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在收编群众自发的抗日武装,改造“红枪会”的同时,还把统战工作做到国民党军政的高层人士中,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安徽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五路军总指挥余亚农,系皖北著名爱国人士,拥有武装一万余人,毫县、界首、太和、临泉、沈丘均为其辖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余亚农在李济深部任职,就同共产党建立了联系。新四军第六支队到达淮北,彭雪枫即派支队联络科长任泊生,到毫县做余亚农工作。余亚农同意与新四军团结抗战,并亲到第六支队驻地,拜会彭雪枫。会晤中,余亚农要求新四军派一部分军政干部,去毫县,帮助第五路军工作。彭雪枫当即表示同意,委派王少庸任余亚农的秘书。嗣后,又派黄斌、马乃松、朱剑平、王振鸿等去余部,分别担任五路军第二、四两支队的领导。余部第二支队,根据新四军特派人员建议,成立了教导队,由王振鸿任队长,专为五路军培训基层指挥员。
余亚农在整训部队时,军事上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中所提出的战略战术;生活上按新四军要求做到官兵一致;作风上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使五路军士气大振,在淮北的西北部形成与新四军六支队合作抗日的局面。
任泊生去毫县做好余亚农统战工作后,彭雪枫又派任泊生去沈丘,拜会国民党骑兵第二军军长何柱国。
任泊生马不停蹄来到沈丘,直往骑二军的司令部奔去。经通报,何柱国知是任泊生,立即出门迎接。
何柱国和任泊生同是广西人,何柱国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读书毕业,任泊生也在日本留过学。他俩既是同乡,又是同学。
何柱国,祖籍虽是广西,但却是东北军的元老派。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东北军采取遣散调离的政策,将何柱国的骑二军,由陕西调到了皖北。
何柱国知道任泊生在新四军任职,对他的到来,十分热情,将任泊生迎到自己的官邸,敬烟,倒茶,厚礼相待。互致问候后,任泊生递上彭雪枫致何柱国的亲笔信,刚想开口,谁知何柱国倒先赞扬起彭雪枫来。说:
“彭司令,将才,将才!”
“柱国军长同我们彭司令认识?”任泊生惊喜地问。
“认识!‘西安事变’时,彭将军,”何柱国说,“呵,就是彭司令,随贵军叶剑英、徐向前到东北军去,我就同彭司令接谈过。彭司令可是能言善辩,胸藏经纶呵!把我的骑二军里好多人都说服了。不然,东北军能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共产党的努力,你们彭司令也有一份功劳!”
任泊生听何柱国嘴里左一个彭将军,右一个彭司令,赞不绝口,心里有了底。
又恃老同学之交,笑笑说:“柱国今日在国、共、东北军‘三国’中,要扮演什么角色呢?是演周瑜呢,还是演鲁肃呢?”
“要说演戏嘛,‘西安事变’那场戏还未演完!”何柱国深深叹了一口气,说:
“少帅被囚,东北军四分五裂,我被调到这个僻壤地区来。蒋介石对东北军是不会再信任了。我本已心灰意冷,但目前民族危亡,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共产党真心抗日,这是天下共鉴的。我同彭司令有共同语言。老同学,清带个口信给彭司令,柱国会同新四军和衷共济、共赴国难!”
任泊生欣喜地说:“柱国军长深明民族大义,作为老同学,我就放心了。我一定向彭司令汇报,转达柱国的诚意。”
任泊生回六支队后,将何柱国所说,原原本本向彭雪枫作了汇报。
接着,彭雪枫派参谋长张震去骑二军,同何柱国洽谈了具体合作事宜。又派政治部副主任吴芝圃,带拂晓剧团,到骑二军慰问演出。
拂晓剧团的这次慰问演出,是动了一番脑筋,作了充分准备的。剧团特地编排了话剧《西安事变》。演出时,当张学良、杨虎城的形象在舞台上出现时,全场欢呼,掌声雷动。这幕话剧,勾起了骑二军官兵对张学良的深深怀念之情。
骑二军官兵都亲身经历了“西安事变”,既享受到全国人民喝彩的欢乐,又饱尝了蒋介石翻脸后的虐待之苦,当他们在这欢乐与痛苦交织的回忆中醒来时,一位女演员又走上台,唱了一曲《在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黑暗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女演员的歌声,委婉,动听,凄凉。一声声,一句句,像刺刀扎在东北军将士的心上。透过歌声,他们的心飞过千山万水,飞到了东北家乡。他们想起了失散的父母兄妹,想起了日寇铁蹄践踏的家乡,一个个泪如涌流,泣不成声。人人都从心里感激新四军给他们送来远离家乡、失去亲人的同情和慰问之情,从而更加钦佩共产党,钦佩新四军。
慰问演出的第二天,应六支队邀请,何柱国带着参谋长喻建国和部分师团长,来到新兴集,作为对吴芝圃所率慰问团的回访。何柱国还带来一部分食品等礼物,慰问新四军将士。六支队召开了欢迎大会,热情欢迎。
在欢迎大会上,彭雪枫首先致欢迎词。他说:
“何柱国将军和东北军将士,是张学良少帅的部下,是一支战功卓著的部队,不仅在‘西安事变’中逼蒋抗战功勋卓著,而且在目前民族危亡之际,晓以大义,与我军竭诚团结,共驱日寇,是我们真正的友军!”
接着,何柱国致答词。他说:
“彭司令员和新四军官兵,忠心抗日,有口皆碑。我们决心与你们亲密合作,精诚团结,共歼日寇,还我河山。我在这里向你们作出承诺:只打日寇,而决不向新四军放一枪。”
经过彭雪枫的努力工作,六支队与骑二军建立了“切实联系”,争取了一个和平发展的局面。对此,彭雪枫向中央作了书面报告,报告中说:“经过艰苦工作,我们同骑兵第二军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争取了和平,使我们能够和平地发展。”经中央同意,六支队还同何柱国交换了电台密码,互通情报。何柱国支援了六支队许多弹药,帮助开通了通向津浦路东西四、五支队及中共中央华中局,经新兴集、沈丘、周口、漯河、郑州、洛阳、西安至延安的交通线。1939年9月,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到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代表,到沈丘后,何柱国派出警卫部队,把代表送到洛阳,安全转赴延安。华中的许多军政领导干部去延安,都是经过这条交通线平安通过的。
新四军六支队在淮北抗战救国,忠心赤胆,感天恸地,受到广大群众和各界的拥护和称赞,称他们是:“德治之师”、“文治之师”。部队迅速发展壮大。一年中,由竹沟东进时的三个连队,发展到拥有四个主力团,各辖二个团的四个总队,共十二个团,计一万九千余人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并帮助中共地方党组织,”在豫皖苏边的二十四个县中,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或办事机构,受到中共中央的表彰。
1940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在给新四军的指示中,要各部队,以“彭雪枫所部由三连人发展到十二个团”作为范例,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努力发展抗日武装。4月,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给彭雪枫写了一封慰问信,对彭雪枫正确执行党的政策表示满意。信中说:
“一年来,豫皖苏地区迅速发展,部队和地方武装不断扩大,你们的工作很有起色!中央对你们所取得的成绩深表满意,特向你们和全体指战员表示亲切慰问!”
新四军呵!你的任务不仅是行军作战,关山戎机。你是革命的耕犁,你走到哪里,就把种子播撒到了哪里,哪里就播种下希望,播种下幸福,播种下和平,播种下文明。因此,人民称赞你是“德治之师”、“仁义之师”、“文明之师”,你是当之无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