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迁移

作者:王国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不仅是不同语言代码之间的相互转换,而且是不同语言国家的人们之间通过语际转换实现的一种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它具有语言交际、文化交流等多重属性,诺德曾指出:翻译说到底是一种多层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化迁移现象,汉英文化迁移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不同层面的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层面的文化迁移,造成交际中文化信息的缺失、增值和信息的曲解与误解。所以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文化差异,运用有效的翻译策略,消除翻译中的文化迁移,力求实现译文与原文表达效果的等效。
  
  一、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迁移问题
  
  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差异会造成各民族人民价值观念的差别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并且不可避免地反映到语言的特点和语言的使用上来。在跨文化交际中外语学习者将母语文化模式套用到目的语文化上,对外语学习产生影响及干扰,这种现象被称为“文化迁移”。在翻译时如果译文使读者将原语文化认同于本国、本民族文化,忽略其差异性,就会造成原语文化因素与其在目的语中的译文之间的距离,原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不同程度地缺失或被曲解,原语承载的文化信息产生全部或部分失真,最终导致读者“误读”或“误解”。
  例如:若把英语习语“to go to law for a sheep,you lose a cow”译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表面上看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意义上相同,实际上两者在蕴涵的文化层面上并不对等。英语习语除含有“得不偿失”的意义外,还影射出贪婪的律师趁打官司的机会从原告和被告那里敛财。这个习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国家诉讼成灾,稍有纠纷就诉诸法律,而人们往往认为这样做得不偿失的心态。但汉语中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并不具有这样的文化联想和附加意义,只是形容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和言语规约。如果把一种文化中的交流模式和言语规约盲目照搬到另一种文化中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例如,中国人看望病人时常说“多喝点水”、“多穿衣服”等以表示关怀与安慰。但如果直接翻译为英语,对英语国家的病人说:“Drink plenty of water and put on more clothes.”就会引起病人的反感和不悦,认为对方把自己看成不会照顾自己的小孩一般。在英语中常用祝愿对方早日康复的话作为向对方表达的祝福,如“Hope your cold gets better soon”等。由此可见,在翻译时不能将原语的文化模式机械地套用到译入语文化中,以免造成原语文化信息的缺失。
  因此在英汉翻译时必须正确处理原语中的文化信息,不能简单地借用译入语的表达套译原语中含有特定文化信息的内容,也不能将原语中的文化因素不加区别地直译照搬到译文中去,避免产生文化迁移问题。
  
  二、文化差异是产生文化迁移的主要原因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正是这种共性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和基础,但不同民族文化中所具有的个性或特性却构成了文化交流的障碍,进而引起文化的迁移。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迁移往往是“异化”过度造成的。如在西方国家人们多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主宰一切,因此在英语中就有“Man proposes,God,disposes”的习语。在《红楼梦》里刘姥姥说过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直接借用英语习语将其“异化”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看上去行文流畅,英汉习语对应巧妙。然而,这样翻译却背离了原语文化成分的宗教背景和深层信息,把刘姥姥从一个佛教徒变成了基督教徒,引起文化的迁移和失真。而杨宪益先生在翻译此句时将其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仅仅一字之差,刘姥姥又恢复为佛教徒,等效地传达了原文的文化因素。这样的翻译既巧妙地运用了英语中的习语,又进行了灵活变化,忠实地传递出原文中的深层文化信息,可谓一举两得。因此,翻译时译者应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注重中西文化差异,正确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实现翻译中的文化“传真”。
  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分析比较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把握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消除文化迁移,疏通交际渠道,增进相互沟通和交流,在英汉翻译中有利于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等效。例如:你吃了吗?芽在汉语文化中是双方见面时的一种寒喧问候语,但如果将其直译为英语Have you eaten your meal?芽对英美人来说就会产生汉语中原本没有的文化意思,会认为对方问自己的这个总是想邀请自己吃饭,造成语用表达效果的不对等。再如,中国人送客人走时常说:请慢走,请走好。在送别英美客人时,如果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表达直接翻译为walk slowly,be careful,就会令对方产生不安和联想:警告我慢点走,小心点,是不是因为主人知道或预见到路上会有什么危险。
  
  三、运用有效的翻译策略,消除翻译中的文化迁移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迁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交际成效,成为人们交际的障碍,有效实现跨文化交流就必须掌握两种文化,To be bilingual,one must be bicultuml。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掌握原语和目的语两种文化,注重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分析原语所蕴涵的深层文化信息,运用有效的翻译策略,消除文化迁移的影响,实现译文与原文表达效果的等效。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类的思维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而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因此,无论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差异有多大,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也是完全可能的,这就是语言的可译性。而等效翻译的实现需要译者根据原文的体裁和语境及其蕴涵的文化信息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
  为了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差异特别大时,“直译”无法使译文如实地传递信息时,就要选用“意译”法。例如:英语中“to lead a dcg life”若直译为汉语“过着狗一样的生活”,会让人产生侮辱人的联想,因为“狗”这一动物词语在汉语文化中含有贬义。人们在心理上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狗腿子等。而该英语习语中的“dog”一词并无侮辱骂人之意,是用来形容地位卑微,劳苦而不受尊重,因此可采用意译的方法译为“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再如:bull’s eye不能直译为“公牛的眼睛”,而应译为“靶心”;dog-ear指书页的“折角”而不是“狗的耳朵”;twice-told story指“老掉牙的故事”而不是“讲了两遍的故事”。再者,英语中的习语“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不能直译为“生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而应采用归化策略意译为“天生有福”。
  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原语和译出语的语言系统,而且还需要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的渊源与发展,最大程度地了解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中西文化差异使得“完全对等的等值翻译”不可能完全实现。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译入语和原语最大限度的等值,不仅能忠实地表达原文语言层面的含义,又能够传神地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分析比较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疏通交际渠道,增进文化交流与沟通,了解中西方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把握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针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译文读者的理解水平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避免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缺失,力求实现翻译中的文化“传真”。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外语界,2000(2).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长沙?押湖南教育出版社?熏1990.
  [3] 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上海?押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 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上海?押世界图书出版社,2002.
  [5]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押归化与异化.外国语,1998(2).
  [6] 冯世梅.中西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