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打开淮北抗日根据地局面后,迅速将目光转向皖东北地区,派第四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张爱萍,去泗县,配合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江上青,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

  张爱萍率第四总队,越过涡河、雕河,到达安徽省第六行政区区署所在地泗县管镇,见到江上青。

  这时,江上青的公开身份是:第六行政区署的秘书长兼第五战区第五游击纵队的政治部主任。

  张爱萍一边向江上青转达中共中央关于开辟皖东北敌后根据地的指示和彭雪枫的意见,一边看了看江上青。

  江上青,二十六七岁年纪,修长的身材,圆圆的脸,两道俊秀的眉宇下,一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透出一股豪气来。他身穿一件藏青色长衫,衣襟上挂一支钢笔,潇洒、俊逸。显示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微挺的心胸间,似包容着雄才大略。

  张爱萍青年时期就参加过学生运动,在上海作党的秘密工作时,就听说过江上青不屈的意志,诗词写得好,被捕在狱中,还写了许多揭露黑暗社会的诗篇,十分钦佩。他同江上青年龄相近,只大一岁,担任过共青团苏区中央局秘书长,红三军团师政治部主任,书法也写得好,爱好摄影艺术,与江上青有一见如故之感。张爱萍欣喜地笑着说:

  “上青完全如我想象中的人物。今日相逢,实属有幸。”

  江上青知道张爱萍红军时期就是青年将领,抗战来华中时任过豫皖苏省委书记,十分尊敬。说:

  “有党领导,有新四军作后盾,我们在那边工作就不会孤军奋战,皖东北抗日局面会很快打开,皖东北敌后根据地也会很快建立起来。”

  江上青向张爱萍详细介绍了第六行政区专署专员盛子瑾及皖东北地区情况。盛子瑾,安徽和县人,曾留学日本,系黄埔军校六期毕业生。此公精明自负,也有胆识,常以三国东吴周公瑾自诩,故名子瑾。抗战前,受过进步思想影响,懂得一些革命道理,有爱国思想,善于用人。前在六安县任县长时,就与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建立统战关系,游击队配合他的自卫队,把日军从六安城赶跑了,使他名声大噪。因而他对共产党,对新四军更加信赖。盛子瑾在日本留学时,结识了一个在日本学医的女军统特务,通过她认识了戴笠。盛子瑾到六安县当县长时,戴笠交给他一部电台,要盛监视桂系的行踪。六安县在桂系大本营金寨的身旁,桂系为除掉这个隐患,以提升为代价,将盛子瑾从六安县调出,调到皖东北这个角落来。盛子瑾也知道桂系的用心,但他此时血气方刚,也想借此干一番事业,扬名天下,因此也乐意来了。

  皖东北地区的第六行政区,当时包括泗县、五河、盱眙、灵璧、宿县、嘉山、凤阳、定远、怀远九个县。第六行政区在淮河以南的几个县,大部都被日军占领和封锁着,与行政区的领导关系基本隔断;淮河以北的几个县,盛子瑾来此,势孤力单,大多尾大不掉。除泗县县长黎纯一思想比较进步,能听盛子瑾的政令外,其它几县,都不大指挥得动。五河县县长王尔宜,人称公子哥,办不了事;盱眙县县长秦庆霖,不买盛子瑾的帐;灵璧县县长许致远更甚,自恃手上有一支武装,亲桂系,不仅不听盛子瑾的指挥,而且还想从盛子瑾手上夺走专员的位子。

  江上青在介绍情况后,说:“我想先把专署所在地泗县的工作做好,再把武装掌握在手里,其它县的问题再一一去解决。”

  张爱萍表示同意江上青的看法和做法,特别提醒江上青注意许致远的动向,说:

  “灵璧许致远,亲桂系,又有野心,对这样人要特别提防。”

  江上青陪同张爱萍会见了盛子瑾。盛子瑾对张爱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举行了欢迎晚会。

  晚会由江上青主持。

  盛子瑾首先致欢迎词。盛子瑾经过江上青做工作,更加赞成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更加亲近新四军。他说:“我们欢迎新四军进入皖东北地区进行抗日游击战争。有人对我说,上面怀疑我同共产党、同新四军合作了。是的,我们是合作了,我们与共产党和新四军合作抗日,这有什么不好?老实说,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新四军,光靠我们是撑不起来抗战这个局面的!”

  接着,张爱萍致答词。他代表新四军表示:拥护盛专员的领导,支持盛专员领导皖东北的抗日斗争。新四军要在皖东北坚决打击日伪军,保护政府和人民。

  双方达成了抗日协议:新四军第四总队积极帮助政府,发动群众,打击日伪军的进攻;专区政府负责供应新四军第四总队部队的粮食供应。

  在江上青的努力下,新四军在皖东北扎下了根基。

 


更多精彩e书尽在应天故事汇:http://gsh.yzq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