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效斑马如法炮制,猴开除驴两败俱伤(6)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心理学专业 郑琦
驴面对被开除的危险,四处说猴子坏话,这只能加速自己离开这个公司的速度。她这样做无非是出于心理不平衡,她不想把原因归于自己,就投向外面。谣言对猴子很不利,而且也使猩猩跟猴子产生了隔阂。以我个人之见,猩猩对猴子也有恐惧感。猴子能力强,工作认真,这一点猩猩很清楚,猩猩很有可能怕猴子有一天纵身一跃跳到自己头上。这种可能是有的,但这种感觉或许被猴子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压制下去了。这种恐惧感的表现就是对猴子态度的动摇,眼神的改变,并且与猴子的关系变得疏远。
"猴驴战"背后的心理分析
心理学专业 张晨光
驴者,顾名思义,见形思性情,无非一个"倔"字。若再从意象上想,此女应该不漂亮,至少逊于有着美丽斑纹的斑马。然而,驴可使之拉磨,言其耐力,言其干劲也;驴之嘶叫声闻于外,言其一句:"老子文章天下第一"也。所谓"有几分能耐,有几分架子",驴的倔犟与傲气自然随其干劲儿和才华增长;初生牛犊不怕虎,初学乍练的驴自然不会对猴子低眉顺眼,呼之曰"老师"了。
猴者,《A》刊杂志社执行主编,驴之顶头上司。同样地揣测这个意象,无非"灵活"一词,盖与驴之"倔犟"针锋相悖。灵活的猴子自然敏感,感觉迟钝的或麻木的人又何谈灵活呢?因此,猴子的心理敏感几乎是天生具备的,再加上其在《A》刊的核心地位,无形中又助长了几分,尤其是对尊严的敏感性。
猴子与驴机缘巧合,鬼使神差般地处在一个屋檐下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依二人的性情,自是少不了磕磕碰碰,这些冲突、矛盾和伴随的情绪都被猴子压抑下去了。当时猴子正致力于编辑部的团队建设,争取以一个平易近人的形象与大家合作,所以不让编辑们叫他"老师",直呼其名即可,以示人人平等。然而,当驴自然地直呼其名的时候,猴子的心里却有了芥蒂,盖这里面有个潜意识的话语:我让别人直呼姓名,别人自然是在我的授权之下行动,叫什么都是对我猴子的尊重;你驴未经授权信口乱叫,大不敬是也!如此,驴的这一行为非但让猴子的权力受到威胁,同时也给其人格上的尊严带来了刺激。这于敏感的猴子,想必其感受到的不舒服要远比这些分析丰富。但出于此话系自己发出,又兼处关键时期,猴子不得已而隐忍;同样的隐忍在其共同工作的时期应该有很多。隐忍不是消灭,而是积攒,蓄势待发。那么,驴子为什么一开始就跟猴子"过不去"呢?第一是其自负而又倔犟的性格使然,"主编只是个职位,本来咱们就是平等的,我还比你的写作能力强呢……"第二可能就是二人的性格不相容,务实的驴很可能从第一眼就看不惯猴子的超然灵活,同样,猴子也可能看不上驴的倔犟固执,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嘛。
积聚的不满与愤怒终于找到突破口了!
驴约到的一篇讨论男人也遭性骚扰的稿子,猴子认为其观点偏颇,要配以另一篇与之观点对立的文章同时发表。然原稿作者不同意二篇一起发,猴子索性两篇都不发。此后,驴三番五次找猴子协商,猴子均不同意。最后矛盾白热化,猴子拍桌子说此事不谐,不必麻烦;驴则怒不可遏,将手中的稿纸扔向了猴子。
猴子百般不同意驴的意见,真的就是传媒人的原则,大是大非的问题吗?我看也不尽然。两种观点一起发,是杂志的自由;分开先后顺序发,也是杂志的自由。既然都是自由,为什么两个人就顶上了,猴子的灵活劲儿哪去了?当然,双方各有自己的理由,但促使二人僵持的倒让我觉得是长期以来相互积聚的不满。猴子抓住机会,以此作筏,自然要"坚持己见,拒不给发";驴的倔脾气自也同时被激发,再加上以前攒下的心理能量,底气足足地和猴子对立。于是,驴脾气支持着驴不断地要求发稿,不断地和猴子谈话,终致猴子的灵活性不能奏效,人格面具支持不住,拿权威做派,拍桌子叫板。猴子的叫板,瞬间点燃了驴压抑在胸中的火药,一并爆发出来。
很明显,此一局驴先是居于劣势,不断积攒不满且无处发泄,到猴子那儿就给顶了回来。终于在猴子叫板的时候冲破了驴可忍耐的底线。要再忍下去可能就不是驴的性格了,可是以什么形式发泄呢?
驴"冲猴子扔稿纸"的行为,大有蹊跷。首先,以驴倔犟顽固的性格,自然不会事先预划好,而一时又难以想到合适的发泄途径,可巧有先例可循(斑马事件),乐得依样画葫芦;其次,斑马在用稿子扔了猴子之后,安然待在公司上班,这就给了大家一个暗示:猴子是可以扔的,扔了之后没有生命之虞。有此安全之计,何乐不为呢?或是这样吧,驴在一怒之下把稿纸扔向了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