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电信领域的系统集成商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亚信科技总部位于北京,在香港、成都、广州、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员工上千人,年收入约10亿元人民币。
1995年以来,亚信公司曾承建了中国全部全国性互联网骨干网工程,同时还承建了全球最大的VOIP网、全球最大的视频会议网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移动BOSS业务系统和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等数百项大型网络及应用系统工程。
在2000年以前的亚信,说白了就是电信领域的系统集成商。当然,是领先的。
亚信的客户群阵容强大,它曾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以及金融系统和政府机构提供从软件、硬件到网络服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根据亚信的总结,其竞争优势有四条:在互联网基础设施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国际标准与中国经验的结合,稳固的客户群,软件和网络解决方案的独特技术优势。
2000年,亚信科技成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中国高科技企业。
以产品/服务为中心的转型
亚信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股价从最初的99.56美元一路跌到了现在的4美元左右。亚信2003年全年收入为1.16亿美元,亏损2812万美元。
为了缓解资本市场的压力,亚信被迫扩张,开始把自己定位为中国信息通信领域核心软件技术的领导厂商。亚信公司之所以这样给自己定位,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现其技术优势,触及的业务领域才够宽泛。
亚信的转型始于在2000年。2003年10月,亚信以645万美元现金和价值255万美元的股票收购太平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商务智能软件业务。4年时间里,亚信多次进行战略转型,扩张思路都是以技能为中心,或是以产品/服务为中心的:由集成商变成软件商,由互联网业务转向全电信业务,进而由电信服务转向全线IT服务商。
2004年7月28日,联想集团将其除中望和智软以外的IT服务部门作价3亿元人民币出售给亚信公司。
亚信公司高层人士透露,亚信这次宣布特意赶在其第二季度财报发布的同时,主要原因在于救市。
亚信在美国宣布与联想IT服务战略合作的当天(美国时间7月27日),其在美国纳斯达克的股价即上涨了10%。亚信公司的实质性增长,还是个未知数。
双方最高领导对这笔交易的解释如下:
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表示:“IT服务是联想的战略性业务,联想力图采取创新的机制推动IT服务业务的发展。联想选择亚信,是看好亚信创业者们强烈的做大做强IT服务品牌的志向,看好其突出的资金实力和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而且我们认为亚信已经拥有符合IT服务特点的管理平台。此次与亚信的强强合作,就是联想以全新机制长期投资IT服务思路的体现,我认为,这种全新的机制和模式,将会促使IT服务业务得到更好的发展。”
亚信公司董事长丁健说:“亚信选择联想,是看好联想集团强大的品牌实力,多年积累的金融、政府、制造等多行业经验和广泛的客户资源,同时也看好联想IT服务拥有的优秀管理基础的团队。本次亚信与联想IT服务资源的整合,将极大提升双方在行业应用软件和IT服务产业的影响力。”
杨元庆和丁健是各说各话,不得要领。对于联想来说,亚信的优势是所谓突出的资金实力和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这些管理平台,也就是机制这种东西;而联想的优势也是所谓全新的机制和模式,两者按说就没有什么互补性。对于亚信来说,据说看中的是联想多年积累的金融、政府、制造等多行业经验和广泛的客户资源,如果这样,联想怎么要和亚信合呢?联想正是在这个领域里干不动,才在亚信这边试试的,互补性是谈不上的。
问题在哪儿呢?就是两家都避免谈一个问题:客户。在金融、政府、制造等多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它们都是不足的。在这些细分市场,它们耕耘得既不深,也不透。
信息技术服务是由硬件驱动的。硬件是跨国公司攫取超额利润的专利领域。只要你买了外国人的硬件,软件和服务的价格就只能由他们说了算。只要在硬件上还受制于跨国公司,软件和服务是赚不到什么钱的。所谓增值服务,只是跟着外国人学舌。外国人向中国人推销这一套增值服务理论,目的是转移中国制造商的注意力,因为不管在任何领域,只要中国的替代制造一成气候,外国人的好日子就过到头了。
由此看来,联想的增值服务梦,和亚信以产品/服务为中心的转型,都凶多吉少。因为,它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白客户真的要什么。客户要求将跨国公司在硬件领域驱逐出去,要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然后,才愿意认真坐下来和你谈服务问题。
回过头来看,亚信在电信领域做系统集成商,虽然很辛苦,干的是小买卖,但小有小的好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