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的重建
作者:何 娟 靳玉乐
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它的核心是利用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通过自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和运行的最基本的社会前提是市场经济主体具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再是政府,配置方式也不再是按行政计划来硬性分配,市场经济体制赋予了企业和个人极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波动来决定资源的配置,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都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不具有的新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从对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使其独立走向市场,自主地寻找市场,开拓市场,有效地参与竞争,并成为经济运营的主体,这就意味着对压制个人独立自由和主体性发展的专制主义的拒斥,也意味着对个人正当利益、个人追求自由和独立自主权利的肯定。否则,不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是无法成为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明确要求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这不仅标志着经济领域中对经营者主体性的强调,作为一种法律要求的规范和投入市场必备条件的强调,而且意味着需要人的主体性之现实土壤的产生,社会对此真实需要的出现”。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弘扬人的主体性提供了坚实的社会背景,为独立个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为个人主体能力的发挥提供了舞台,促进了主体自我意识和独立个人意识的形成。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开始主导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不仅影响着文化、教育领域,还震撼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人们将逐步接受并确立自主自由、民主平等、讲求效率、顺应变化、崇尚真理、开放自我等新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定位,从而建构出新的理想的人的形象,这些都必将影响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出现历史性的根本变化,必将影响到人们对教学活动目标的选择与价值追求。因此,现代教学活动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这种需要,就必须自觉地更新培养目标,重视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主自立自律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以及敢于创新、百折不挠、不断追求新知且能独立思考的的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否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确立21世纪新的教育观念,并据此制订本国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培养目标,这是20世纪末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接连发表了四个关于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在第四次报告(即终结报告)中明确指出:“本次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铲除迄今我国教育根深蒂固的弊端——划一性、僵硬性、封闭性,确立个人尊严、个性尊重、自由和纪律、自我负责的原则,即‘重视个性的原则’。我们必须对照‘重视个性的原则’,从根本上重新认识教育的内容、方法、制度、政策等整个教育领域。”他们在研究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时认为,基于《教育基本法》的精神,21世纪的教育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性能力。宽广胸怀是指德、智、体协调发展过程中追求真、善、美,丰富的创造性能力是指艺术、科学和技术各个领域的创造性能力;二是培养自主、自律精神。自主、自律精神具体是说,在形成稳定的自我性格时,要具有自主地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具有尽职尽责、严于律己、积极主动等精神。在确立自主、自律精神的同时,要培养助人为乐、宽容心和指导他人的能力;三是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要在和平、国际协调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生存下去,培养深刻理解多种异国文化,具有国际性人际交流的能力。在广泛的国际交流中,应当首先培养作为日本人的自觉意识。”
韩国在制订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时,也突出强调了自由、自主、自律精神的培养,并且使这些目标成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例如,韩国第五次课程改革的指导原则是:教育的宗旨是每个公民都能完善其个性,增强其独立性,并使他们都成为优秀公民,能够为民主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为人类共同繁荣作出贡献。同时,他们提出了“全人观念”,其基本内涵有:一是健康的人(包括强健的体魄、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趣、丰富的情感);二是独立的人(包括自信、自主决策能力、进取开拓精神、强烈的民族意识);三是创造的人(包括基本学习技能、科学研究的能力、理智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思维性向);四是道德的人(包括正确的价值观、人类的认同感、优秀公民的意识、关心他人的精神)。”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的埃利雅德博士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认为,一个人要想在21世纪获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或称“国际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关于第三张“通行证”的目标要求是这样描述的:“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规划和组织。他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见而不总是依赖着他人。”
综上所述,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任务。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教学活动能否培养出具有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否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历史使命,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1999年6月13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艾伦.C.奥恩斯坦,费恩斯坦.P.汉金.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柯森主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尹弘飚.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3硕士学位论文.
[3] 马云鹏.课程实验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课程•教材•教法,2001(9).
[4]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尹弘飚,李子健.再论课程实施取向.高等教育研究,2005(1).
[6] 朱国云.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江海学刊,1997(2).
[7] 何娟,靳玉乐.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品性的缺失与重建.教学与管理,2005(7).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