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风范





  什么是美?帽子歪戴、风纪扣不扣,都不算美,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让青春发出热和光,那才是美。哪怕军装不太合身,颜色不艳丽,革命军人自有革命军人的风采。当女兵们理解了这一点后,再也没有人故意把帽子歪戴了。许多人都以穿上新四军的军装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开始思考穿上这身军装的意义。八队的学员杨,是爸妈的独生女,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上学时,家有保姆接送,生活条件优裕。“八一三”以后,眼看国家有难,家园被侵,出于对日本侵略者的一腔义愤,她毅然随难民收容所的船,一路到了温州,继而投奔皖南,参加了新四军。从上海来时提着小皮箱,穿着花旗袍,带着防寒用的长毛绒大衣,到了八队后,看到全体女同志一律是短头发,戴军帽,着军装,打绑腿,穿草鞋,英姿飒爽,精神抖擞,又整齐又好看,煞是羡慕。看看自己身上的旗袍和皮鞋,与这支革命的军队是多么格格不入啊。杨很快就脱下旗袍,换上军装,把长毛绒大衣和皮鞋交到队部,给俱乐部演戏时作道具用;把心爱的花旗袍撕成布条,请老同志教她打了几双布草鞋,在每双草鞋上都系了一个红绣球,自己留了两双,其余送给班上没有草鞋的同志。撕掉旗袍,打成草鞋,这是一种行动上的转变,一种精神境界上的升华。

  仅凭一股抗日的热情参加到革命队伍中来是不够的,还必须自觉经受革命的艰苦磨炼和考验,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民族解放事业,这样的认识后来在八队女生中无一不有。为了不耽误早晨的出操,不影响全队的荣誉,在动作还不熟练的情况下,她们想了个办法,每天睡觉前严格按顺序放好帽子、绑腿、衣服等等,一觉睡醒,尚未天亮前,先悄悄地把一些“内务”处理完毕,穿好衣服,打好绑腿,再静静地躺下去,起床号一响,保证十分钟内全体战士按要求集合完毕,多次拿到了真正的第一名。

  一支七斤多重的“汉阳造”也难不倒姑娘们。首长说:“你看,你们连枪都接不住,还怎么上前线?”姑娘们不气馁,不服输,臂力不行就苦练,偏要拿着它、举着它,练接枪,练刺杀。中村驻地前有个大水塘,河水清澈见底,大水塘就成了大家的镜子,一有空,她们就拿着枪到水塘边练习各种刺杀的动作,看自己的姿势符合不符合要领。晚上站岗时,再也不怕什么风吹草动,听到动静,也敢大声喝问,照样把枪栓拉得“啪啪”响。

  1938年11月,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到云岭访问,项英向她介绍了女生队。他说,这一百多个女学员,少数是红军女同志,多数来自江南敌后,她们都是有知识的热血青年,抗日热情很高,学习刻苦努力,军事操练认真。史沫特莱听了很感兴趣,专门去女生队采访,与女战士们谈心聊天,并将她们持枪训练的情景拍成照片,配上文字,寄往国外宣传新四军女战士的风采。

  过惯了自由散漫生活的女孩子,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严格的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生活使她们更充实、更紧张、更有意义了。女子八队,充满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处处洋溢出青春和活力。

  女子八队是新四军特有的产物。当年,浩浩荡荡的人群汇成抗日的洪流,集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下,扛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其中来自延安、武汉、南昌以及江、浙、沪等地的一大批女青年,也涌进了这股洪流,为新四军增添了一道美丽的亮色。

  新四军教导总队担负着培训全军干部的重任,是新四军的抗日军政大学。从1938年1月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历时三年,共培训了各级、各类干部几千人。军部从南昌移驻皖南后,军中女兵日益增多,遂于1938年8月成立了一个女生队,进入教导总队第二期学习,和一批青少年一起编为第十一队。1939年1月,青少年单独分出去,成立青年队,女生队调整为第八队,从此,新四军中有了一个女子八队。除队长于晶外,从浙江来的乐群担任副队长,军部秘书长李一氓的夫人王仪担任指导员,经济学家薛暮桥的夫人罗琼任驻队政治教员。转入第三期后,女子八队分成一、二两个队,共100多人。一队主要由30多位女红军组成,她们文化程度较低,除了学政治外,主要学文化,队长李桂英,指导员张明秀;二队主要是知识青年,有少数产业工人,于晶、乐群、王仪都在这个队。这个队的学员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较快,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训练,这批女兵在思想认识上都得到了升华。在女子八队打下的政治基础和思想理论基础陪伴了她们一辈子,从八队分配到各条战线的女兵,无论是民运、演剧,还是文化教员、医护人员,个个出类拔萃,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誉。女子八队声名远播。

  对新四军的迅速发展壮大,国民党一直耿耿于怀,想方设法予以限制和削弱;对新四军教导总队培训干部工作的蓬勃开展,他们也深为不安和仇视。终于,他们不能忍受了,1939年11月,国民党三战区司令长官跳将出来,指责新四军不应该有如此庞大的训练机构,不应该有什么文化队,更不应该组训妇女,女子八队应予裁撤。新四军为顾全大局,解散了八队。女子八队被迫停办后,大部分女兵被提前分配到军部各部门,余下的年龄小或文化程度低的学员转到军部举办的抗日军人家属子弟学校,主要学文化,辅以政治理论和军事训练。学校主任是军政治部宣传部长朱镜我的夫人赵霞君。

 


更多精彩e书尽在应天故事汇:http://gsh.yzq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