方式了。现在一位上司,不但本身要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而且要能关心部属,在其部属认真做事时,能够给予公平且合理的奖励。反之,当其部属做错事时,也能够勇于负责,循序督导改进之。这是近来欧美较流行的“Y理论”之管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吾人不能不了解资讯发展,不能不了解人性,更不能不了解电脑的“人脑性”及人性。如今我们可将科技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且将此阶段性画成一发展曲线,如图141所示。
假定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科学发展的速度,则从孔子诞生(A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B点)前这段时间的科学发展曲线,是条上升速度极为平缓的曲线,只有AX之速而已;而从第二次大战发生至朝鲜战争发生(C点)这段时间,其发展曲线则上升较速,有AY之速度。但自朝鲜战争发生以后到今天为止,这短短50多年来的发展曲线,则急剧地上升,渐近垂直而达到难以计算的高度。由此可知,最近这50年来,科学的发展是多么快,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中,所占的地位是多么重要。故在目前(太空)、原(原子能)、电(电脑)、光(光学)、网(网络)的科学时代里③,如果大家还是保持着以前的农村社会的那些老观念及老方法的话,那如何能赶上时代呢?因此,我们要具备合乎时代的心理状态,并有接受新观念的弹性。
图141科技发展史的三个阶段
我们要推行“管理新境界”需要什么呢?并不只要靠过去那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船坚炮利”的所谓近代现代化方策,而是要靠新观念与“电脑”(Electronic Computer)。这点有人也许不太相信,然而电脑的发明与运用是新工业革命之来临,却是一般人无可否认的事实,其发展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影响的确极大。
向欧洲经济集团投下一枚心理炸弹,几乎击碎了欧洲人30年来自信观念的“美国的挑战”(American Challenge)一书的作者——法国的施洛伯先生(JJServantSchreiber)认为:将来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要以该国所拥有之电脑数量的多少及其发展速度的快慢来衡量④。在目前,世界上大型电脑的总数共约几百万部,其中美国就占了百万多部,日本也有百万多部,联邦德国也约几十万部,苏联最少,也约十几万部左右⑤。由此一统计数字可概略的知道,今日的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苏联等国家均为现代化的经济强国,不但它们的电脑数量较多,而且日后发展的可能性也相当大,而其他经济较落后或国力较弱的国家,电脑的数量均较少,甚至没有,且也不大懂得如何有效应用。不论施洛伯的看法能否能被接受,但这却是一项颇值得我们警惕的见解。电脑的地位既然重要,那是否也代表电脑万能无误呢?其实不然,电脑也闹过不少笑话。例如当年的猪湾(Pig Bay)事件,由肯尼迪总统与古巴难民所发动的古巴登陆战,遭到惨败,其原因就是由于当时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内的电脑判断错误所造成之结果。另有一例,是美国有家保险公司聘了一位电脑程序员,其薪水本来只有每月5 000美元而已,但是每当发薪时,其薪金支票的钱数,每次均不相同,有时多到数万元,然而却查不出其增加的原因所在,搞得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原来是他在电脑程序中,把有关计算保费内四舍五入之零钱部分,加以修改,纳入其薪水内,如此积少成多,就造成此一笑话了。
由此二例可知,使用电脑作业,亦会发生谬误,但是这些错误是否由电脑本身造成的呢?不是的,因为电脑是根据GIGO之原理进行作业的,所谓“GIGO”乃是“Garbage In and Garbage Out”的缩写,其意义为“输入垃圾,输出垃圾”:向电脑输入什么资料,输出的也就是该资料的答案。因此,前一例的笑话乃是由于输入了错误的资料而使电脑输出错误之判断。另外电脑只是听从程序之命令而作业,故后一事例仅是那位程序员在程序中耍了一点花样,就可造成此一计算的差距。
美国的甜井公司(Honey Well Company)曾做了一次有关电脑应用状况的调查,发现在使用电脑作业的企业机构中,有50%不但没有赚钱,反而亏本。更有的机构购置电脑后,仅用了其20%的能量,如此无法充分利用就造成很大的浪费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乃由于该机构之系统分析错误所引起。因此一个机构或学校如欲使用或购置较大型电脑,应先对电脑的性能有充分之了解,并详加考虑,切勿盲目置用,造成损失⑥。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