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初中生早读管理探析

作者:贺 晶




  “到校即是读书时”。近年来,在初中教学管理中,我们一再强调早读的必要和重要,并且要求上早读的教师督促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坐姿正确,双手自然伸直于课桌,举课本与视线平齐;2、在早读开始前,计划自己当堂朗读、背诵的内容;3、大声、准确、快速地诵读;4、自我检查早读的效果。尤其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巡查时我们格外看重第一和第三条。我们反对一节早读“齐读到底”,反对教师把早读上成早读课,反对在早读进行花样繁多的训练。
  近日,有教师从门外塞书一封,对学校关于早读的管理颇有质疑。该教师认为:一是早读可以让学生更自由一点,二是早读应该使用多种方法,例如“可以边读、边记、边用手写单词”,“可以静静地记东西”,“教师讲讲疑难”等。他感觉“学生读书的声音大,但没有记住东西”。另外,也有一些教师在交谈中提出“初中学生处在变声期,读书不一定要大声”、“朗读速度太慢,记的东西太少”等诸如此类的看法。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管理?对初中生早读进行这样的管理是不是符合科学的规律?有依据吗?实践效果如何?下面我想就我所了解到的类似我校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普通初中早读现状以及手头掌握的有关资料,针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同仁们做一个交流。
  
  一、 从普通初中的早读现状来看
  
  众所周知,早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英语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初中的早读一般都是语文、英语平均分配。一个星期平均每科2-3节,一个学期下来一科最多40-50节,每节最多30分钟,全期大约20-25个小时。早读如何安排,目前看来不外以下几种:要么是教师对学生所读的内容、读的方式、效果等,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教师只是准时到岗而已;要么是教师选定内容,指挥学生齐读,课堂里书声琅琅,整齐划一,教师时不时还要来个“分析讲解”;要么是一堂早读课教师安排听说读写全上场,比上课花样还多,训练密度更大。
  就第一种情况而言,“读”失去了计划、目标、任务,效果可想而知。第二种情况虽然教师有指导,但学生失去了自我。学生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随大流有口无心地“念着经”,兴趣来了则大吼三声,兴趣不至则戚戚然无声无息。这样的早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没有责任感,缺乏目的性。第三种情况虽然形式多样,但真正深入教学实际而又力求务实的教师都知道,这是很难完成的。第一是因为其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预习、复习基础之上,相对普通初中来说,一般学生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第二则因为其时间短而头绪太多,学生手忙脚乱,勉为其难硬着头皮跟,不仅导致收效甚微,最后不了了之,尤其对长期跟不上的一些学生来说,甚至会进一步演变为厌读厌学。
  从普通初中早读的现状来看,早读管理中,应以学生自读为主。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自我计划当堂要朗读、背诵的内容,自主大声朗读。
  
  二、 从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来看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记忆储存的最佳时期是四五岁到十二三岁、十四五岁。我们自己往往也有这种体会,今天看到一篇好文章,过不了几天就想不起来了,有时还特意背一下,甚至用笔抄下来,可惜时隔不久又忘记了;而自己小时候背诵下来的东西,稍微温习一下,甚至不用温习,也能脱口而出。
  江西师范大学余应源教授认为,语言积累靠具体的言语活动本身,主要是通过记忆而非理解。古私塾先生教书,就靠学生反复读后硬背下来,但其中不乏大文豪,足见重“读”是有道理的。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陆世仪曾说:“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不但有四书五经,即使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若年稍长,不唯不肯诵读,必不能诵读矣。”杨振宁先生讲到自己时也曾说,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许多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快就会背诵了。70多年来,人生旅途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步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由此可见,利用人一生中机械识记的黄金时期多死记硬背一些东西,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反观我们,在早读时往往美其名曰“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记忆”,因此而大开“早读课”,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替代了学生的“识记诵背”。试问上课分析、“讲解疑难”还不够吗?如此下来,教师代替了学生做功,学生背记的东西太少,肚中空空,何以倾诉?最后的效果也就难怪总不理想了。“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如果连记诵这每个人本身固有的素质也不予以重视和适当的开发,因而造成巨大的智力资源的浪费,那就更不用谈潜能的开发和利用了。因此,我们反对教师把早读上成早读课,反对把学生变成“闷葫芦”,语文读不出声,英语开不了口。反对在早读时进行花样繁多的所谓“训练”,占用学生早读时间,剥夺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选学习内容的权利。我们认为,早读一定要把“读”还给学生。
  
  三、 从读的效果来看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阅读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默读所能记下的内容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而朗读一遍则会对二分之一的内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相对默读来说朗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默读所用器官只有大脑和眼睛,且所视信息只有一次输入大脑的机会,而朗读过程则要调动脑、眼、口、耳这几个主要器官,所视信息将有两次输入大脑(看到和听到)和一次输出大脑(读出)的机会,把学习、检查和复习融合在一起,效果肯定要好。尽管朗读的速度比默读慢,但良好的记忆效果足以抵消这点差距。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一生坚持朗读、背书,到八十岁时,他仍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所以说,长期坚持朗读能使记忆更迅速、更牢固。
  其实,我们的教师对“学生读书的声音大,但没有记住东西”的感觉是一种经验式的感觉,一般来说,是因为自己在童年的学习时代没有养成朗读、诵读的习惯进而推论到学生本身,是没有科学的根据的。
  
  四、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
  
  1.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言“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文教育专家巢宗祺就特别重视诵读,他说:“培养书面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诵读。”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而这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通过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朱作仁语)都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尤其对于非母语的英语语感的获得来说更是如此,非大量吟诵朗读不可。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潜移默化,形成英语语感。正如《新概念中学生早读英语》所说:你说不出漂亮的英语,你听不懂地道的英语,朗读,总该不会难住你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