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猴子当主管,公司诸动物亮相(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但猩猩还是当即就定了。这是他的闯劲儿的一个表现。也说明他太文人气质了,不懂得协调上、下级关系,而这也成为他和猴子后来都败走麦城的关键原因之一。
事实是,当猩猩向总经理熊说明决定聘用猴子,并且给他7000元月薪的时候,熊当场就表示了异议。但猩猩坚持认为这钱花得值,最后只好按猩猩的意见办了。
猩猩自持是个老报人,常常不把总经理放在眼里。这一种角色的错位是很危险的。我们后面对此会越看越清楚。
猴子的工资成为全公司最高,这使得他后来更加成为众矢之的。有一次,总公司的总经理大象来公司开会的时候,似乎是无意间说到:"你们这里面猴子的工资最高了,7000元,我看也不高嘛,大家努力,每个人都应该比这个更好……"
大象的发言可能是一种激励手段,但是,猴子注意到,在场的许多人一愣,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郁闷。
原本,许多人是不知道猴子的工资标准的。
事后,猩猩多次说到,《A》刊的招聘启示上原本写的非常明确,编辑要本科学历,执行主编至少要硕士学位,但有张报纸给印错了,最后竟然录取了一个大专学历的。
我们重视真才实学,猩猩如是说。
猩猩喜欢高学历,他认为高学历的人至少说明他的智商好,聪明。但是,他又真的不惟学历是举,勇于破格。
编辑部同时招来的编辑,共有五个人,都是硕士学历,其中三人是研究生在读。他们都没有任何媒体工作经验。猴子对此表示不理解,猴子认为应该找有媒体工作经验的。猩猩的观点还是:重要的是素质,不是工作经验,而文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素质。
猴子对此不以为然。但后来证实,猩猩选人的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些没有从业经验的人除个别人后来被淘汰了,绝大多数人都很认真和投入。这又是猩猩选择人才的独到之处。
招聘只是起点
心理学专业 徐淑芸
招聘,是起点不是终点。管理者在招聘时的想法和对于人才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
在现代企业招聘中,管理者不是为了招聘而招聘,而是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在人才资源固化选择中价值的重要性。选才的标准应该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比如,猩猩在招聘执行主编时,最终拍板定下了当时只有大专学历的猴子,而没有片面追求文化程度,惟学历和工作经验马首是瞻。这是需要胆识和气魄的。
虽然,外国企业在招聘时通行的观念已经是"优秀不如胜任,胜任不如适岗",但是,在中国,现在流行的招聘条件依然是:有×年相关工作经验,××以上学历,甚至连烧锅炉的也要大学本科毕业。这些源于学历崇拜和光环效应的错误的招聘理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用人单位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学历不等于能力,经验不等于业绩。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