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反学校文化浅析

作者:贺新宇 王德清




  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学校并不是一个令他们愉快的场所。他们对学校的不满可能从对校纪校规的故意违反,对教师的不敬,对教学要求的漠视,对附和学校主流价值观念的其他同学的敌视等等方面表现出来。大多数情况下,教育者往往不加区分地给这些学生冠以“问题儿童”之类的帽子,而忽略了对其背后深层次文化背景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教育社会学、教育文化学、学校管理学等学科的学者对学校文化均给予了比较密切的关注。但相关研究存在一些局限,尤其是对反学校文化的研究显得苍白——这与国外对所谓“反文化”(counterculture,研究者如Willis,1977;Apple,1982;Giroux,1983)的关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相比之下,英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对反学校文化的研究。
  事实上,对学生反学校文化的探索将有助于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了解教育活动中各类冲突与矛盾产生的原因,并从对学生相应行为的观察和解释中,去探究学生中存在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及行为特征。相关研究对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儿童社会化进程亦应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反学校文化”辨析
  
  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所有无形、有形的价值总体,包括语言、文字、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形态以及规章制度等等。主流文化是在一定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成为社会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的文化。然而,在现实社会里,并非每一个人对主流文化都完全地认同或顺从。当社会中少部分人的价值、信仰及行为直接与基本的社会期望对立时,这种文化即被我们称为“反文化”。
  美国学者莫顿(Merton)以学生是否认同学校目标和制度规范为依据,将具有反学校文化特征的学生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创新者:虽认同学校目标,却会为了达成目标而不惜任何手段,甚至违反校规。2.形式主义者:表面上遵守学校规范,但对于学校不合理的制度与规定,却会暗中反抗、阳奉阴违。3.退缩者:既不遵守校规,也不愿努力追求理想,每天以混日子的心态生活。4.反叛者:明确拒绝遵从学校的目标和教育方法,并以实际的行为及态度提出一套自己的替代方式。
  台湾学者蔡文辉认为,所谓“反文化”系指某些团体试图分享社会价值,却受到不断的严重挫折,起而反抗并以推翻现有文化规范或价值体系为目标的一种亚文化。就其从属而言,虽然“反文化”是“亚文化”的一种,但是因为它在规范、态度与价值上与优势文化相互冲突或抵触,因此通常是社会主流所不允许的。
  当这种反抗行为出现在校园中并被一定数量的学生所理解、赞赏乃至奉行时,就产生了“反学校文化”。英国学者拉森(Larson,1991)曾将学生的这种“反抗行为”定义为一种“集体的、社会性的破坏行为”,认为学生的目的主要是与学校文化的权力相互竞争,打破学校所安排的制度性设计,意图重新设计教育符号。这种行为会藉由群体的力量形成一种“反抗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非正式的、情绪化的、非理性的特征,以便与学校中正式的、严肃的、制度化的主流文化相抗衡。显然,反学校文化最明显的层面就是反对“权威”——最直接的表现是对于学校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信仰的逆反。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反学校文化概指在校园中有悖于校园文化(取其一般涵义)的另一些文化现象,其共同点在于使校园文化的核心——根本价值异化。该论者特别强调了西方反学校文化研究过于强调社会阶层对立的局限性。
  综合各家观点,本文所讨论的反学校文化,指的是在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所倡导的是与学校的主导价值观相悖的、因此往往为学校所禁止的一套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
  
  二、反学校文化的形成因素
  
  学生在刚入学时通常对学校所提出的目标与观念持着积极的态度,但是后来却渐渐地分化为两种团体(主文化的拥护者和反文化的建设者),各自沿着遵从与反抗的轨道去发展。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反学校文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的呢?
  
  1.社会文化因素
  (1)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我们处在一个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代,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对立及其自身特有的不确定性,会滋生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在这样的时代,文化的“坚冰”已被打破,曾经共有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在不断地被解构,文化多元的状况已基本形成,如何在多元文化中保持相对一致的价值规范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难题。
  (2)社会阶层的日益分化:一般情况下,学生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及经济状况常常影响着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在今天的中国,这也是一个我们必须承认和面对的社会现实。中国现有社会阶层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学校文化的状态。
  (3)大众传媒文化的负面影响:报纸、杂志、影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中蕴涵的日益突出的暴力、色情、过分的享乐主义等文化因素,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教育自身的因素
  (1)学校管理:由于每天必须面对成百上千的学生与各种芜杂琐碎的事件,学校常常通过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甚至简单地动用惩罚措施来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控制,藉以维持秩序。而这往往容易导致学生的回避、抵触乃至出现无视学校权威的公开反抗行为。
  (2)师生关系:史基米德(Schmidt,1992)的研究发现,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会影响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教师的态度愈倾向人性化,则学生愈积极参与学校活动、认同学校的文化;反之,教师愈具有专制的倾向,则学生的学校生活品质愈差。一般而言,教师所运用的权威越多,学生的反抗行为就越多。由此可知,不当的师生互动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与对立。
  (3)课程设计: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也可能导致学生的反抗。威利斯的研究发现,反抗学校的学生往往认为学校所提供的知识与技能与将来的工作无关。既然学校的课程本身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学校再对学生学习这样的课程提出过高的要求,则更加可能导致学生反抗行为的发生。
  (4)同伴影响:在青少年时期,同伴团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伴的思想、行为往往较父母和老师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学生若将同伴不良的行为表现方式内化于个人人格,将有产生违规行为的可能。当有反抗意识或行为的学生在学校中互为同伴并密切交往时,反学校文化的出现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了。
  (5)学校文化形式与实质的背离:学校追求的价值规范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背离形式上的价值规范和目标。如片面追求升学率在学校里仍占有很大的市场,而与大多数学校所宣称的办学理念是明显抵触的——这既可能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也容易给学生不好的暗示、乃至引发学生的不满,而作为学生学业负担“执行者”的教师,则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对立面。
  (6)教育评价功能的单一化:学校教育协助学生学习将来进入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角色,这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但事实上,学校往往忽略了社会对学生角色需求的多样性,而以学生的成绩为单一的评价指标。美国社会学者柯恩(Albert K.Cohen)认为,当青少年的言行无法符合学校的单一标准时,便产生了适应上的窘境。这些适应不良的青少年因为“同病相怜”而结合在一起,并认同一套他们所能接受的价值体系或行为模,此时,反学校文化的倾向就随之出现了。
  

[2]