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关注学情调研 促进课程体验
作者:詹明静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正体现了这种课程教育理念,即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新的课程目标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全人教育”的新特点,强调了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课程功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在课程的运作中学生的体验怎样?国家课程转化为学生的个人课程了吗?制度课程转化为学生的体验课程了吗?简言之,就是我们的课程目标实现了吗?学情调研是帮助我们了解学生课程体验、促进学生体验课程的重要方式。
教师运作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将教材、课程标准等抽象的书本经验转化为学生的切实体验,将单向传递信息的静态、僵化的教科书转化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实践活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师已有的背景知识不一样、学科领悟水平也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有时教师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学生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最终所体验到的课程内容如何,是判断一门课程设置与实施成败与否的标志。由于不同的教师对正式课程会有各种理解和解释的方式,对正式课程也会有各种不同的运作程序,而每个学生对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解,两个学生听同一门课,也会有不同的体验或学习经验。所以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对课程经验的建构,经常对学生的课程经验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的结果随时对自己的课程教学进行调整。“有意识地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这里的‘互动与交流’不只是简单的信息反馈,而是师生、生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敞开自己的心灵。”
学情调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语言的交流、学生答题状况的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课程体验。
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师生间的民主对话有助于直接、当面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教师不仅仅是好的课程讲解人,还应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师生的对话是双向的,既可以是问答式的交流,也可以是辩论式的交流;既可以是倾诉式的交流,也可以是反思式的交流。比如我们可以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发现学生理解教材的视角与教材本身、教师视角的区别。在新课程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I》关于美国9·11事件的教学中,面对世贸中心大楼的轰然倒塌,有些学生高声喝彩,大呼过瘾,而对于楼中无辜生命的丧失和人类文明成果的毁坏却漠然而不关心。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教材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恐怖主义猖獗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恐怖主义势力猖獗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如果是,那么9·11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否应该是美国自身的问题?应该说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思维高度,代表了当前社会很多人的看法,教师如果不给学生以提问的机会,则必然无法使学生形成对恐怖主义问题的正确认识,也必然会对9·11事件拍手称快、额手称庆。此时教师应该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材料,诸如基地组织的背景、中国的“东突势力”、俄罗斯车臣恐怖势力、西班牙、哥伦比亚以及非洲等世界各地的恐怖活动及其背景等等,引导学生分析恐怖主义猖獗的社会根源及其恶果,并最终得出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意识形态不同、国家霸权主义、种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等等都是恐怖主义猖獗的原因,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动荡的重要原因,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在对话与思辨中,即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也陶冶了关爱人类、关爱生命的情操,增强学生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历史意识、世界意识和社会意识,建构了新的有意义的课程经验。
正答率计析是学情调研的又一重要方式。正答率计析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或试卷中每一道题的答题状况进行正确率统计与分析,正答率较高的题目表明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反之,则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与教师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平时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老师抱怨,讲过多遍、做过多遍的题目学生仍然会犯错。此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答题状况进行深入调研,与学生面批交流,进行个性化指导。当面批改的个性化指导,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有助于学生清楚、直接地陈述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解题过程,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误区,并及时纠正。这种批改方法为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促进了师生间的了解与信任,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在教学上更加默契,从而有利于学生课程经验的建构以及教师课程目标的实现。
以一道判断题为例,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教师出题的本意是送分,谁知学生的正答率只有20%左右,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句话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怪的现象?19世纪末期,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教师在课堂上对这段历史的分析可谓重中之重,用多种材料、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而且教材也有文字表述,但学生还是错了。后来经过面批才恍然大悟,原来学生们并不是没有掌握教材,而是对题中的“半封建化”产生了误解,教材的内容陈述只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他们不知道中国的半封建化程度也加深了。由于新教材《必修I》只学习政治史,对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中国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的史实并没有交代,所以学生对这段知识不理解表面看上去十分可笑,实质上是由于新教材、新课程体系的先天缺陷造成的,教师在课程运作的过程中应该尽早发现国家课程存在的问题,适当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影响,学生自然就不会再犯错误了。
课程体验的问卷调查也可以较好地了解学情。学生在课程中的体验、感受是体验课程研究的核心。施加教学影响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预期的是否存在差异,存在怎样的差异?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与教师的思维有什么不同?教师用什么方法培养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