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从现象学的角度论道德教育

作者:卢 珂




  因此,从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方法论来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要“以人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现实世界的主观体验,而不要把已经形成的观念、看法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建构道德知识,以形成道德行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追问,不断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进而使学生逐渐掌握事物或者道德问题的本质,这样有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道德教育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问答法(谈话法)进行道德教育,比如说,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道德教育的两难情境,不断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通过教师的一系列追问让学生主观上感受到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这也有点类似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育方法。
  
  四、从现象学角度来看,我国实施道德教育的路径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而培养德性的目的则是为了使人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在生活中实现对善和幸福的追求。生活是道德的出发点,也是道德的回归地。因此,我们提倡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中去。这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哲学精神也是不谋而合的。现象学的哲学思考强调的不是用概念、教条来告诫别人,而是强调从现象中直接看到普遍,在现象中直接把握本质。按照胡塞尔的说法,就是将理论和预设的概念先括弧、悬置起来。他提倡“本质直观”的方法,“朝向事情本身”,让人自己去看、去听、去直观感受。因此,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新课改的实施,我国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政府部门、教师以及社会各界要明确德育的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学习道德知识,而是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实践,即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在生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要重视生活世界的德育,而不是科学世界的德育。
  2.在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生活世界、不同心理特点,选取适合学生的教育内容,对于还未形成抽象思维的学生,要多采用直观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各种玩具等等来设置道德教育情境。
  另外,结合当前的新课改,专门从事道德教育的老师也可以因地、因人制宜地开发道德教育校本课程,这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理念也是一致的。比如说,农村可以根据实际,选取农民辛勤劳动的教材,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最光荣的,浪费粮食是不道德的。而城市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把拥挤的公交车上到底要不要让座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对别人的善良是一种美德。还可以把学生个人的成长故事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这样的道德教育内容具有生活情境的真实性,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能调动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
  3.在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上,要用“主体间性”的观念取代“主客二元对立”的思想。教师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主体的需要,要在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要的基础上进行道德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需要和价值认同的学习,才能激起学生道德认识的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对所学内容给予接受、体悟、内化。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采用道德对话和道德体验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相互交融,使学生主动去感悟人生经验,获得生活真谛,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4.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德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如前所述,要以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基础,可以在农忙季节带领学生到农田里去看、去听、去感受,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光荣。
  总之,在如今多元的社会中,道德教育应一改过去规范说教的方式,返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把“生活世界”作为道德教育探索的起点和基础,让学生们在鲜活的世界中充分体验何为美丽的道德品质、何为美丽的生活和世界。
  
  五、结语
  
  历史表明,道德教育如果没有合理且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不仅会是低效和迷乱的,而且很可能蜕变为实现非人道目标的工具。因为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的人才才真正是社会的人才。所以,道德教育理应摆在教育的首位,道德教育应该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20世纪初,伟大的教育家杜威也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基本主张,热情倡导道德教育要反映社会生活,并提出将道德教育融于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之中,形成“学校道德的三位一体”。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檀传宝.德育美学观.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3] 肖川.教育的视界.长沙:岳麓书社,2003.
  [4] 白玉国.胡塞尔“生活世界”内涵探析.江汉论坛,2005(7).
  [5] 刘洁.现象学教育学著作中的故事.教育研究,2005(2).
  [6] 刘丽.回归生活世界——道德教育的归宿.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3).
  [7] 苏静.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河南大学学报,2004(5).
  [8] 肖川.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
  [9] 徐晓风,张艳涛.现象学视域的人的主体性.北方论丛,2003(5).
  [10] 张秉民.胡塞尔现象学述评.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11]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