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构建语用取向的语篇分析教学模式
作者:张 俊
(3)社会文化背景。
持不同语言的人其社会文化背景往往相差很大,如果在交往中只注重语言层面上的交际,很可能产生一定的误解。因此,准确而成功理解对方意图,往往需要考虑其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心理因素、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所涉及的话题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例三:
John:You shouldn't hit Dennis.
Xu:Why I hit him?Why?My own son?I hit him to show my respect for you,to give you face,you know?
John:What kind of twisted Chinese logic you said?You hit your son so that you showed respect for me?
这是电影《刮痧》(The Treatment of Guasha)中的一段对话。具有西方平等意识和人权思想的主人公John,对他的中国朋友许大同为了维护朋友之间的友谊及面子的行为无法理解,其原因就是双方都没有从对方的文化背景出发来考虑问题。
一句话的意义可以有语境参与,也可以没有。有语境参与时,语境要素得到一定程度的“凸显”。若没有语境,那么这句话表达的就是句子意义,是通过语言符号来表达独立于语境之外的静态意义,此时“语境”并没有消失。若将语境加入其中,就变成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话语意义是具体的,是和一定交际条件密切相关的,具有交际价值,是动态的。意义由静态变为动态的过程,就是语境要素凸显的结果。
3.进行语用推理,解析话语含意
语篇分析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的人际语用研究。语篇分析研究语料的方法不同于语义学,不是单单关注句子和命题之间的真实对应关系,而是主要关注说话人或作者的意图,在理解语篇中诸如指称、预设、会话含义等要素时所采用的方法是相对宽松的语用推理。语用推理,亦称“合情推理”,即“非单调逻辑中一种常用的以常识为基础的推理形式,在多种可能之因中选定一个最为合理的结论”(徐盛桓,2005)。比如,预设就是一种常见的语用推理形式。
在实际交际中,许多信息都不是直接传递的,说话人的含意(implicature)并不等于该话语人的字面意义或语义组合。语篇分析不仅涉及句子的字面意义,而且主要在于挖掘和理解句子的内在含义。理解会话含义用到的是语用学上的预设,即句子意义和背景知识之间的历时关系,指“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的如下关系:当a有真值时候,b必然为真,那么a预设b”(Matthews 1997:294,转自李福印,2006:176-9)。
例四:
a.John is on his way to school.
b.Someone is on his way to school.
c.John is on his way to somewhere.
d.Someone is on his way to somewhere.
按语义学理解,句子a蕴涵句子b,c以及d,而实际语用推理的结论更多是:John是个学生。当下句是Last week,he had been unable to control his class.人们往往放弃原先的推理,而认为John是个老师。可见,语篇分析所用的推理不是逻辑上的推理,而是一种基于读者或说话人头脑中百科知识的语用推理。
三、小结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过分追求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帮助和促使学生理解和“获取表述信息的语言系统的处理过程”(邵永真1999:14),因而学生掌握的大都是只言片语,无法从整体上理解语言材料,语感难以形成,阅读能力难以真正提高。我们试图构建的语用取向的语篇教学模式,既重视语言知识,也注重语言功能,同时还注意文章所涉及的相关的文化背景等知识。学生参与这些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Brown,G.et al.Discourse Analysis.Beijing:FLTR press,2000.
[2]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Beijing:FLTR press,2001.
[3] Halliday,M.A.K.et al.Cohesion in English.Bei-jing:FLTR press,2001.
[4] Goodman K.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Portsmouth,N.H:Heinemann,1986.
[5] Levinson,S.C.Pragmatics.Beijing:FLTR press,2001.
[6] McCarthy,M.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 Language Teaching Library,1991.
[7]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 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9] 徐盛桓.含意与合情推理.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责任编辑孙海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