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的重建
作者:何 娟 靳玉乐
一、 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的内涵
我们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出发,将新课程作为立足点,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在学校与课程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和享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基本规范以及行为方式,其核心是思想观念与价值信念。具体来说,学校文化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从文化学和组织学的角度来看,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相对应的社会亚文化;第二,从学校文化的结构来看,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层到表层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的结构应该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第三,从学校文化的表现形态来看,学校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管理文化等等。
二、 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学校文化与新课程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更加关注学校文化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
1.学校文化是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之一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作了研究,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富兰总结出了影响课程实施的四大类十五种因素[1];辛德等人综合了有关课程实施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了影响课程实施的四类共十五种因素[2];耐斯等的研究发现全校性的课程改革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学校文化、资源、组织结构和领导四个因素[3]。另外,我国香港学者李子建等人,内地学者靳玉乐、施良方、黄甫全等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都作了代表性研究。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其中,学校文化作为一个内隐而又强有力的因素极大地制约着课程实施。
2.新课程改革要实现学校文化的再生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过程,课程实施取向影响着课程实施和课程改革的全局。课程理论界对课程实施取向主要有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辛德等人提出的忠实、相互调适和缔造三种取向[4];一种是侯斯提出的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三种取向[5]。应该说,以上几种取向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都发挥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在综合运用上述几种取向的同时,把课程缔造取向和文化观作为目前课程实施的主要发展方向。也就是说,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变革,是学校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磨合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权力结构的变化、学校文化的重建和师生个人的发展。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文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充分显现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因此,新课程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学校文化的变革,学校整体文化氛围的改变将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2)学校文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沙因认为:“文化是更深层的为组织成员所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它无意识地发生作用,并以一种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方式规定着组织对自身及其环境的认识。”[6]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东西,决定着人们的价值理念、教育观念以及行为方式,是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
(3)学校文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哲学、教育观念等是制约课程改革最深层的因素,而学校文化的核心就是学校的精神、信念、价值观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因此,学校文化的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种形态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背景,是课程政策和课程制度的“土壤”。
三、 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重建的基本理念
1.学习
新课程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改革方案,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管理以及评价等都要求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地,因此,要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学校里的全体成员都要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把自己置于学习者的角色,使教职工凭借创造性的学习来更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办学效益,实现个体价值,促进学生发展。
2.生活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要求学校课程必须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便成为现代课程生态观的基本命题。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意味着学校课程突破学校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意味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意味着科学、道德和艺术现实地、具体地统一。[1]因此,“生活”不仅是课程所强调的核心概念,同样也是学习型学校文化所应该包括的核心要素。
3.对话
新课程强调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师生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的“你我”关系,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另外,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和职工之间也应该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交往对话关系,相互真诚地交往、积极地沟通、广泛地合作,以求共同的进步。
4.探究
就课程改革本身而言,改革需要改变以往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重新确立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到评价,都需要不断地探究才能作出课程改革的决策。就教学过程本身而言,面对着具体的学生和具体的教育情境,教学是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因此,学校应该具有一种学习、探究的文化氛围,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文化土壤”和精神动力。
5.创新
新课程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而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在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学会创新,学校要具备创新的氛围。学会创新,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重新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
6.反思
反思既有对过去的理解——批判性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尝试——探索性反思;既有对个人的自我反思,也有对他人及环境的反思;既有个人独立的反思,也有团体合作的反思。新课程要求学校全体成员要以自己的工作、活动以及学校的工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工作、学习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以及学校工作的运行状况进行检视,还应进一步立足于自我之外进行批判性的自我考察和探索性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