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战略必守之地





  衡阳乃粤汉湘桂两铁路之枢纽,又有湘江水运,商贾云集,工商业原本发达。中日战争爆发,上海汉口等大商埠许多工厂陆续迁衡阳设厂,则更为繁荣。自蒸水口至黄茶岭以上约十余华里之湘江两岸工厂林立,盛况空前。湘江有轮渡两艘对开,可见江面之宽,商旅之繁。两岸靠满帆船及巨大木排,帆船大者三桅,载重数千石,木排横宽十公尺内外,厚四五台尺,数排前后相连,长及三十余公尺,有如水上陆洲,本身无动力,行动时,放入中流依赖水之流速下驶。

  衡阳,在物质上军事上控制西南诸省,既为广东省陆路南北交通之钥,又为进入桂、黔、滇、川四省之门户,军略要地,兵家必争。抗战军兴,我最高军事统帅部战略决策:诱敌深入,至山丘地区,与敌决战。故国军节节退辙,而人民亦随之大量陆续涌入西南诸省。桂北及川、黔、滇、三者,均为高原,除四川成都四周为一大平原生稻米外,余皆山多田少之区,尤以黔省为然,有三句古语,形容黔省粮少民穷“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

  如衡阳失守,敌人将通往西南数省大门封锁,而且敌人还要继续向广西南宁推进。敌至柳州后,则将黔桂铁路及黔桂公路切断,完全将通往川、滇、黔诸省通道封死。若战争旷日持久,而西南诸省生产消费不能平衡时,则一亿数千万人口之民食民用堪虞,军事上亦如龙中之鸟有翅难展。因此,衡阳在军事上物质上皆为我战略必守之地,一则确保我西南诸省门户,再则粉碎敌人打通大陆走廊南进企图。

  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五月,敌自侵华以来,兵力空前大集结,计十七个步兵师团,六个旅团,一个战车师团,集结其在华兵力约三分之二之众,以湖南岳阳为出发点,由湘江东西两岸,发动钳形攻势南犯。我军置重点于湘江东岸,拟让敌攻至某种程度时,外围各点强大兵力,齐向衡阳合围,将敌人反包围歼灭之。此战役名称,因以衡阳为核心,故名衡阳会战。战略核心位置之选定,必须在敌人必经之道路上,俾便迎头痛击,敌人亦必非攻占不可,清除前进障碍,这种情况之下敌我往往发生恶战。

  陆军第十军军长方先觉中将(军校三期),所辖三个师:第三师师长周庆祥少将(军校四期),第十预备师师长葛先才少将(军校四期),第一九○师师长容有略少将(军校一期)。

  我军奉委员长蒋命令,不惜任何牺牲,固守衡阳城。第一期守备战争中,务须尽量消耗敌之兵力,促使其蒙受严重伤亡打击,再配合外围友军,内外夹击,歼敌主力于衡阳近郊地区。

  我军参战常德会战,伤亡惨重,常德之战结束,回驻衡山县整补,亦只能说是只整无补,伤愈官兵虽陆续归队者不在少数,惟仍不及编制数之半,尤以战斗兵为然。

  我军奉令固守衡阳,军现驻地,距衡阳只日余行程。全军于六月一日进入衡阳。

  (李注:此为一九四四年六月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一个月,也是同盟国与轴心国的大决战;欧洲战场六月六日诺曼底登陆。亚洲战场一个就是六月十五日太平洋战场上塞班岛浴血战;再就是中国战场上的长衡会战。三个战场的兵力都超过二十万。唯有衡阳,中国的兵力和装备是远远不能与另外两个同盟国战场相比,然其战果,仅二平方公里的战斗面,敌军伤亡人数却超过另外两个战场。)

 


更多精彩e书尽在应天故事汇:http://gsh.yzq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