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宋钦宗赵桓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当宋钦宗和他父亲宋徽宗在北国坐井观天的时候,肯定会后悔自己当年为什么不重用贤宰相李纲,若是任用当时的忠臣良将,又怎会有靖康耻呢?宋钦宗实际在位仅一年多,却走马灯似地拜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其用人的教训值得我们今人汲取。
李纲临危受命
宣和七年冬,金兵大举南侵。宋徽宗胆怯无主,时任太常少卿的李纲“刺臂血上书”,请宋徽宗赵佶禅让帝位,使太子赵桓能以皇帝名义号令军队,宋徽宗害怕战争,同意之后自己跑到江南避难。宋钦宗赵桓即位后,朝野一片混乱,对金兵南下束手无策。李纲主动请缨,临危受命,担当起了重任,他在《靖康传信录》中有过一段回忆是这样的:
上顾宰执曰:“策将安出?”宰执皆默然,余进曰:“今日之计,莫若整肃军马,扬声出战,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上曰:“谁可将者?”余曰:“朝廷平日以高爵厚禄,蓄养大臣,盖将用之于有事之日。今白时中、李邦彦等虽书生,未必知兵,然藉其位号,抚驭将士,以抗敌锋,乃其职也。”时中怒甚,厉声曰:“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余曰:“陛下不以臣为庸懦,倘使治兵,愿以死效。第人微官卑,恐不足以镇服士卒。”上顾宰执曰:“执政有何缺?”赵野对曰:“尚书右丞缺。时宇文粹中随道君东幸故也。”上曰:“李纲除尚书右丞。”面赐袍带并笏,余致谢,且叙所以时方艰难,不敢辞之意。
朱熹对此给了李纲很高的评价,他说:“当时不使他,更使谁?士气至此,消索无余,它人皆不肯向前。惟有渠尚不顾死,且得倚仗之。”宋钦宗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后,又让他兼亲征行营使,委以防卫东京的重任。李纲上任后立即发动军民严密布防,并下令主张弃城逃跑者一律处死,稳定了军心。然后他厉兵秣马,调配军队,修整军械,四处征兵勤王,加强了东京的防守。在李纲的严密防守之下,宋军屡次击退了敌人,金兵攻城不下,只好退兵。而金兵退走后,宋钦宗和一批大臣以为天下太平了,于是把宋徽宗接了回来,并遣回了勤王军队。对李纲一再提醒的军备建设置之不理,宋钦宗也开始嫌李纲嗦。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